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战荣
摘要:当前模糊语的研究日臻成熟,学者们已将研究视角转向模糊语翻译的相关问题。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模糊性,因此,翻译与模糊语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翻译交际功能日益彰显。文章以中国文学为视角,旨在探讨模糊语英译策略,帮助译者准确传递文化信息,实现文化认同。
关键词:中国文学;模糊语;翻译策略
在语言学的发展中,有关模糊语的解释仍在不断推陈出新。当某个词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关但又区别细微的意义时,并且这些意义相互交织,因而做出准确界定是有难度的。笔者认为,模糊语就是语意不清且可能引起歧义现象的话语,而汉语中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因为汉语是一种孤立语,语法和语义是通过虚词等表现出来的,模糊性是其基本属性之一。模糊语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例如,“我一会儿就到”,“一会儿”是多长时间,难以下结论。这种模糊性语言不仅存在于时间表达中,在距离、长度、范围、边界等,都有所体现。模糊语的存在为翻译活动带来了挑战。
一、汉语模糊语产生的原因
首先,汉语作为孤立语缺乏形态变化,因而形态规则无法对词语之间的组合进行制约。汉语的非形态语法手段十分有限,在借助语序、虚词等手段后才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述句子意义;第二,汉语的同一语法关系中常常包含多种语义关系,承载很多语义信息量;再次,汉语中句法成分可以省略的特征也是汉语模糊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最后,在没有上下文的语境情况下,语音、语调、重音、词性、词义等种种环节,若使用不当,都会使句子产生模糊现象。
二、汉语中模糊语的类型
常见的模糊现象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口头语表达中的模糊性
语音、语调的模糊性常出现在口头语表达中。中国文化语境下的汉语表达中,有许多同音不同形的字,还有许多音变现象,这些都会造成模糊语现象。如有的词在上声连读的时候会和其他词发出类似的语音,进而造成模糊现象。
2.一般词语表达中的模糊性
两个概念之间,如同类词或反义词之间的范围或过渡状态,如高矮这对反义词,这两者之间是没有明确界限的。类似的反义词还有很多,例如胖瘦、远近、大小等等。这些词往往需要有参照物来进行对比的,单独来看某一个词语或是某一种事物是没有具体的范围和界限的。
虽然模糊语并不是时代的产物,但是随着社会和事物的不断发展,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也层出不穷。例如,最近的热词“土豪”,我们只是知道这个词具有贬义色彩,指的是文化水平不高却十分有钱的人,我们却不知道这两种限定的程度具体是什么,文化水平不高是指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还是连最基本的九年义务教育也没有完成,而十分有钱又是指有多少钱。可见,这些都是经常出现在生活中的模糊语。
3.谚语、成语及词组表达中的模糊性
语言的模糊性大量地出现在谚语、成语及某些词组中。例如,“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并不表示河东住三十年河西住三十年的确切概念,主要指时过境迁,世事更迭,曾经沧海难为水。又如,描写某人的心情“七上八下”,主要是表现心情的忐忑不安,与数字“七”和“八”并无实质性的联系。“活到老,学到老”真正想表达的是终身学习的精神。
4.数字表达的模糊性
众所周知,汉语的数词非常具有不确定性,使用数字正是为了精准地表述,但是通常的情况却是数字表达看似确切,但并非总是如此。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等名句,“三”是言其多,而不仅是三个。李白著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三”和“九”是极具模糊语义的数字。这些数字表达本身在交际中不起主导作用,具有模糊语义的数字在与其他词语共同使用时,才产生了相对的模糊意义,这种例子在古代文学中不胜枚举。
5.语义结构及语义指向的模糊性
第一,语义结构方面。
例如:鲁迅的书。这个例子属于领属关系的问题。“这类歧义结构大都是‘名1 +的+名2的形式,汉语中‘的的语法意义比较复杂,在偏正结构中可以表示两部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形成不同的深层结构。”(高林波,2001)这个短语有三个意思,其一是属于鲁迅的书,其二是鲁迅写的书,其三是关于鲁迅的书。
第二,语义指向方面。
语义指向是指句法成分在语句里的语义系联方式,“主要指补语、状语、谓语等以及某些含指代意义的词在语义上指向另一个与其有直接组成关系或没有直接组成关系的成分”。(孙景美,2006)例如:他在桌子上画画。这个句子也有两种理解方式:一是他把画画在了桌子上,另一种是他趴在桌子上画画。
