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诗如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结构、方式以及动力的改变,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提升金融资源配置质量,推进经济发展效率以及动力变革进程,具有的意义越来越重要,基于此,湾区需要基于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建设起富有国际竞争力的资本市场,有助于更好的维系我国经济金融安全。
【关键词】中资企业;资本市场;一体化建设;法律制度融合化
一、“粤港澳大湾区”概念
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形成与发展后的世界第四大港湾,是中国在特色主义社会构建下,参与国际经济市场竞争形成的重要空间载体,主要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州、佛山、深圳、肇庆、珠海、东莞、惠州、中山、江门等城市共同组成,形成世界级的城市深化合作与发展的群体。
“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的提出拥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是发展区域经济的共识。从粤港澳所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来讲,存在密切关联性,是不可分割的。但是政治与经济格局变化的影响,在不同维度上产生了变化,是粤港澳出现分割。自港澳回归以来,关于粤、港、澳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得到各界人员的关注。并在不断研究与实践中提出“港深湾区”(1998,吴家升)、“华南湾区”(2003,黄枝连)、“大珠三角”与“泛珠三角”(2003,张德江)等概念,这些概念体现出“融合发展”是粤、港、澳新时期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粤、港、澳在经济、环境治理、文教卫体、社会保障等众多层面进行了深化合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会见香港特首、澳门特首时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需要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坚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需要港澳同胞与内地人坚持守望相助,携手共建。”2014年,深圳在市政发展规划中指出:深圳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明确认知自身所在的空间优势,与香港、珠三角构建“前海湾、深圳湾、大亚湾”等产业集群,以“湾区经济”促发展。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全面建设,在过去经贸格局融合发展下进行了转型升级,成为制造业、服务业等多领域多行业深化融合的示范区域,在改善原有融合发展问题的基础上,将其上升到新的高度,陈伟国家对外开发的重要发展战略举措。在此过程中,港澳地区的“对外背景”、广州地区的“文化与交通背景”、珠江地区的“旅游文化资源”、深圳地区的“计算机科技与金融背景”、佛莞地区的“轻制造业背景”在深入合作下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相互完善,实现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优势与能力的提升。
二、港股新规与大湾区建设吸引中资企业赴港上市
1.港股上市新规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中资企业赴港上市脚步加快
从上市规则来看,一方面,港股是一个核准制市场,对于公司净利润、现金流和估值等门槛不同于A股,港股IPO的审核近年来虽然有加强的趋势,上市委关注的问题也越来越细致,不过与A股相比,港股IPO依然寬松很多;另一方面,今年4月底,港交所正式公布上市新规,接受采用同股不同权架构的公司赴港IPO,这一改革极大吸引了国内独角兽赴港上市。小米高级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周受资就表示,特别支持香港同股不同权的政策,因为它允许我们管理层更长期地为我们的股东、用户、员工,提供长期的价值。
2.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中资企业赴港上市进程
2017年7月1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见证下,《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从地区经济发展层面提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成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点。
分析人士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将进一步提升内地和香港互联互通的广度、深度,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地位更加巩固,成为推进资本项目有序开放和中国资本出海的桥头堡。利用“港股通”、“债券通”,推动内地和香港两地资本市场融合发展,是国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有力尝试,也是国内资本走出去投资的机会;湾区内企业未来也可以立足香港,向世界各地输出服务和投资。
3.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中资企业赴港上市营造优质环境
两会期间,港区人大代表以及政协委员提出的超过60项建议与提案中,关于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内容相对较多。例如,建议在珠海、中山等地区成立“香港村”,依托先进科学技术,构建智慧社区;建议适当的放宽粤港跨境私家车的配额,完善香港与内陆的就业制度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香港与大陆之间的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此同时,朱鼎健(全国政协委员)在对粤港澳大湾区分析中表示,建设与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应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人才的流动性。例如,增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优秀人才所占比重;促进具备一定专业技能资质与学历人才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流动;调整港澳人员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税负比例。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整体智慧水平。而在经济时代背景下,人才作为企业稳定与可持续竞争发展的核心资源,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整体水平的提升,为中资企业赴港上市奠定了良好人力资源基础。此外,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全面推进内地同港澳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从政策、体制层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了支持。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功能性融合的逐渐完善以及体制性、制度性等整合的不断推进,其整体环境将得到优化与完善,港澳地区对中资企业的吸引力将逐渐增强,为中资企业赴港上市营造优质环境。
三、专家建议加强湾区资本市场一体化、法律融合化
6月23日,在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法律服务高峰论坛上,多位经济、法律领域专家就大湾区经济发展、区域合作、法制融合、合规管理等一系列议题展开了分享和讨论。
大成中国区资本市场专业委员会主任、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绪刚认为,湾区发展与交易所改革密不可分,粤港澳大湾区必须加强资本市场的一体化建设,不能相互隔离。“在同一个湾区,不能到这个地方上市用这个规则接受这个监管,到那个地方上市接受那套规则,接受另外一个监管,这样不便于让资本迅速形成。”于绪刚说。同时,于绪刚建议可以通过港交所合并深交所、港深合资成立新交易所、在深交所下开设湾区板块等形式,加快大湾区交易所一体化建设,打破资金流动障碍,留住国际资本。
四、法律服务助力资本有序发展
大成律师事务所北京总部管理委员会主任王隽在本届论坛上表示,2018年是大湾区真正的开题之年,大成律师事务所一贯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重点、热点。不久之前,大成在博鳌举办了法律论坛,这次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法律服务高峰论坛,既是大成为中国经济热点服务的一个举措,也是大成律师事务所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表现。
作为论坛主办方之一,大成律师事务所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律师事务所之一,在全球73个国家设立了167家办公室,律师逾8800名。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大成在资本市场、投资并购、跨境金融、跨境争议解决等法律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领先的优势。6月27日,香港联交所同日上市的杉杉品牌、欣融国际、怡园酒业三家企业,均由大成律师团队提供法律服务。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如果撇开冲突,将它高度融合,可以创造出无限的空间,特别是大湾区里面,将三种法系、两种文化融合在一起,各取所长,我们的法律服务将是一片蓝海。”中国南沙国际仲裁中心主席陈忠谦说。
中国广州仲裁委员会是目前全球案件受理量最大的仲裁机构之一。2012年,广仲联合港澳仲裁机构和法律专家共同组建了粤港澳仲裁法律合作平台——中国南沙国际仲裁中心。仲裁管辖不受地域限制,可受理世界各地的纠纷,裁决结果可以根据《纽约公约》在世界上159个缔约国得到承认与执行,通过仲裁手段打破文化壁垒和思维冲突,达成多文化、多法域下的法律共识。
五、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区域融资结构的创新
资本过剩是现阶段珠三角经济区域发展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而要想实现该问题的有效改善,需拓展区域融资渠道,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降低企业对银行体系的依赖。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在9个城市整合发展下,形成了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格局,从而促进了区域融资结构的创新发展,为区域资本市场增添了活力,使其向国际成熟资本市场靠拢。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有效推进湾区资本市场一体化建设进程,理应注重有针对性的提升建设港股上市新规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质量,并通过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脚步的加快,推进中资企业赴港上市进程,同时加强湾区资本市场一体化、法律融合化,提升法律服务質量,加快资本发展脚步。
参考文献:
[1]张龙泉. 东北地区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测度与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6.
[2]徐瑞雪. IFDI与长三角地区资本市场分割关系的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
[3]钟韵,胡晓华. 粤港澳大湾区的构建与制度创新:理论基础与实施机制[J].经济学家,2017(12):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