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珑沄,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借助现有的计算机、GPS定位等技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再结合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等信息传感设备的产物。物联网简单来说就是把物品都连接起来,然后让他们有一个信息的传达和交换。在当代社会,这种关联互联网、定位系统、通讯系统等技术均是十分有利于智能化识别、定位和监管的技术。
听老师讲物联网是把物理基础和IT基础相结合的一种技术,这和以前把两项基础分开的观念大有不同。正是这种创新,让很多事情的处理变得更加便捷,比如工厂生产、企业管理还有社会管理等,甚至还会影响到我们切实生活的很多方面。它的功能特征主要的有三个:第一就是全面的感知,即通过传感器、二维码等实现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二就是一种及时性,物联网能够把物体的信息快速及时的传递给另一个对象;第三就是物联网的智能性,物联网能够借助云计算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等智能化处理。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有好几个方面:
智能安全防范、安监平台搭建,还有一些智能设备的接入等等;
例如传感器和传感设备,这些都是高性能的设备,能够进行仿生技术、生物技术以及新型材料的研发工作过;
云计算的多面利用,能够对很多进行数据进行储存和管理,还能够智能地进行数据处理;
物联网的相关安全技术,涉及它所传达的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物联网的自身有着和互联网很相似的特性,所以一些互联网面临的安全问题,它也会同样面临,当然也有很多和现在有的互联网不同的网络安全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就如同老师上课所讲的,这是因为物联网是由大量的机器来进行工作的,所以不具备人的能动性,没有人对设备进行比较灵活的、具有针对性的有效监控,加之数量十分庞大,很多设备之间都不是独立的,需要相互帮助,配合工作,所以一些特殊安全是无法避免的。
这种特殊的安全问题有很多,比如说:物联网机器的本地安全问题,因为物联网的运用能够帮助人们做很多工作量很大,工作内容很复杂的东西,且一些危险地和复制性强的机械工作也会交给物联网机器来做,所以大多物联网机器就会布置在人少的地方,没有太多人监管,所以有攻击想法的人就很容易能靠近物联网机器,通过本地操作来更换机器的软件和硬件,甚至对它们造成恶意的破坏。还有,不能不重视的传输与信息安全问题,老师说感知节点的功能设计往往会比较简单,比如自动测温度、带少量的电等,所以这种简单设计也使得它们没办法拥有多种多样的比较复杂的安全保护能力,“自保”能力较差。另外,网络传输以及信息安全也是物联网需要重视的安全问题,物联网核心的网络是有比较完整的自我保护能力的,但是,物联网中的“节点”数量太多,且交错复杂,所以在数据传播的时候就容易“堵车”导致“当机”。
经过课堂学习以及课后思考,在深刻认识到了物联网的作用以及其安全的重要性后,目前认为可以通过几种解决方法来增强物联网的安全性,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首先,要设置比较好的用户身份识别和登陆系统,同时要求用物联网的人要有可靠的身份认证;
然后,数据传输可以分流,把一些核心的,非常重要的数据进行特定安全传输,可以采用设置密码、加密算法等来增加重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另一方面,就是操作层面上的认知一致性,也就是说大家要对物联网的数字证书、相关业务以及实施责任等方面有共同的、一致的认知,这就能够很好地提高物联网操作行为的有效性;
最后,是法律方面的,因为物联网虽然大家已经很熟悉了,但是它的一些法律方面的规定还没能与之相匹配,就电子签名来讲,电子签名的法律有效性一定要说明清楚,这需要法律的完善,也需要物联网技术的辅助,此外还包括增添签名水印等等。
物联网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新兴事物,它是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GPS定位技术等的结合体,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体现,它已经慢慢进入我们的生活中的每个角落。物联网的信息安全问题十分重要,安全性是保证物联网能够继续更好更快更稳定地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要积极来了解相关知识,做好积累,为日后物联网的安全建设作贡献。
【参考文献】
[1]滕萍.物联网中的信息安全与防范措施[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7,(03):17-21.
[2]王会波,李新,吴波.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研究[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7,(05):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