6.句法表达的模糊性
句法层面因素也会造成模糊语现象。例如,“学生家长届时将参加校园开放日活动”,学生家长这两个词语之间的语法关系有两种理解方式,也就产生了歧义现象,一种为联合结构,即学生和家长,是并列结构;另一种是两个词语中间隐含了一个“的”字,可理解为学生的家长。因此说该句具有模糊性。
三、模糊语的英译策略
在充分了解源语,也就是汉语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后,将其英译时可以适当采取以下策略:
1.直译法
采用直译法可以保证原文译文的语言原汁原味,是非常适合翻译模糊语的,让读者体会到源语文章的语言风格。例如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的这样一句话:木匠老陈那时不过四十岁光景,脸长得像驴子脸。这句话中的模糊语就是“不过四十岁光景”,属于数字模糊语,在翻译过程中,张培基先生将这一短语翻译成了“about forty years old”,采取的就是直译法,在英文中也是具有同等的模糊性。
2.意译法
这种方法和直译法恰恰相反,并不追求形式上的一致,而是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采用与原文不同的方式进行翻译。张培基先生在他的《英译中国現代散文选》中有一个例子,“我讨厌这种纠缠不清的叫声”,“纠缠不清”是说不清道不明也无法表达的声音,张先生译为:“Disgusted with the din the barks…”(张培基,2003)。将原文中极具模糊性语言特点的成语巧妙地译为din,din指的是持续不断的,且令人不快的吵嚷声。可见采用意译法,虽没有直接译出原文,但译文表达出了原文想要表达的意思。
3.省译法
源语中某些模糊语义在译入语中不便保留时,可以选择省译法。任何翻译都会包含一些形式上的调整,比如诗歌的翻译要有更多的调整。源语文本中的模糊词语或模糊性概念,无法与译文保持一致时,只能省略模糊语义。例如,“王冕一路风餐露宿,九十里大站,七十里小站,一径来到山东济南府地方”。在这一例句的翻译中,译者并没有将九十里和六十里直接译出,因为这两个短语在中文表达中也是比较模糊的,所以英文将这个小站和大站翻译为:“Wang Mian traveled day after day past large posting stations and small,” 既能表达出原文意思也能避免让译入语读者产生疑惑。
4.转译法
由于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有时调整和变换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方法包括主动变被动,肯定变否定,或者是同义转换等等,而并不是乱翻,一定是在不改变源语文本表达内容的情况下,结合译语文本的语言特征,通过英汉句式的转换、通过英汉之间不同词类之间的变化、通过结构的调整等进行翻译,从而保证译文效果、保证译文更加准确流畅,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例如汉语中常有“深知某人的脾气秉性”这样的表达,这里的“深”不是深浅的深,不是词的表义,这里是模糊词,是一个程度副词,表明对某人的性情了如指掌,所以翻译时可以采用“all”这个词,例如英译本《红楼梦》第三十六回中有一句“Xiren knew all his foibles.”这里的“his”指宝玉,英文非常准确地表达了原文要传达的信息和含义,也能让译入语读者更加明白原文的含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想准确清楚地翻译模糊语,充分理解原文是关键要素,而掌握多种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也是准确翻译的重要因素。本文侧重于对汉语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从中国文学作品的角度分析了模糊语英译策略。模糊语是文学翻译中的一大难点,译者如果能掌握好模糊语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就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参考文獻:
[1] 段新苗.英汉互译中的模糊性语言及其翻译策略[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8(10).
[2] 高林波.谈汉语书面歧义结构的形成[J].长春大学学报,2001(4).
[3] 孙景美.语义指向研究综述.语文学刊[J].2006.12.
[4] 田昌景.张轶前.模糊语义现象及其英汉互译中的翻译策略[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7(8).
[5] 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第2辑)[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