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觉醒·反抗

2018-12-08 09:37朱传莲
文教资料 2018年24期
关键词:自我

朱传莲

摘 要: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英国小说家E·M·福斯特于1908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中的女主人翁露西长久以来生活在母亲监督和父权制传统伦理道德的束缚下,时刻维护着自己大家闺秀的形象,处于受压制的状态下。然而,意大利之行却让露西的潜意识觉醒,最终不顾一切约束,勇敢和乔治相爱。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的意识层次理论和人格结构理论,分析露西如何平衡自我、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关系,最终获得真爱和自由。

关键词: 意识层次理论 自我 本我 超我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讲述露西原本生活在母亲和英国爱德华时期迂腐伦理道德约束的环境中,时刻要维护自己, 以成为符合社会规范的大家闺秀。一次意大利之行,她感受到了意大利特有的文化气氛,内心深处的潜意识慢慢苏醒,途中遇到艾默森父子,身上展现出对女性平等和尊重的民主思想,其潜意识迅速觉醒和强大;再加上,未婚夫塞西尔造作的行为让她不断认清其腐朽资产阶级文化美丽外衣掩饰下的内心空虚。最终,露西独自大胆地与塞西尔解除婚约,选择了尊重女性和善待女性的乔治·艾默森。

笔者采用弗洛伊德的意识层次理论和人格结构理论,分析露西如何平衡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关系,最终获得一得之见。

一、弗洛伊德意识层次理论和人格结构理论

作为人格理论中的精神动力学派的奠基人,弗洛伊德特别强调人格结构的动力性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说有一个发展过程,早期他主张无意识为核心的“两部人格”结构观或人格的层次模型,后期他提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意识层次理论包括前意识、意识和潜意识;人格结构理论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意识是人格的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组成。意识的特点是具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然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是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组成”[1](54)。意识层次理论和人格结构理论是可以相对的,意识是人格的表层,潜意识是人格的中间层,无意识是人格的深层部分。本我的东西必然是无意识的,本我包含在无意识之中,是人格中最难接近和最难把握的有力部分,由最原始的欲望和先天的本能组成,按照快乐原则行事;自我是意识层次,是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它派生于本我,不脱离本我而存在,按照现实原则行事;超我是社会道德的化身,按照道德原则行事,力图限制本我的欲望。弗洛伊德把自我喻为三个暴君统治下的臣民,它不仅要尽力满足专横的本我的追求,应付残酷的现实环境,还要遵从神圣的超我的规范。自我在三个暴君之间周旋、调停,力图使三者的要求都得到满足,以便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由此可见,自我是人格结构中维护统一的关键因素。如果自我力量不够强大,则难以协调各种力量,使之保持平衡[2](59)。只有自我、本我和超我三者之间势力均衡,人才能拥有一个正常的人格,否则就会疯癫或者死亡。

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露西受到艾默森父子不同于众人的民主思想和懂得尊重女性的理念的影响,不断协调和平衡本我和超我之间的较量,自我允许潜意识深处的本我得到满足,最终与自己深爱的乔治走到一起,获得一个完美的结局。

二、露西自我对超我和本我的平衡

象征超我的母亲和表姐无时无刻不在监督露西的行为举止,为的是不让她违背传统的伦理道德和男女关系;但是象征本我的艾默森父子却给了露西无形的冲击,使得她的潜意识变得越来越强劲,这样她只能投入钢琴的演奏中发泄欲望。自我不断在调节与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关系。她的未婚夫塞西尔正是超我完全控制住本我的发展,导致自我变得缺失和不正常的人格。认清了塞西尔扭曲人格的根本原因后,露西不断平衡三种人格之间的关系,努力不让一方过度占据另一方或者另两方,这样才获得一个完整的、勇敢的、正常的和幸运的人格。

(一)象征超我的霍尼彻奇太太和夏绿蒂

超我是内化的社会规则和伦理道德,是专制主义者,不接受例外和妥协。本我和超我都在力争获得满足,自我在两者间寻求妥协。本我代表着一种无意识,要人们完全服从内心深处的意愿;超我让人完全服从(父母和老师)向我们灌输的意愿。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之间做调节,力求达到健康的平衡。

露西的母亲霍尼彻奇太太资助夏绿蒂陪同女儿一起到意大利旅行,让夏绿蒂作为女儿的监护人一路上监督和约束着她的行为。当艾默森父子提出把可以看得到风景的房间交换给她们两个住的时候,夏绿蒂偏见地认为老艾默森是为缺乏教养的人,阻止了露西和他们的交谈。露西此时正处于一种精神的饥饿状态中,只要表姐允许,她就很乐意跟侍者打交道。在表姐的教导下,露西力图装出端庄的样子,不过却感到自己成了个大傻瓜。毕比先生劝说夏绿蒂接受艾默森父子的好意,最终表姐说:“如果你打算接受他们的好意,那么你欠他父亲的情比欠他的情更合适些。我是个懂得世道的女人……”[3](19)夏绿蒂担心露西与乔治之间会发生一些不应该有的关系,这样会影响到露西的淑女形象,害怕违背当时的伦理道德。露西回答:“妈妈不会在乎的,我可以肯定。”[3](19)霍尼彻奇太太和夏绿蒂受到根深蒂固的父权制思想的影响,已经成为父权制的代言人,因此时刻监督着露西,确保她是一位规范的妇女形象。霍尼彻奇太太非常看重男士的阶级地位和经济基础,促使女儿嫁给门当户对的塞西尔,这样女儿就有了经济保障同时也让家族拥有了好的名誉,“他人品好,又聪明,又有钱,有很多的社会关系”[3](128)。得知露西和塞西尔解除婚约后,霍尼彻奇太太十分沮丧和生气。露西安慰母亲说明年就可以有自己的收入,并且想多出去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她的自我一步步缓慢地协调着和超我的关系,使之达到平衡状态,最终母亲也接受了她的选择。

