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制度改革的新能量
《决策》:无为县域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电线电缆发展史。无为电缆的发展轨迹是怎样的?反映出无为县域经济哪些深层次变化?
袁发林:无为高沟镇因为电缆产业,被誉为“高沟现象”,电线电缆产业高峰期时,税收曾占到无为县财税收入的70%左右。2010年,电缆产业税收是10多亿元,当时安徽有的县一年税收还不到10亿元。在这个地方崛起了一个中国规模第二大的电线电缆产业集群,到底是什么原因?
从产权角度上讲,高沟第一轮大发展是因为乡镇企业改制。9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改制时,无为县委县政府思想很解放,很多事情没有去较真,保护企业家利益,推动了电缆产业第一次高速发展。特别是2008年国家扩大投资后,发展速度达到最快,完成了迅速扩展。当时发展主体力量是销售员,高沟电缆产业基本上都是由销售员裂变出来的,销售员在外面拿了单子回来以后,进行大规模加工生产,释放了产权制度第一次潜力。
但是近几年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无为电线电缆迎来了严峻考验。如何渡过这个难关?还是要从产权上入手,推进第二次潜力释放。我们调查发现,无为县规模以上企业有280多家,电线电缆是100多家,但是有一个问题,大多数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很少。所以在这一轮经济下行中,面临的困难要大得多,一个关键因素是产权严重制约。以华菱电缆集团有限公司为例,最高峰销售收入接近30亿元,但要再往上走,就走不上去了。为什么上不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产权制约。所以从2010年开始,无为电缆产业着手推进股份制改造,因为现代企业制度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企业的发展规律。
《决策》:股份制产权改革要破解哪些问题?
袁发林:过去尽管乡镇企业变成民营企业了,但民营企业还是一股独大的有限责任公司,没有进行股份制改造。实际上,企业在几个亿小规模的时候是没问题的,它的好处是决策快,调动积极性也很高。但是到达十多亿、二十亿规模的时候,产权暴露出来的弊端就很多。一是技术进不来。过去技术是一次性买来,但现在买不行了,人家要占股份,企业没有股份制改造,技术无法占股;二是缺资金,战略投资进不来;三是在决策过程中,没有董事会和监事会,无法制衡,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四是代际交替出现问题。现在无为电缆第一代创业者普遍已经六七十岁,但传递不下去,如果家里面有两三个孩子,给谁?很多企业就是这样倒了。
破解这些问题的根子还是产权制度,如果进行了股份制改造,都能迎刃而解。股份制改造以后,技术可以占股,投资可以进来,决策更加科学,两个儿女一人一份股权,谁能干就谁干。所以无为电缆产业第二轮潜力的释放还是产权制度的释放。
以增量激活存量
《決策》: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脉,无为是如何推动金融资本更好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
袁发林:现在无为电线电缆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是融资难题,也就是联保互保。无为现在电线电缆的总贷款大约90多亿元左右,联保互保占到70%-80%,这在经济下行时变得十分困难,怎么办?
无为借鉴外地经验做法,围绕防风险推进去杠杆,提出“围、谈、破、核、打”方案,妥善处理风险案件,坚守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2017年11月,省政府金融办成功举办“金融机构无为行”活动,并形成了支持和服务企业融资的专题会议纪要,提出“三不”政策,银行不抽贷、不压贷、不单独提高担保条件,进一步增强了银企的互信和信心。2018年7月,省政府金融办又牵头召开了省各金融机构负责人座谈会,原则通过了《无为县电缆行业联保互保风险化解方案》,坚持“标本兼治、分层分类、行动一致、逐步化解”原则,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化解企业担保链和资金链风险,就要寻求政银企之间的利益结合点,共御金融风险。
针对电缆企业联保互保的实际,无为创新了“订单贷”等新的融资方式。企业只要有订单,银行就可以提供贷款。设立第二担保公司,改成科技担保公司后,无为将成为安徽省唯一拥有两家担保公司的县域。无为提出来以增量激活存量,也就是以增量的单子激活存量,以时间换取空间,来解决融资难题。
《决策》: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城市也在转型,无为在新型城镇化上有怎样的创新和规划?
袁发林:高品质城市是集聚高素质人才、培育高水平产业的重要载体。在无为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城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将更为明显。从区域发展上来讲,无为县域内部发展不平衡性还是很强的,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
一是突出品质提升,推动城镇面貌实现新变化。无为最大的特色就是“水”和“绿”,要根据“撤县设市”要求,围绕“水脉绿城”目标,在“水”和“绿”上做文章。在按照“南扩东进、西北提升”的总体思路下,推进无城城南新城、城东新区、城中新区及高沟滨江新城建设,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打造与经济发展相匹配、与群众期盼相适应的宜居城市。
进入新时代,乡村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在实施美丽乡村、乡村振兴过程中,遇到一个问题,留在农村的人,公共服务如何实现均等化?以此为出发点,无为以加快推进城乡“五个一体化”为契机,紧扣城乡融合发展目标,先把规划一次性做好,分年度去实施,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具体来说,一是垃圾处理一体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采用招投标方式,建立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长效机制;二是公交一体化,与省交投合作,三年内建成到所有乡镇的公交;三是供气一体化,重要节点的城镇都要用上燃气;四是供水一体化,2017年成立水投公司,打通长江第二取水口;五是污水处理一体化,通过PPP的办法,采取集中—分散模式建设,对镇污水排放状况进行调查,同步建好污水管网,把好污水管网质量关。
无论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还是抓好农业农村工作,最终的结合点都要落到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上,最终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