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建筑企业的不断增多必然会导致企业之间竞争压力的加剧,实现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可以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实力。建筑工程造价的规范化不仅能够提高企业自身管理的规范化,还能有效控制生产成本,进而制定合理的工程造价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一个建筑企业若想在同行业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要制定出规范、明确的建筑工程造价明细,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从而通过造价指标来合理规划建筑企业工程的实施。建筑工程造价实现动态化的管理与控制,可以及时准确地反映出建筑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成本变化情况,保证建筑企业可以快速制定出有效的措施应对施工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实现施工成本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一项既重要又艰巨的任务,重要性表现在它对整个建筑业的支撑;艰巨性表现在除了一些不可抗因素,人为可操作性因素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比如说同行内存在的大大小小的竞争,甚至有些恶意扰乱建筑行业的发展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现代建筑工程,大部分是以招标的方式决定建筑企业,所以在招标之前,竞标公司会做一个招标计划书,将具体的内容罗列清楚,对于各方面的价格做好评估,然后报出最低价提高中标的概率。但是工程造价确实降低了,最后也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很多竞标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出现缺漏项目的现象,建设方设计图纸过程不精细,可能有设计图纸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最后导致施工不顺,工程质量无法保障,或者是在标书中所涉及到的一些施工材料不合格,不能达到正常的施工标准,无疑会导致一些豆腐渣工程的出现。很多企业在招标过程中使用的战术都是低价战术,这其实是一种恶意竞争,最后中标的企业没有能够将建筑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影响了工程质量,最终的工程造价也与合同价格相差甚远。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对整体工程造价也有重要的影响。由于施工过程涉及到很多施工材料,但是施工材料的价格也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考虑价格的时候如果死板,没有灵活的根据市场行情进行分析,只是以招标合同为准,那么一旦市场原材料的价格发生变化,比原来的价格高,那么施工方就会出现原材料短缺的现象。如果一味的追求价格,而采用劣等的原材料又会影响整个的工程质量,影响工程进度,一味的按照原来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不考虑实际状况,最后可能导致工程造价比预算造价更多。
建筑工程施工一般工程规模较大,工期跨度较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自然原因影响施工,进而影响工程造价和质量,所以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的水文条件、地质危害等的勘测工作,但是很多施工企业并没有重视这方面的工作,这样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抗灾害能力很薄弱,一旦出现自然灾害对工程造价产生的影响非常大,并且很多灾害也不可逆转。
对建筑部门来说,建立一个完善的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及时检测和了解出现的问题.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以动态的造价管理为基础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使其在规范施工过程中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以及规范相关的工作人员,以此来实现管理的目的.因此在最后的投资决策阶段需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第一,对工程投资进行合理的预算.在建设项目进行投资之前,需要对所需的资金数额进行一定的估算,这是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一个前提,投资人员需要对建设项目的创意书进行细心的筛选,选出最合理的建设方案,是投入资金更为合理,是造价资金定位在一个科学、合理的水平。这是投资估算的关键,也是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重要依据。
第二,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完美的项目都离不开一份完美的设计方案,建筑行业也不例外。虽然设计费用在建筑工程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他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影响却是至关重要的.显然,搞好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因此,施工单位在对设计方案的审查中就显得很重要了,他们要重视设计方案的优化,利用收集到的信息,对施工地点的考察,平面的设计,周边的环境考察等等,优化和完善一个合理的设计方案,最大限度的降低投资成本,严格的按照投资计划进行投资,是资金控制在企业的合理预算当中。
第三,对施工阶段的资金投入进行合理的控制.对材料费的控制。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因此如何合理地使用施工材料便成为了关键。首先是在施工之前对材料的用量进行估算,估算材料的消耗量.其次是对材料的性能有着充分的了解,对于材料的具体用途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于一些进口的建筑材料来说,要做到充分利用其良好的性能,对于建筑过程中对其的降低消耗。对人工费用的控制。与材料费的支出相比,人工费的支出更为可控一些,最直接的就是对用工数量的控制,有针对性的减少或缩短施工过程中的个别项目,以更精简的人数来降低工日消耗,以便达到工程造价的更低输出。
综上所述,在实施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的过程中必将会遇到各方面因素的干扰与限制,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重视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全方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