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丽丽
摘要:生态困境成为人类工业化历程中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如何开展生态意识教育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高等教育阶段的生态意识教育承担着培育生态思维、营造生态文明建设软环境的历史使命。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的目的在于改善青年学生的思维和生活习惯,提升其生态素养,以一种和谐友好、包容共存、相互尊重的态度对待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文章从生态意识概念的界定出发,探讨如何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构建艺术类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方法体系。
关键词:生态意识;生态责任意识;生态审美教育
在世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我国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念,又在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高度,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首次提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日渐完善并趋于系统化。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两个百年”建设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以及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必须承担起应有的职责与使命。
一、生态意识概念的界定
近代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引起人们对生态意识问题的高度关注,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曾在《沙乡年鉴》中写到:“没有生态意识,私利权以外的义务就是一种空话,所以我们面对的问题是,把社会意识的尺度从人类扩大到土地(自然界)”。他从伦理道德的维度全面审视生态意识,认为人内心的反躬自省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是生态意识强调的重点。前苏联生态哲学家基鲁索夫认为:“生态意识是指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解决社会和自然关系问题方面反映人和自然相互关系问题的诸观点、理论和情感的总和”,将生态意识建立在人类对自然规律的全面把握之上。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理论界关于生态意识问题的研究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趋恶化开始逐步增多。于冰认为:“所谓生态意识,就是通过对生态问题的理性自觉,达到对生态与人类发展关系的深刻领悟与把握,并由此形成人们对待生态的普遍观念与基本理念。”刘湘溶认为:“生态意识是人类对包括自己在内的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与环境之关系的认识成果为基础而形成的特定思维方式和行为取向。”学者们就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不同维度分析了生态意识,这些分析都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判断。生态意识概念伴随着生态环境问题出现,逐步形成于人类调整自身行为方式的立场和态度、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全面概括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是一种具有显著特点的先进的生态伦理思想,我国的生态意识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作为引领。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营造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环境是高等教育阶段生态意识教育理应承担的使命与职责。而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意识教育,根本目的在于逐步改善青年学生的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将环保理念转化为自觉行为,使其对待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能够更加友好、尊重、敬畏,使大学生的生态素养得到根本的提升,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的推动。
二、艺术类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
艺术类大学生一般个性很强、思想活跃、情感丰富、富有想象力、勇于创新,但又普遍缺乏纪律性和规范性,他们在知识结构、受教育程度、兴趣爱好等方面与普通大学生有着显著的差异,他们通常喜欢所学专业,相对而言,对思想政治教育等理论课程不感兴趣。在對艺术类大学生进行生态教育时,必须全面考量学生的特点,加以区别对待,才能收到预想的效果。因此,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生态意识教育,要在坚持普遍性的基础上,从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有针对性。
艺术类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教育是一种鼓励学生在广泛阅读和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生态理论知识学习的系统、全面而又相对开放的教育。如同北京大学易杨教授所说,社会主义的生态意识教育应该建立“尊重与善待自然,关心自己并关心人类,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的内容体系。综合国外教育经验和国内调查分析结果,在课堂理论讲授的基础上适当开展实践教育对于构建艺术类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教育体系是一种有效的探索,通过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使教育的广泛性和实效性得到切实的提高。
(一)构建生态意识相关知识体系
1.开设生态教育公共必修课
高校作为传授生态相关理论、树立学生正确生态观的重要场所,责无旁贷地要承担起自己的职责,优化学校教育资源,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认同。高校要整合学科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制定生态意识培养规划,可以将与生态培育相关内容融入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势与政策》等公共课教学中,或者开设《生态学》《环境资源学》等选修课,构建生态意识培养课程体系,让生态意识培养进教材、进课堂,并不断加强教材建设和师资培训。
2. 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环境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美舒适的校园硬件环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为一体的校园生态环境,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理性认识在不知不觉中被唤醒,生态意识理念逐步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一是举办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活动。利用校园广播、电台、宣传栏、新媒体等宣传媒介,积极宣传生态文化基础知识;二是组织、开展与生态意识相关的课题研究,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科研优势,将生态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更好地践行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三是实施“绿色校园”工程,打造优美的育人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影响、感染和熏陶,逐步树立生态意识。
3.开展生态消费方式教育
生态消费又称生态文明消费,是指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的适度、全面、绿色、可持续的消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消费的理念和方式以及消费的结构和行为层面,要建立一种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合理适度消费的绿色消费观,要以能够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这就要求大学生养成既符合个人身心健康又能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消费习惯。生态文明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重要的价值活动,既强调消费的重要作用,又强调消费和社会再生产其他环节与自然环境的动态平衡,最终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开展生态消费方式教育方面,高校可以尝试通过绿色消费信息的传递和绿色消费理念的宣传,通过制度化、系统化的教育,向学生普及绿色消费知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更新消费观念、转变消费理念,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起绿色消费观,建立合理的生态消费结构和生态消费方式。
(二)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教育
实践形式的生态文明教育虽然在高校中已经存在,但开展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待拓展,高校可以尝试通过志愿服务、集体户外考察等方式开展,丰富校园文化中的生态元素,这对培养大学生的生态伦理、生态审美、生态情怀都具有良好的启发和推动作用。
1.开展志愿服务教育
“志愿服务教育将人的发展需求与社会发展需求统一起来,弘扬了志愿服务参与者的社会属性和自我实现价值,使之更顺利地从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实践活动是个体社会化进程的三个依赖因素之一,作为大学生重要实践活动的志愿服务对于实现个人的社会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志愿服务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过程,高校以志愿服务形式进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一种充满挑战和潜力的教育手段,目的在于挖掘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和践行、传播社会主义生态伦理,融高尚形式和丰富内涵于一体。目前,实践形式的生态文明教育在我国高校中虽已存在,但以志愿服务作为重要形式的教育方式并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志愿服务教育存在偶然性和短期行为,这实际上难以对学生产生实质的影响,这种缺乏明确目的性和指导性的志愿服务实际上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
在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背景下,志愿服务活动要引导学生了解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正相关关系,综合考察经济环境与自然环境,科学把握二者的均衡点,鼓励学生凭借掌握的科学知识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方案、对策等。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的同时,提升他们对开展志愿服务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养成良好的生态意识。
2.开展集体户外考察教育
户外考察教育是以亲历体验和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户外集体活动可以让学生有机会进一步洞悉和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团队意识,提升理性思维能力。
户外考察教育与志愿服务教育不同,志愿服务突出服务性,而参与者的个体体验则是户外教育关注的重点。离开自然环境和户外体验,生态文明教育无异于向壁虚构,从这一点上来分析,可以说,户外集体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源头”。但在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户外环境教育要有鲜明的特色和明确的目的,要把户外活动与课堂教育内容有机结合,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