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魏宏
摘要:本文从生产实习的OBE出发,讨论在生产实习中开展工程伦理学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伦理学教学课程目标,设计了基于探究式教学的启发性问题,建立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实践结果证明,学生学习成果显著。
关键词:OBE;工程伦理;探究式教学;形成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50-0156-02
当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现代工程越来越复杂,工程在促进人类福祉的同时,稍有不慎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开展工程伦理教育迫在眉睫。美国工程伦理教育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一些工程院校开设了工程伦理相关的课程。美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兴起与发展离不开工程实践的迫切需要和有力推动。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工程和技术鉴定委员会(ABET)一直要求,参加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都必须有伦理教育内容。中国的工程伦理学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只有个别高校开设了工程伦理学必修课程,少数高校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开设。2016年6月,中国成为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湘潭大学自动化专业同年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是基于产出的教育理念,要求认证专业必须制定明确的质量标准,也就是专业的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生产实习是专业的集中实践课程,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较多,其中有通用标准中3.6、3.7和3.8,具体如下:毕业要求3.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毕业要求3.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毕业要求3.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上述毕业要求涉及工程的核心价值、工程的公平正义、工程的风险控制、工程的环境伦理和工程师的职业伦理等工程伦理学内容,因此,在生产实习中增加工程伦理学内容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现实需要。本文介绍湘潭大学自动化专业在生产实习中增加工程伦理学教学内容,采用探究式教学的初步尝试和探索。
一、生产实习中开展工程伦理学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在生产实习中开展工程伦理学教育,必须要有理论基础。课程体系设计中,在通识教育课或者专业导论课中开展了工程伦理学基本理论的教学,在专业课或课程设计中得以应用实践,在生产实习中通过实际场景和案例得以强化提高。具有丰富工程背景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参加工程伦理学理论的学习和培训,能够胜任实习指导工作。
其次,工程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工程伦理是实践伦理。生产实习是工科学生重要的实践环节,学生在企业车间班组跟班劳动,学习的是实际的工程伦理案例。钢铁企业是湘潭大学自动化专业实习基地之一。钢铁工业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基础工业,钢铁企业往往是大型企业,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有相对比较完善的企业管理体系,承担了重要的社会责任,是学生学习工程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实践基地。钢铁企业是能源、资源密集型企业,工业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大。改革开放以来,虽然钢铁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如何应对国家日益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施绿色工程和循环经济,是每一个钢铁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工科学生学习工程环境伦理学的最好案例。钢铁企业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学科,各个生产工序相互关联。工程技术人员是复杂工程系统实施的主体,是实践工程伦理的主体,在工程的建设、运行、维护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高水平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的工程技术人员,是学生学习工程伦理的指导老师和榜样。
二、生产实习的工程伦理教育课程目标
根据生产实习必须达成的毕业能力要求和实习企业情况,制定课程目标如下:(1)能够学习企业发展历史,分析工程的核心价值。(2)能够评价工程的风险,对职工及社区居民的健康、安全影响和采取的措施。(3)能够评价工程的公平正义问题,说明承担的社会责任。(4)能够评价工程实践对环境的影响及采取的相应环境保护措施。(5)能够评价工程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相应的技术改进方案。(6)提高工程伦理意识,分析工程的伦理问题,提高道德敏感度。(7)了解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理解工程师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三、探究式伦理学教育的生产实习教学设计
探究性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以下五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2)启发思考;(3)自主(或小组)探究;(4)协作交流;(5)总结提高。学生安排在高炉炼铁车间多个班组跟班实习,现场就是学习的最好场景。在进班组前,学生已经明确了要探究的工程伦理问题,可以自主或小組探讨、研究和学习,可以与工程技术人员、指导老师和工人师傅进行交流。实习结束后,可以根据实习日志,总结撰写实习报告。探究式教学过程中,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关键,也是工程伦理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指导老师对钢铁企业的行业现状和生产流程具有深入的了解,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习岗位,提出一些工程伦理相关的精准问题,具体如下。
1.工程的社会责任。(1)企业的核心价值和工程风险分析。(2)评价企业对提升就业,带动地方经济,改善民生等的积极作用。(3)企业为保障职工安全、健康采取了哪些治理措施?(4)企业对法律、政策的影响。(5)案例分析:企业广场舞比赛和篮球联赛对引领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的作用。
2.工程的环境伦理。(1)企业有哪些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2)企业在建设过程中,在保护生态环境上采取了哪些措施?(3)企业有哪些可持续发展战略?(4)案例分析:干熄焦工程的背景与意义。(5)案例分析:余热、余压发电工程的背景与意义。
3.工程师的职业规范。(1)工程师应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置于首位体现在哪里?案例分析:你是一位水质检验工程师,发现工程污水处理未达标,应该立即停产检查,但是停产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公司经理拒不停产,并且要求你修改检测数据,你会怎么做?(2)工程师应作为忠诚的代理人和受托人为雇主从事职业事务体现在哪里?案例分析:你是一位质量工程师,公司有两家热电耦供应商,其中一家的质量不好,经常出问题,而且价格贵;但是供应商与领导的私人关系很好,你会怎么做?(3)工程师应该在他们能力胜任的领域内从事职业工作。案例分析:你是一位现场技术工程师。一位同事因为临时有事,请你帮忙代班半小时,你会接受吗?
提出的这些问题没有一个标准答案,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和研究。在与企业经理、管理人员、安全员、工程师、工人和实习指导老师讨论过程中,不同岗位人员的理解和思考角度不同,便于学生综合思考和评价。工程师的职业规范内容丰富,参考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伦理章程,本文仅列出体现基本准则的三个方面问题。
四、教学效果评价
依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教育目标可以分为: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毕业要求3.6的教育目标分别是分析、理解和评价,3.7的教育目标是理解和评价,3.8的教育目标是理解和应用(遵守、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