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区联合防空作战中重要交通枢纽防护问题研究

2018-12-10 12:29郑州警备区
国防 2018年12期
关键词:战区防空力量

郑州警备区

内容提要:战区联合防空作战中的重要交通枢纽,是战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平时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战时是作战潜力的重要依托。因此,必须充分认识战区联合防空作战中重要交通枢纽防护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注重把握的基本要求,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努力提高重要交通枢纽防护效能。

战区联合防空作战中的重要交通枢纽,是战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平时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战时是作战潜力的重要依托,因此,也是敌空袭和我防护的重点。搞好辖区内重要交通枢纽的防护,对于战时保证部队的集结、机动、后勤补给,以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战区联合防空作战中重要交通枢纽防护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面临的空袭手段多

敌可能以夜暗和不良天候为掩护,在高强度的电子压制支援下,重点使用从防区外的空中、海上和陆上多平台发射的巡航导弹,配合运用三代以上作战飞机,挂载多模制导的空地导弹、制导炸弹,采取低空、超低空飞行等隐蔽突防手段,对重要交通枢纽实施突然性攻击。

(二)防护难度大

重要的交通枢纽通常目标明显、背景单一、易于识别、被弹面大,结构中的要害部位要么横向超长、要么纵向超高,极难隐蔽伪装,便于敌选择攻击航线和突击部位。如敌使用1枚造价几万美元的激光制导炸弹攻击要害部位,即可使要害部位完全毁瘫,攻击效费比大,且受到打击后短期内难以修复。

(三)抗击能力差

重要交通枢纽的防护通常由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力量实施,面临专业人才少、空情保障难等诸多问题;使用的防空装备以小口径高炮、高机为主,技术战术性能差,火力抗击能力弱;兵力编成以民兵、预备役部队为主,作战力量组成多样,指控协同难,遂行抗击作战能力有限。

二、战区联合防空作战中重要交通枢纽防护的基本要求

(一)集成指控,高效保障

要创新指挥手段,变传统的手工作业、电话指挥为信息化作业、自动化指挥;运用防空作战指挥信息系统,将各级指挥所、作战保障信息传感器纵横链接,空情、气象、水文、地理、部队状态、指挥控制等作战和保障信息自动接收、界面化直观显示,集指挥控制、状态监视、通信联络、辅助决策和文电传递等功能于一体,确保整个防护工作集约高效。

(二)军地融合,联网预警

强化情报保障,变以自我保障为主为多源获取、军民一体、联合保障为主。将上级、友邻、地方和下属情报要素组网联通,实现情报多源获取;发挥民兵情报信息哨(站)分布广、基础设施全、信息传递手段多的优势,实现军民联合预警、一体联动报知;运用指挥信息系统优化空情处理,自动融合与人工干预相结合,形成统一空情态势,实时分发共享。

(三)混合编组,系统整合

调整防护力量编组,变传统的编制单位、作战单元独立行动为单元成要素、要素成系统整体参与防护,并灵活采取定点保障与伴随保障相结合、专项保障与综合保障相结合的方法,统一迅速地保障防护行动顺利实施。

(四)防抗并举,提高效能

统筹作战与防护行动,变临空火力抗击行动为联网侦察监视、多层信息火力抗击和立体综合防护3种行动相结合。坚持信息主导、联合防护,运用信息力精准指挥,引导兵力、火力、机动力、保障力整体联动;综合运用隐蔽伪装、干扰致盲、机动设伏、设障拦阻等方法,提高防护与抗击概率。

三、提高战区联合防空作战中

重要交通枢纽防护效能的对策措施

(一)转变观念,确立适应战区联合防空作战要求的防护思想

未来信息化战争,敌打击破坏我重要交通枢纽的兵器和手段发生重大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重要交通枢纽安全防护指导思想上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一是从以防临空打击为主转变为以防远程精确制导武器为主转变。自海湾战争以来,以巡航导弹等防区外发射武器和带卫星导航系统的航空兵器为主导的精确制导武器攻击对方,已成为战场远程打击的基本手段,对重要交通枢纽防护构成重大威胁。因此,在作战指导上,应将防远程精确制导武器打击,作为重中之重突出出来。

二是从以抗力型防护为主向软硬结合、复合型防护为主转变。以往交通枢纽防护大多以工程加固为主,即单纯的抗力型防护。随着武器打击破坏威力的提高,单纯抗力型防护手段需要的物资投入过大,既不经济也难奏效。因此,应借助于毁伤评估分析、系统工程计算等方法,用科学技术寻求新的防护途径,进行综合防护措施研究,采取多重防护手段,变单向防护为复合型防护。特别是进攻性信息化武器发展迅速,对智能交通和交通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危害程度大为增强。复合型防护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战争损失和加速战后恢复,而且效费比高,是交通枢纽安全防护的重要发展方向。

三是从以抢修为主转变为以严密防护与坚决打击相结合为主。目前,空袭兵器大多可以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对交通枢纽实施连续、反复、长时间的打击,加上局部战争的快速性和交通枢纽的结构复杂性,使得遭受破坏的交通枢纽得到修复、再生的时空大大缩小。因此,那种主要靠抢修的做法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战争快速保障的要求。要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枢纽的安全问题,必须实行应对战略上的转型,即由被动型防护和事发后减损转变到主动型防护和预防性控制上来,加大对敌作战指挥网络系统实施进攻和破坏的力度,降低敌作战指挥网络系统的效能,从而减小或消除敌方对我重要交通枢纽的空中威胁。

