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在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深入,特别是农村建设大步迈进的新背景下,制约城乡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变得越发突出。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发展中资源与环境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在这个大背景下,介绍了我国城乡发展中存在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资源浪费;环境污染
中图分类号: F29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5.062
改革的“春风”吹遍华夏大地,润物无声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在城市发展基本趋于稳定以后,我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开始向城乡一体化建设,特别是向农村城镇化建设转型,这无疑对我国超过7亿的农村人口来说是莫大的福音。然而,受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城乡一体化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污染的治理问题。
1 城乡发展中资源与环境问题
由于特殊的国情,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就制定了“由先富带动后富”的经济发展理念。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在先富带动后富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城市发展过分占用了农村的资源,大量进城务工人员为城市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却也由此而产生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这些新的社会现象。而人力资源不断减少的背后,是农村耕地不断减少,建筑用地不断增加。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不断加速,农村耕地减少的速度也在不断提高。
农村矿产资源的开发曾经为城市建设贡献了很大的力量,但低效开发和无保护的开采造成了极大的矿产资源浪费。低端的开采程序和不合理的操作方式更是给农村环境造成了无穷无尽的危害。以铁矿石资源为例,目前,我国铁矿石开采过程中,由于技术原因和开采不当造成的浪费超过1000万吨,因铁矿石开采造成的水资源污染超过1亿立方米。同样,城市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也面临严峻的考验。数据显示,北京、上海两大核心城市的水资源供应已经达到上限,大气环境的承载能力也已经达到极限。
2 我国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原因
2.1城乡二元体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城乡二元体制一定程度上为城市提供了足够的劳动力和资源,但人口高度密集大量消耗了城市资源。人口高度密集的大型城市资源超负荷使用严重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另外,农村长期作为城市发展的劳动力和资源供给地致使土地、矿产等资源被不加节制的过度开采,这些都是城乡二元化发展的负面影响。
2.2单一的政府政绩考量标准
以经济发展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量的重要标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刺激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唯经济论”的政绩考量标准让“只顾眼前发展,不顾长远利益的发展方式”变得广受欢迎,这同样给我国的环境和资源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2.3经济发展过分重视行政干预
经济发展有其必然遵循的市场规律,然而,为保证经济总量的快速提升,政府过分发挥行政干预的现象比比皆是。
3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城乡发展中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3.1统筹城乡发展
城市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中心,保证城市发展能够解决就业、消费等关乎百姓生活的大事,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是要合理利用现有资源,而不是放弃城市发展。同时,农村城镇化建设同样要站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前进。要充分利用城市发展对农村发展的带动性作用,在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农村环境的基础上,加速农村城镇化建设。
3.2规范政府职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关键就是要合理发挥政府在经济建设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政府的行政干预对于我国城乡发展中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决依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应当立足于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充分考虑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和治理问题,统筹各方优势,充分发挥职能。没有政府的合理干预,我国城乡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只能愈演愈烈。
3.3发挥各方力量
经济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管理和约束,城乡发展的环境问题也不可能仅仅依靠政府解决。政府要发挥牵头作用,调动社会各方资源,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要从提高员工技能入手,节约生产材料;农业生产要从保证粮食生产入手,减少建设用地;发展经济要从长远利益入手,减少不必要矿产开采。只有各方力量共同努力,我国城乡发展的未来才有出路。
4 总结
近年来,经济发展的质量越来越被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深入人心,任何依靠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的产业在未来都必将被淘汰。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足够让我们认清过往城乡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决摒弃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开始转向低能耗、低污染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当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处理好我国城乡发展过程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龙花楼,李婷婷,邹建.我国乡村转型发展动力机制与优化转型对策典型分析[J].经济地理,2011.
[2]熊耀辉,武照贵,姜凯.重点防控乡村地区工业污染[J].今日国土,2010.
[3]刘颜随,翟荣新,刘玉.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研究及整治实践[J].地理学报,2009.
作者简介:赵海霞,本科学历,蛟河市环境保护局,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