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超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性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不但要学习数学知识,还要不断探索总结数学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而作业的设计无疑是能力提升和知识巩固的延续与补充,教师有目的性地为学生设计分层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分层作业;小学数学;设计策略
伴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广与实施,提出并强调了不同人数学学习的不同发展目标,这也要求教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教学以及设计的教学作业绝不能以传统的统一要求和标准执行,需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习惯,科学合理地进行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与布置,才能达到锻炼的要求.
一、分层作业的设计前提
教师为学生设计分层作业必须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水平和能力进行设计,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同时要看到学生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区别,让基础知识技能也体现不同的差异,处理好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关系[1].在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中进行分层,就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布置合理的不同作业,确保学生都能高效完成,并达到自身应具备的锻炼能力.分层作业设计的前提,首先要求教师将章节的数学知识内容完全吃透,才能确保作业布置抓住了知识的重难点.其次,教师要全面掌握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架构和学习水平,确定具体的学优生、中等水平学生和学困生的情况,找到差别才能因材施教,合理将学生进行分层,其中A層、B层、C层分别对应的是学优生、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和学困生.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为其设计的分层作业就分别是综合题型与探究题型为重点,锻炼综合能力的A级作业;以变式或简单综合题为基础,注重技能训练,逐渐提高学生解题速度的B级作业;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的A级作业.最后要求教师保持分层教学与作业设计的动态化,即作业的分层布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必须全面掌握不同学生的进步情况,并及时调整所在层次,以适应学习的节奏与设计的作业练习[2].
二、分层作业设计坚持的原则
(一)内容具备针对性
由于出现差异性的学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影响方面不同,其学习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技能和知识也不同,所以具体的作业内容必须确保有针对性,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节奏与发展要求.那么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就要将其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参与主动性,提高完成作业的信心,才能取得进步.
(二)选择具有自主性
过去传统的数学作业就是因为学生缺乏选择自主性,因此,难以在符合学生个体差异基础上激发其学习数学、完成作业练习的兴趣.所以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自主性,就是尊重学生意愿的表现,在具体选择作业时,学生的分层也具有各自选择性,教师不能硬性要求学生具体完成一类作业,尤其是在挑战具有难度作业时教师必须给予一定的指导.
(三)评价具有激励性
任何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作业以后都要得到教师及时有效的评价,教师则需要从具体的解题情况和学生的进步情况来看,积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特别是针对学困生的作业评价更要以鼓励为主,进行情感投资,更多地给予关爱,才能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不掉队.
三、举例分析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实施策略
比如,在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内容时,教师就要将设计的作业分成基础性、提升性和拓展性的C~A级别,尽可能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来加强练习.如基础题可以进行如下设计:小红生日时母亲送给她一个生日礼盒,这个礼盒的长、宽、高分别是40厘米、30厘米和20厘米,那么制作这个礼盒至少需要多大的纸板?这是在不考虑礼盒厚度的情况下进行思考.提升题则可以改为:如果采用2厘米厚度的木板制作长方体箱子,对应的长、宽、高分别是67厘米、45厘米、78厘米,那么这个箱子的容积是多少?拓展题则更深化了知识内容:如果一个长方体箱子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面的周长是24厘米,而这个长方体箱子的表面积是108平方厘米,那么箱子的体积又是多少?从上述的作业题型和内容设计中可以看出,基础题紧扣的是一些比较简单的数学基础性知识,比如,长方体的表面积和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对学生而言是基础性的内容.而其余两个题目与之相比则加深了难度,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定义性、性质等知识,还要掌握熟练运用性质与定义的方法,理解不同已知条件之间的联系,才能综合地解决问题.而结合上述给予学生自主选择性的原则,A与B、B与C级别之间都能进行挑战和转换,才能确保分层作业的步步提升,也更利于学生的自我调节[3].
再比如,学习“升和毫升”的单位数学内容时,为了巩固学生对两种单位之间的关系认识,教师就可以设计合理的课外作业.基础题为:学生向家长汇报课堂上所学习的关于升与毫升单位转化的知识,并在家里找出相应的容器在家长的监督与指导下进行容量的指认.提升题为:学生调查家里的容器容量具体是多少,并动手制作一升的容器.拓展题则以数学教材的重难点题目为主,学生除了要掌握基础题与提升题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在熟练应用的基础上加深对“毫升与升”数学知识的日常生活性运用,从而逐渐深入地了解到数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最终在探索与应用中不断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达到真正学习数学的目的.
最后进入评价环节时,教师应结合克龙巴赫曾经说过的道理,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因此,教师需要拿捏好评价的尺度,并将对学生的作业评价看作是证明学生优点和改进不足的手段,更多地看到学生的进步而并非最终的成绩,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分层作业的设计是分层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小学数学是当前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小学阶段有着重要的打基础作用,教师需要重视在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基础水平、思维能力等多个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学生实际为主,分层设计作业与练习,才能确保学生学习更得心应手,大幅度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徐玉梅.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分层设计初探[J].基础教育研究,2012(12):42-43.
[2]周丽娜.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作业实施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9):99-100.
[3]薛建凤.浅谈小学数学作业分层布置与分层指导[J].学周刊,2015(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