(二)着眼高效,构建确保重要交通枢纽安全的防护体系

交通枢纽防护问题涉及面广,需要整合各有关部门的职能和各方面的力量,建立起统一、高效的组织指挥机制和保障力量体系。

一是构建以战区防空为重点的整体防卫作战体系,建立重要交通枢纽的第一道安全屏障。交通枢纽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在于掌握制空权及制海权,有效阻止敌人的袭击。重要交通枢纽属于战略性防卫目标,应纳入战区防空作战这个大区域防空之中。同时应与自身防护相结合,在人民防空组织中开展重点交通枢纽的防空准备。对关系战区防空战略全局的交通枢纽,以及可能影响到作战进程与结局的关键枢纽,应组织力量实施专门防护。建立获取和传导预警信息的渠道和机制,保证信息畅通和反应迅速,以赢得更多的准备与反应时间,有针对性地组织好重要交通枢纽的相关防护和抢修准备。

二是加强工程技术防护体系建设,增大重要交通枢纽的安全系数。首先应提高对工程技术防护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实践证明,综合运用各种防护手段,对交通枢纽的核心部位进行周密防护,仍不失为减少遭受打击概率、降低总体破坏效果的有效措施。要采取切实步骤和措施推进工程技术防护工作,解决交通枢纽技术防护力量缺位和任务划分不科学等问题。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人防专业防护保障队伍,配发相应的伪装防护器材,加强防护训练演练,提高防护能力。研制开发和储备伪装防护器材及技术手段,拟制重要交通枢纽防护方案,做好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准备。

三是建立健全职责明确、相互协调的防护力量体系。交通枢纽防敌特和恐怖分子破坏的地面警戒,由武警部队和地方公安负责;工程技术防护,地处作战地域的可由作战部队相关专业力量实施,地处后方地域的由人民防空专业队伍实施;抢修抢建保障,由以交通专业保障队伍为骨干的地方交通工程力量实施;对空对海防卫任务,由火箭军、海军、空军及军种防空力量等作战部队承担。为统筹协调各方防卫力量,应建立健全军队内部、军队与地方各有关部门相互间的协调机制,明确组织指挥、职责分工,确保各类防卫力量互不干扰、有序行动。

(三)多法并举,综合利用多种手段确保防护效果

一是隐真示假。即利用自然条件,包括利用重要交通枢纽附近地形地物、植被等自然因素隐蔽重要目标,避免被敌发现;利用工程和地下掩体隐蔽,降低敌对交通枢纽或其核心部位的损坏;利用烟雾、气溶胶等有色气团遮蔽目标,干扰敌红外、激光、雷达电磁波正常效能的发挥,防止敌侦察和精确打击;利用电子设备、角反射器等将重要目标隐蔽起来,形成电子遮蔽障碍。可在重要交通枢纽周围设置大型假目标,使敌难辨真假,以假目标吸引敌空袭火力,造成误射误炸,扰乱敌作战行动。

二是空中设陷。在重要交通枢纽附近设置空中障碍物,形成“空中陷阱”,拦截、阻炸、

()()迟滞空中来袭之敌机,以削弱和降低敌空袭效果;利用气球或气球系钢缆,阻止空袭兵器的低空或超低空突防和打击,必要时还可利用钢索网、爆炸性障碍物、智能空飘雷等,阻敌空袭兵器。

(四)立足再生,提升重要交通枢纽的快速抢修能力

一是积极发展抢修抢建新技术、新手段。在提高抗击作战能力的同时,积极发展抢修抢建的新技术、新手段,形成强大的交通抢修能力。根据战时保障需要,加强抢修力量建设,依托国有骨干交通运输企业,建立起规模适度的专业保障队伍,并通过训练、演练,保持和提高战斗力。积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针对抢修难点,研制抢修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比如,水路枢纽抢修的难点是港口,应加紧研制水下施工技术,将重型活动码头、速凝水泥等预储在重要目标附近,以备战时急用;铁路枢纽,重点是搞好电气化设施设备的抢修准备,可预留足够的内燃机车,确保一旦供电设施遭破坏,能够迅速恢复电气供应。

二是增强重要交通枢纽的迂回能力。铁路、公路迂回线和联络线的建设,应当与区域交通枢纽和地方长远建设规划相结合,避免建成不久即被城市所包围而失去迂回线的作用。加紧进行重要枢纽的预备、替代港建设,并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预施工。改善枢纽布局,结合重要枢纽改建扩建,统筹区域枢纽连接普通道路的建设,形成“大集中、小分散”布局态势,提高战时重要交通枢纽生存概率。

猜你喜欢
战区防空力量
英国天剑防空系统
美173空降旅与克罗地亚防空团正在进行实战演练,发射FIM-92毒刺防空导弹
防空营打靶记
LY-70:防空领域的“变形金刚”
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能力生成探究
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信息流评价模型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怀疑一切的力量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