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工程师制度下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2018-12-11 09:54陈晓李小华刘向龙曾丽萍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50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改革

陈晓 李小华 刘向龙 曾丽萍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制度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要求,提出今后该专业人才培养发展方向。我们可以依照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制度特点,推进高校该制度下的课程改革,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最后,文中指出注册工程师制度与教学改革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关键词:注册工程师制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50-0078-02

注册工程师制度作为职业资格的一种行业准入制度,是政府颁布的关系国计民生的一项工程技术工作制度。其要求从事工程技术的人员达到规定标准,包括学识、技术、能力及职业道德,然后才能获取职业资格证,相关部门严格执行注册登记。我国建筑行业注册工程师制度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于2005年开始执业资格考试,暖通空调、给水排水及动力专业都属于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范畴,于2010年开始实行其注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建筑环境、建筑节能和城市燃气等领域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面对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的全面推广实施趋势,高校承担着培养专业人才的重任,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要与行业的发展相适应,该专业的课题体系也要紧跟形势随之调整。本文分析了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制度对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建立科学的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一、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制度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每一名注册工程师都需要经过高等教育、职业实践、考试和注册四个阶段。注册工程师制度要求高等教育是注册工程师的起点,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不仅要求基础知识达到考试要求,也要求专业知识达到考试要求,同时,要求学生还要掌握工程技能,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一般工程问题能力。达到这些要求,毕业生毕业时方可获得执业资格,才能在以后的职业发展中满足岗位需求。根据注册工程师制度的要求,高等工程教育是专业人才培养重要阶段,对工程技术人员严格实行准入控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照一定原则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的开放系统。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评估小组对全国30所高校的专业评估意见,这些高校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注册执业资格考试要求的知识体系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有必要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现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使本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满足注册工程师制度对本科人才的要求,培养不仅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结构,同时具备实践综合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二、推进注册工程师制度相适应的课程改革,建立科学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课程体系

1.构建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整合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由于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基础考试范围比较广泛,考试的课程不仅包括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普通化学、电工学及计算机基础等基础课程,还包括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自动控制、热工测试技术及机械基础等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在注册工程师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不同的专业基础课程存在一定的相互联系,根据其中的内在联系,可以构建三个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即:热工模块(包括: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及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模块(包括:流体力学、流体输配管网)、测控模块(包括:电工电子学、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及建筑设备自动化)。归纳出各课程中的核心知识点,作为课程的重点内容,以点带面,形成“核心知识点·课程·课程模块”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修订各个模块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加强同一模块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衔接。根据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打破同一模块课程之间的界限,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的调整,加强各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的课程建设。同一模块的课程由于知识内在联系紧密、知识体系完整,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去认知学习,掌握知识的脉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尽量把这样课程放在同一学期或者相邻学期开设,教师在课堂中也可以从整体的角度向學生讲授专业知识和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2.改革专业课程体系,拓宽专业课程的口径。在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中,各专业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各专业之间的交叉越来越多。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所要求具备的专业知识结构具有“涉及范围广,深度要求不是很高”的特点,以其中的暖通空调专业为例,其涵盖的专业知识范围,除供热、通风、空调及制冷外,还涉及消防、给水排水、燃气供应、冷库、绿色建筑及地源热泵等方面的知识。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所要求具备的知识体系比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更宽泛,这就要求拓宽专业课程教学的口径和知识面。在原有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燃气供应》《建筑消防工程》《建筑节能技术》《绿色建筑》及《建筑给排水工程》等课程或授课内容,根据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知识结构的要求制定这些课程的教学大纲。同时,适当修订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中应体现近年来本专业的新技术和新发展,将一些重要的规范条文融入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中,使专业课教学更结合工程实际。

3.改革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的实战性。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必须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在校学生虽然无法进行真正的工程实践,可以通过实战化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自己的工程能力。图1为与工程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框架,共划分为三个逐步提升的阶段。

第一阶段为工程认知,结合认识实习进行;第二阶段为基本的工程技能训练,结合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进行,开设一些与工程应用密切相关的实习实训课程;第三阶段为基于真实项目的工程设计,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阶段采用真实的工程项目作为课题,并按照建筑设计院的工程设计流程与方法进行,做到“真题真做”。在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利用相应规范条文去解决工程问题。在此过程中,可以筛选几条重要的条文规范,重点讲解,指导学生实践应用。

三、结语

通过分析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制度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高等工程教育是培养工程专业人才重要的桥梁,高校在该制度下进行的相应的课程体系改革。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有两方面我们要充分重视,一方面,高等教育是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的起步,高校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根据注册工程师的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要符合职业发展需求。另一方面,高校是培养高素质综合能力人才的摇篮,不能以注册工程师为唯一标准,不能使专业教学成为“执业资格应试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目的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具有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韩晓燕,张海英.专业认证、注册工程师制度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38-41.

[2]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3]汪辉.美欧日高等工程教育质量评估机制的比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2):98-101.

[4]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3).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改革
基本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改革
互联网时代独立学院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研究
“2+X”培养模式下软件工程专业综合改革探索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融通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CBE模式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模型研究
基于“3CE+B”模式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