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宝仪
每一个安娜·卡列妮娜的命运都是相似的,但各个版本的改编方式却是不同的。苏黎世芭蕾舞团的改编无论在各叙事支线的对照,抑或两性关系的角力,乃至女性自由与命运间之关系,都以极其具象化的方式呈现。
为2018年第46届香港艺术节揭开序幕的是由苏黎世芭蕾舞团呈献的《安娜·卡列妮娜》。每一个安娜·卡列妮娜都必然经历过一次刻骨铭心的抉择。《安娜·卡列妮娜》被多次改编为芭蕾舞作,不少版本聚焦于安娜的命运。苏黎世芭蕾舞团则将焦点放在作品三大主线:卡列宁夫妇与佛伦斯基、奥勃朗斯基夫妇以及列文与吉蒂,并使之互为对应,凸显婚姻、爱情的不同面貌。此作淡化个体与群体的冲突,转而深刻挖掘个体的内在世界。舞作结构严密,各舞臺元素间彼此对照、层次丰富。
婚姻与爱情的表象
创作团体安排多段双人舞作对照,各主线紧密扣连,呈现了婚姻与爱情的不同面貌。原著的三条主线互为参照,展现出幸福与不幸家庭的情状。此作在原著基础上增加舞会场面,并使原属不同地点的主线人物多次集中在同一场合。其高度浓缩时地,让观众迅速掌握人物关系。在“舞会”一幕,奥勃朗斯基夫妇、佛伦斯基与吉蒂两对的双人舞,在编舞上一致,但两对舞伴间的眼神与面部表情不同。奥勃朗斯基太太发现丈夫偷情后,二人的舞步表面和谐,但太太一再闪避丈夫的眼神。反之,心仪佛伦斯基的吉蒂即使背对对方,每一次旋转后,立刻以眼神追逐对方。中年婚姻的不幸在于貌合神离又不能离,而怀有爱意的关系却是难舍难离。此作的双人舞编排丰有层次,随着情节、情感推移,对照的主线人物也会转变。上述两组双人舞结束后,安娜与佛伦斯基的双人舞成为了佛伦斯基与吉蒂的对比。相互吸引与单恋的感情关系对比鲜明。婚姻与爱情的面向多样,舞作透过同一幕多场双人舞的对照,将人物间的心理及情感冲突具象化及戏剧化。舞作简化及改动原著情节,使人物间的情感与关系以一种相对平面、典型的模样出现。但其在舞台演出的时空限制下,简化与改动有助于观众掌握及理解作品。
欲望与命运的战场
舞者除了承担叙事功能,其身体亦将两性的情欲与权力关系视象化。安娜与佛伦斯基以及安娜与卡列宁两场双人舞的对照,展现了两性的情欲纠缠。在“赛马”中,安娜与佛伦斯基的双人舞加入了亲吻、脱衣等亲密动作。动作设计与安娜身上的红裙对应,鲜艳的衣饰呼应着奔放的激情。该段双人舞由大量托举、滑行动作构成,安娜的身体在视觉上展现出自由的状态。舞团刻意安排两场情欲相关的双人舞前后紧接,前一幕婚外情奔放大胆,下一幕的婚内性关系压抑沉重。过往的版本鲜少触及卡列宁的情欲,其大多以压抑、严肃的形象出现。在“贝蒂丝的沙龙”末段,卡列宁脱去安娜的黑色外套,背抱并亲吻其手臂。安娜曲臂、试图挣脱。此段双人舞最深刻之处在于,当二人左右分立,安娜反而踮脚以碎步后退,重回卡列宁身边。创作团队并没有止于对两性情欲的刻画,两性的权力关系亦在此场双人舞中展现。安娜在上一幕展现仿佛自由的假象,在下一幕则展现女性对婚姻的背叛不容于男性主导的婚姻关系。奥勃朗斯基的出轨被原谅,但安娜的身体即使挣脱了丈夫的控制,二人仍被婚姻责任捆绑。两场双人舞前后对比强烈:婚姻内是一场黑气沉沉的权力斗争,婚姻外是火红的爱欲交缠。
必然的死亡
创作团队致力将抽象的社会关系、权力角力视象化,尤其在死亡与宿命的命题上。音乐与舞台调度的充分配合深化了安娜的死亡。帷幕拉开前,马丁·东尼的“火车(一)”已奏响,黑暗的剧场响起火车行驶的声音。声音作为预示,唤起了观众对文本结局的记忆。安娜的命运已成定局,舞台的演出不过为一场命定的背叛与坠落。打开帷幕后,角色大多身穿黑衣,仿佛身处丧礼。其衣饰与所站位置与最后一幕“安娜之死”对应。舞作并未以灯光戏剧化安娜之死,亦没有止于全作的最高潮。一刻漆黑过后,各角色身穿黑衣,如开幕般分站于舞台,舞台中央躺着安娜的尸体。最后一幕将作品带回原点,同时亦暗示安娜的挣扎、死亡无可避免。在当时的俄国,女性为爱情自由公然舍弃家庭伦理,必将走向不幸。开首与结尾皆为一场丧礼,只是开场未见尸首。安娜历经了一场婚姻、两性权力的不平衡,最后其飞蛾扑火式的抉择将自己推向死亡。笼罩在作品中的宿命感以一种可视可感的方式呈现。舞作在处理安娜的死亡上比呈现佛伦斯基意图自杀一幕细致许多。前者在音乐、舞台调度以及作品结构上都作出了周全的考虑配合,反之后者只以举枪动作展示自杀意图,缺乏心理层面的递进,最终流为一个平面的意象。
每一个安娜·卡列妮娜的命运都是相似的,但各个版本的改编方式却是不同的。苏黎世芭蕾舞团的改编无论在各叙事支线的对照,抑或两性关系的角力,乃至女性自由与命运间之关系,都以极其具象化的方式呈现。舞作间各元素相互对应,结构严密,层次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