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1;2.福建省立医院康复医学科,福建 福州 350001
脊髓型颈椎病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 是一种起病隐匿,进展较慢,病程较长的临床常见病和疑难病。其发病率占所有颈椎病的 5%~10%[1]。临床表现除颈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外,主要表现为四肢疼痛、麻木无力,大小便不畅或失禁、肌肉萎缩、生理反射增强或减弱、上肢Hoffmann征阳性、下肢踝阵挛、髌阵挛及Babinski征阳性等。本病预后差,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给家庭造成极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笔者于2016~2018年在临床上采用电针夹脊穴联合中药补肾通络方治疗CSM 60例,效果确切,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2018年福建省立医院康复科门诊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且符合本次试验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45~64岁,平均(54.52±7.45)岁;病程1~10年,平均(5.20±1.72)年;脊髓功能障碍程度:轻度20例,中度10例,重度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6~67岁,平均(56.58±8.34)岁;病程1~10年,平均(5.17±1.83)年;脊髓功能障碍程度:轻度18例,中度12例,重度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入选者临床指标和影像学指标均符合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标准[2];②年龄40~70岁;③自愿接受受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有颈椎肿瘤、结核、感染、骨折等疾病;②患有严重心脑血管、肺、肝、肾、精神疾病等疾病;③不配合观察和随访。
1.3 方法 对照组口服补肾通络方(福建省立医院中药房代煎)每日1剂,早晚两次分服,7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4个疗程后停药。补肾通络方组成如下:当归15 g,丹参15 g,萆薢15 g,巴戟天12 g,仙茅12 g,鸡血藤12 g,威灵仙12 g,白芍12 g,川芎12 g,熟附子10 g,熟地10 g,炮甲珠10 g,肉苁蓉9 g,川续断9 g,三七3 g。观察组给予电针夹脊穴联合口服中药补肾通络方治疗,针刺方法:①主穴:夹脊穴 选取病变节段及上下相邻椎体两侧夹脊穴。患者俯卧位,保持颈部稳定,常规消毒针刺部位,选用一次性不锈钢毫针(无锡佳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针灸针,规格为0.25 mm×40 mm,即1.5寸毫针)进行针刺,针刺深度0.5~0.8寸。得气后各毫针连接电针治疗仪(华佗牌G6805-2A型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选用疏密波,频率为5~20 Hz,强度为1~5档(以患者能耐受为宜)。②辅助穴位:上肢取天宗、肩贞、臂臑、手三里、手五里、曲池、外关;下肢取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三阴交、昆仑。用平补平泻法。以上穴位均留针30 min,每天1次,5次为1个疗程,间隔2 d后开始下1个疗程,补肾通络方服用方法同对照组,共治疗4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①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的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3]。分为3个等级:治愈、好转、未愈。治愈:脊髓受压的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颈部、肢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好转:脊髓受压的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颈肩部疼痛缓解,颈部、肢体功能较前好转,可恢复生活和工作;未愈:脊髓受压的症状及体征改善不明显,不能恢复生活和工作。②JOA评分: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日本骨科协会制定的评估治疗(JOA评分)标准[4],分值越低功能障碍越明显。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JOA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JOA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JOA评分比较(分,
中医学并无记载“脊髓型颈椎病”这一病名,脊髓型颈椎病属于“痹证”、“血痹”、“项强”、“骨痹”和“痿证”等范畴。其病位在脊髓,病因为外感风寒湿邪侵袭阻络或积劳损及肝肾,肝肾不足 , 督脉空虚,髓海枯竭,筋脉失养,致束骨无力,足不任身。因此病可概括为肝肾不足、督脉空虚,当治以补益肝肾、温通督脉。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脊髓型颈椎病系颈椎动态平衡失调,致督脉及膀胱经脉受损,颈部气血不和、力平衡失调所致[5-6]。
本研究两组均采用经验方“补肾通络方”,方以补益肝肾、温通督脉、补益气血、活血通络为主,辅以疏风散寒、祛邪。方中当归、川芎、三七活血消肿止痛;肉苁蓉、川续断补益肝肾;巴戟天、仙茅补肾强筋;白芍养肝血;鸡血藤养血通络;熟地补血;丹参活血祛瘀;萆薢祛风湿。诸药共奏补益肝肾,通络止痛之功。祖国医学古书《三国志·魏书·方技传》载:治疗“两足不能行”,应灸“夹脊一寸,上下行端直均调,如引绳也”,夹脊穴又名华佗夹脊,是指分布于脊柱两侧的腧穴,处于督脉和膀胱经之间,可与经络脏腑直接相互传输流注。现代解剖学发现夹脊穴附近都伴有相应的脊神经后支,通过电针刺激夹脊穴后,可直接刺激脊神经后支改善局部微循环,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状态,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其它临床研究也认为夹脊穴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满意[7-8],此与统计中夹脊穴应用频率最高相一致[9-10]。其治疗方法中针灸疗法和电针疗法应用最多,电针的波形选择以疏密波为主。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经治疗后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JO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说明电针夹脊穴联合补肾通络方可明显改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脊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