吴真��
语文教学艺术是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更应如缤纷而又奇幻的花园,引人入胜。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确地把握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科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是我们亟待研究的课题。目前,我们探讨的是如何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探究资源,充分发挥和开拓教材的资源价值和研究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使课堂走向发现之旅,变得生动起来,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整合法,挖掘探究源
什么是整合?整合就是将单元中的学习要素进行调整重组,改变各要素之间原本封闭、独立的状态,通过协调重组,促使它们达到优势互补的“最佳状态”。
现行的部编版语文教材主要以主题为单元编排的线索,一个单元内的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全都围绕同一个主题编写。教师教学时可以利用这一编写特点,将各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巧妙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比如,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杰出的人物”,课文是一组写人的文章,写作训练是“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时可以把其中的一篇课文当作范例,引导学生细致地揣摩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并由此形成本单元阅读探究的主题,让学生分组探究其余各篇文章是如何抓住人物个性特点,塑造人物形象的。最后让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完成一篇品评性的文字,全班交流或出一期墙报。
巧妙地整合教材,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可以真正做到将“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探究、发现的旅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
二、关注分歧处,挖掘探究源
语文教材中的选文都是内涵丰富的作品,耐人寻味。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抓住这些分歧处,将它们作为探究源,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有创见的阅读体悟,从而帮助他们提升思维品质。如莫怀戚的散文《散步》,在入选教材时,有的版本删去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一句。有人认为删的妥当,有人认为这个句子不能删,应该保留,原因是这句话暗示了作者写作时的心境,更能体现作品写“生命”的主题。
又如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人认为课文的主题是通过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进行对比,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而有人则不赞同,认为文中作者通过描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熱爱,对天真、欢乐、美好的童年生活的回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关注这一分歧处,拟定选题,结合鲁迅先生的生平资料,开展探究。
三、提供比较点,挖掘探究源
教学一篇课文时可以向学生提供与课文同一题材的作品或课文作者的其他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开展探究学习。
比如,在教学刘禹锡的《陋室铭》时,可将其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周敦颐的《爱莲说》作为比较的阅读内容。组织学生探究:刘禹锡的人生是陶渊明式的,还是周敦颐式的?通过关键字词的品析来领悟刘禹锡与周敦颐虽都面对不利环境,但都坚毅执着,把兼济天下作为生命中永恒的追求,从中体会两人的同“性”之处。
又如,教学《孔乙己》一文时,可向学生介绍鲁迅的另一篇经典小说《阿Q正传》。阿Q虽然比孔乙己晚降临人世两年多,但他们的性格和命运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让学生阅读两文后对孔乙己和阿Q命运的相似之处进行比较探究。如他们在性格上都自尊、自负、迷妄、麻木,命运际遇上都失掉了姓名权,生活中处处遭受凌辱,结局悲凉凄惨……通过这样的比较探究,学生能清晰地看出鲁迅先生创作这一系列人物的写作意图,也可以从中比较出鲁迅前后创作技巧的变化之处。
运用比较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辨识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作品间异曲同工之妙。同时也充满了趣味性,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留心“交叉带”,挖掘探究源
语文是门综合性学科,教材涉及的知识面较为广泛,如现行的部编版教材中《恐龙无处不在》一文讲述了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出现,涉及到了板块构造与板块漂移理论;《济南的冬天》一文在谈到冬天的济南温晴的特点时说,一圈小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揭示了地理特征和气候关系……此类“知识交叉带”常会在语文课堂上与我们不期而遇。与其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不如让学生深入一步,探究一下,知其所以然。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要求教师能“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留心“交叉知识”并进行探究,正好为我们提供了此类学习的机缘。
当今,是知识快速增长和加速变化的时代,它促使人们认识到科学是认识的结果,更是探究精神的体现。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将教育的过程变为“发现”的旅程,巧妙地挖掘课堂探究源,激发学生的兴趣,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在奇妙的探究之旅中感受语文之美,品尝学习之乐。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红塔中学(21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