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学习要“备学”,即预习.预习是学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环节,有效的预习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显著效果.因此,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预习能力,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品质是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预习作业的优化设计是指导学生有效预习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作业;设计;现状;策略
作者简介:谢燕忠(1978-),男,甘肃民勤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物理预习作业的设计模式.
一、目前初中学生物理预习作业现状的调查
(一)预习作业“无设计”现象突出
通过调查我校及周边学校发现,不少教师虽然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但是预习作业模式单一,内容一致,无层次性,让所有学生做相同的作业,局限于书本、拘泥于算练的作业较多,动手实践操作性作业和小组合作讨论性作业很少,学生对预习缺乏兴趣.这种情况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意愿和个体需要,大大禁锢了学生的活动空间,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影响了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提高.
(二)家庭方面的教育缺失
部分学生获得家庭方面的预习指导几乎为零.通过调查发现,近70%的学生在家庭预习过程中有困难时无人能够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所以整体预习情况较差.
(三)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调查中还发现很多学生还未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往往是教师不要求或不布置预习作业,学生就不能在课前预习.少数学生不能在预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即使发现问题也不能主动探究.另外预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教师对于学生的探究学习缺乏系统的指导和培养.
二、预习作业设计策略的优化
鉴于目前这种情况,物理教师在进行预习作业的设计时可以参考以下思路:
(一)趣味性
学生对预习作业是否感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形式与内容的趣味性与新鲜度.将枯燥、单调的知识融于一个个生动情境中,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兴趣,在课前进行有效的观察、思考和探究,自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的预习,首先要求学生通读教材,找到教材中的几个实验;其次鼓励学生用身边的物品完成实验.在物品的选择上,教师可以给予指导,如用硬塑料尺(或橡皮筋)、乒乓球、细线做“声音产生”的实验;做“土电话”实验;有条件的学生可以试着做“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的实验.在此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动手能力,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識远比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鲜活得多、深刻得多.让学生自主地设计实验,进行小制作等,学生通过思考,动手实验,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也凸显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实践性
新课程明确指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初中物理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教师应结合教材布置一些容易引起学习兴趣又有助于能力培养的探究性预习作业.如通过考察科技馆、博物馆、植物园、自然保护区、污水处理厂等,结合课程内容,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组任选一个主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写出实践报告.
(三)开放性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设计开放性预习作业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在学习《重力》之前,可建议学生收集刊物、科普资料,或指导学生浏览相应的网站,了解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并提出“假如失去重力,人类如何生活?”这样的问题,启发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进行大胆想象,然后在课堂上交流.在此过程中学生认真阅读,仔细分析,相互交流,获取信息,汲取知识,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合作性
合作是情感交流、互相学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碰撞、潜能发挥的过程,学会合作已经成为21世纪新型人才的必需要求.因此,多布置合作性预习作业,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能力.如学习《透镜》之前,教师可布置学生预习课本内容,并且自由选择合作伙伴,研究眼睛:①通过查阅资料,清楚眼睛的结构及近视的成因;②通过访谈及查阅资料了解近视眼的危害;③问卷调查统计本校近视眼的发病率;④采访近视眼学生,得出导致近视眼的主要原因;⑤采访专家和查阅资料得出预防和矫正近视的有效措施.通过这样的作业,学生分工合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学习的动力.
(五)持久性
只有长期坚持预习,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为教学更好地服务,进而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需要物理教师长期坚持对预习作业进行有效设计,并将物理作业的预习设计与评价有机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效的教学效率、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理想的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