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综观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的数学考试试卷,与前两年相比,题型结构稳定和常态化,试卷中没有出现偏题,怪题,突出了重点知识的考查,试卷没有多大创新和改动,中规中矩,着眼于夯实基础.
关键词:安徽中考;中考题型;数学
作者简介:杨长青(1978-),男,安徽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二、试题总体评价
1关注基础,重视基本技能
从全卷来看,试卷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和基本题型为命题的出发点,基本覆盖了初中数学必学内容,结构稳定,三个学习领域比例恰当.强调知识的直接应用,淡化特殊技巧,避免繁杂的运算和几何证明,试卷知识点分布合理,覆盖面广,难度适中.试卷注重考查基础概念,坡度小、学生容易得分.体现了命题的低起点原则,让不同类的学生都有题可做,有分可得,如选择题的第1,2,3,4,5,6,7,8题均是为学生设计的基础题,选择题中第2题的科学计数法,第4题的三视图,第5题的因式分解,第6题的增长率,第8题的统计,都是中考指定题型,学生做起来既熟悉又轻松,只要平时计算认真,不马虎,得分容易,失分难,第9题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应用也是较为基础题,第10题动态图形,以分段函数形成对应变化图像,虽然有的学生解决有困难,但这种题型是中考的常客,教师平时讲解的较多,学生早已熟悉.好学的学生解决起来应该得心应手.第11题的一元一次不等式主要考查学生对初中基础知识点掌握程度.
2关注理解,凸显理性思考
第12题以菱形和圆为背景,求角的度数.命题人较好地控制了几何图性的综合难度,降低了计算难度;第13题以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为背景,求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也是中考常态化的题型,是学生熟练的题目;第14题以矩形为背景,利用矩形的性质及相似性,等腰三角形进行综合分析,观察图形的变化,利用分类讨论思想完成,对学生思维的缜密性作了深刻的考查,学生只要熟悉掌握尺规作图就能迎刃而解.要求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标高,抓好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能力.
3联系实际,突出数学应用
解答题中的第15题是最为简单的计算题,做题时只要不马虎,可轻松搞定;第16题在考查学生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弘扬了中华文化,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经典素材,体现了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第17题简单尺规网格作位似图,利用网格对线段进行旋转,利用网格图形计算四边形的面积,此类题目是中考每年指定考题;第18题规律变化题,是数式规律及其证明,该类型题目从初一就开始训练,学生非常熟悉;第19题以测量竖直旗杆为背景,利用三角函数求旗杆的高度是中考每年指定考题,学生不陌生,做题按常规方法进行,比较顺手,得分较容易;第20题作图及计算题,作角的平分线,运用圆和勾股定理的相关性质完成计算,是一个创新点,命题者费尽心思,巧妙地通过尺规作图考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此题构思新颖,创意精妙,尺规作图是本次中考试卷的一大亮点.
第21题的统计概率题也是中考每年指定考题,也是教师必教,学生必学,必会的题目;第22题在关于函数题的考查中,命题以常有的二次函数销售利润问题作为背景,(1)利用大学生创业为背景构造函数的表达式;(2)利用利润的定义,求W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質求利润的最大值较系统考查了二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关系,此题想要做好,做完整,一定注意平时的知识积累,练好自身内功,方能获得好成绩,说明二次函数考查的重点还是在基础和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4引导教学,着眼核心能力
在图形变化题的第23题中,以三角形为背景:命题者巧妙地通过分层设问,题设层层递进,由易到难,一环紧扣一环,使学生经历了问题探究的全过程,将数学活动探索性、综合性充分展示出来,(1)先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来完成证明线段相等;(2)利用平角,外角及等腰三角形完成求角的度数;(3)利用SAS判定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来完成证明.解决此题不需要太多数学知识,难度较17年中考23题难度系数大幅度降低,但对学生的数学表达,运算求解,推理论证等能力均在该题中有所体现,对课堂教学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有效的考查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此次中考数学试卷仍然以中考固定题型为方向,结构稳定,命题组着眼于基础,本着让不同类的学生有题可做,有分可得,学生开心,低起点原则,试卷没有多大创新,中规中矩,此次中考数学试卷提醒学生想获得高分一定要夯实基础!脚踏实地!稳中取胜!
参考文献:
[1]孙军 青岛新中考改革聚焦“减负”[N].中国教育报,2018-06-22 (003).
[2]慈鑫 深圳体育中考遭质疑事件仍在发酵[N].中国青年报,2013-05-13 (011).
[3]王井影中考与高考中的数学开放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