露西是一只风筝,夏绿蒂小姐握着绳子。夏绿蒂这位老姑娘是当时社会制度和伦理道德下的悲剧人物,她能够意识到自己悲剧的来源但是不敢站起来反抗,最终沦为父权制的捍卫者,试图把露西表妹也拉入自己的队伍中,害怕她也成为男性无情地欺负的女人。当露西遭到乔治强吻后,夏绿蒂非常自责和慌张,担心霍尼彻奇太太会责怪她没有做好监护人的工作。这个时候露西的自我只能平衡好和象征本我的表姐之间的关系,她选择和乔治结束这段特殊的关系,但是内心深处却在做出反抗,“我不想再浑浑噩噩。我要很快成长起来”[3](120)。露西努力协调和表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表面上服從表姐的安排,内心的潜意识却在迅速成长。

(二)象征本我的艾默森父子和鋼琴

长期生活在母亲的道德规范和整个父权制社会的束缚下,露西的本我已经退步到一个隐蔽的地方。但是意大利之行却让她的本我逐渐觉醒,继而变得越来越有力。在教堂和艾默森父子的相遇和艾默森父子身上体现出来的民主思想让露西心灵得到净化,不再藐视这对父子,想要对他们谦和和落落大方,“她确信自己不应该和这些人在一起;但是他们用魔力把她镇住了。他们是这样认真,又这样古怪,她简直想不起来应该怎样才算举止得体”[3](35)。露西刚开始不敢完全听从本我的指挥和这对父子走得太近,害怕被表姐发现。艾默森父子已经发现露西正在处于一种受压制的状态,所以说:“可怜的姑娘,可怜的姑娘。”[3](42)露西的自我压制住了本我的欲望,只有在钢琴的演奏中才能进入一个比较扎实的世界,变得不再百依百顺,也不屈尊俯就;不再是个叛逆者,也不是个奴隶。从钢琴演奏中露西所表现出来的意识可以推断她的本我正在过着受压制,受束缚和受奴役的生活,只有在钢琴的世界中本我才能肆意地发泄。牧师毕比觉得露西要是能对生活和钢琴采取同样的态度就好了,她只有在弹钢琴时才最清楚自己的渴望是什么。但是,露西的自我清楚地知道,只有遵从道德规范才能不失大家闺秀的身份,但是大多数不平凡的事情和大家闺秀的身份不相称。男性和女性的地位决定了各自不同的使命:男性负责冲锋陷阵,女性负责维护洁白无瑕的名声。露西能够意识到周围一切对她的约束,但是没能系统地进行反抗。露西的自我能够意识到围绕在自己身边的超我对本我的规训和控制,自我选择平衡好本我和超我的关系。意大利之行使得露西拥有新眼光,渐渐意识到平等的重要性:她希望获得与她所爱的人同样的平等地位。塞西尔一贯认为女人应该受他领导和受他保护的迂腐思想让露西感到厌恶,相反,艾默森父子的平等思想吸引她,最终她爱上乔治。但是,露西变得成熟,她的自我没有让本我完全释放出来,她现在比原先更善于压制那些为世俗与社会所不容的感情。和乔治的再次相遇让露西内心深藏的情欲无法再被压制住,并且乔治把塞西尔的虚伪和迂腐完全揭露出来,“他把生命的每时每刻都用来塑造你,告诉你怎么样才算妩媚,怎么样才讨人喜欢,或者怎么样才算是大家闺秀”[3](251)。乔治鼓励露西倾听内心的呼声,反对根深蒂固的想统治女性的欲望,男人和女人必须站在一起搏斗,才能进入伊甸园。

三、结语

露西的本我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超我的限制,与自我达到平衡,最终做出理性的决定——与塞西尔解除婚约和乔治勇敢相爱。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露西处理好了三种人格之间的关系,让它们保持平衡的状态,最终找到了真爱,也获得了自由。

参考文献:

[1]郑雪,主编.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2]弗洛伊德,著.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118.

[3]E·M·福斯特,著.巫漪云,译.看得见风景的房间[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自我
试论中美体育电影中的身份认同
中国商业广告中的“自我”呈现
对戏剧艺术表演中自我与角色关系的探究
认同的崩溃
真实的人生,完整的人性
科幻中的美与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