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8-12-08 12:19王静茹
时代经贸 2018年35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监督

王静茹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河北三河 065201)

为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财政部相继推出多项内控制度,2012年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2015年发布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2017年1月财政部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财会[2017]1号),并同时要求开展2016年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随着政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公共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内部控制建设已经刻不容缓。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核心,是对风险的管控,因此通过对制度的疏理、经济业务的实施,及预算执行情况的把控等一系列措施,对事业单位现有的管理水平进行整体的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管理是财政改革的关键,而内控的关键点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个部门之间进行统一的管理,并且设定了统一的工作目标,通过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控制措施,实现对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的控制和管理。目前在社会的发展中,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也能够保证单位财政的安全性,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效果,另外,通过内部控制工作,加强对内部管理机构的建设和监督,有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效果。通过内部控制,可以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工作廉洁公正,极大地减少了贪污腐败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目前针对相关内部控制理论已经有所提出,但是在实践和落实工作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进一步提高单位内部对内部控制意识的理解

内部控制的作用是监控各种风险,通过体制建设有效管理单位,确保资产的安全和使用效率,防止腐败,因此单位领导的重视程度及单位职工的响应程度,决定着内控体系推进的速度及质量。在财政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亟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内控体系,来管控风险,保障发展。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首先强调的是思想观念,只有观念更新了,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但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中有关内部控制管理的意识略显薄弱,从而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缺乏科学合理的思想指导,不利于相关发展[1]。另外针对管理人员来说,也缺乏相应的内部控制意识,所了解的知识仅限制于制度以及规范方面,没有深入思考,所以导致执行效果不好,相应的管理氛围没有得到改善。

(二)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尚不完善

内控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将需要将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有效衔接,以实现管理的一体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建立主要依靠健全的制度和岗位间相互制约的管理模式。针对我国的内部控制管理来说,建立和发展的时间较短,因此在进行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时候缺乏相关的经验和规范,相关控制管理体系建立不完善,尤其是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可依循的固有模式,而是需要自身不断的探索。财务制度的建立健全,是内控制度建设中重中之重的工作。财务制度不断更新,2019年将实行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对此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新制度的执行不仅仅是账务的结转,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制度更替的内涵,做出相应的制度以保障其顺利推进。因此,制度更新的延迟,会影响整个体系的完善。

(三)对内部控制工作缺乏严格的监督

要想保证一项制度或者一项工作长时间的保持生机,必须要加强对其的监督和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也是如此。但是目前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监督工作只存在于形式上,没有实现良好的落实[2]。另外在建设监督体系方面,也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相关监督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机制建设不能防控风险的发生。

(四)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不高

内控的主体就是各岗位的工作人员,为了进一步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不够合理,仍然沿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限制了相关内部控制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二、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

随着政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塑造行政事业单位清正廉明的单位理念,是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开展事业的基石。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内控体系,必须由上至下的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疏理各岗位风险点,在这个体系中,每一个岗位均是不可或缺的。首先要从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开始,领导人员们需要从自身做起,在提高自身思想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对事业单位员工们的思想教育,并且还要以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事业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对当前事业单位建设提出建设性的意见[3]。另外,还要从促进事业单位文化建设方面入手,将内部控制工作意识传播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中,让每一个部门领导人以及单位的员工都能够在这种内部控制工作思想的熏陶下对相关的内部控制工作有所了解,潜移默化地接受这些创新的理念与意识,保证大部分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参与到内部控制工作中。

(二)完善内部控制的制度体系建设工作

制度建设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工作的基础,从内部控制的业务层面对制度进行疏理。具体的业务层面应按照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六大方面,按照相应的方法进行的控制。例如:预算控制要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首先预算体系要落实,是否建立预算体系的相应制度,是否建立单位整体的预算管理办法,是否建立各类项目的预算管理办法等,以及是否有相应制度对内部预算的再分配进行约束,预算执行制度是否能够保证执行的进度,需要进行逐项、逐条的疏理,有时制度是建立起来了,但还存在内容上的滞后及偏差。因此推进制度整合的速度及规范制度的合法性是完善的内控制度体系的重点,需要不断迎合新时代的内部控制要求,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内控体系的建立,还必须是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控制进行有机的结合,以实现部门之间的无缝配合。部门间的协调发展,更体现了内控管理的质量,但在大多数的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间推诿事项严重,效率低,尤其是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间的矛盾重重。主要问题突出表为管理程序繁复,但业务推进需要速度,只顾发展速度,不顾管理程序,将会带来高风险,而一味坚持繁复程序,人心懈怠,不利于业务发展。制度是山,配合是水,要山水相依才能建立一套完善可行的内控制度。

(三)提高对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监督

为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建设工作的质量,提高内部建设管理的效果,需要不断加强完善监督工作,首先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创新自身的监督手段和监督环境,营造一个有着良好管理效果的监督氛围,加强监督工作的落实。充分发挥财会、审计监察、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等部门和岗位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确保不相容岗位的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5]。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内控管理中至关重要。办公OA体系的建立,预算体系公开化,更有利于防控机制建立。但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对此重视不够,信息化的应用成就了精细化管理,即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完善了监督机制。另外还要清楚的了解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根据自身的业务类型来完善监督形式和监督内容,进一步加快监督管理的落实工作。最后还要加强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其能够利用自身专业的技能,结合内部和外部的监督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工作的不断发展[4]。

(四)提高内部控制建设人员的素质

为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能够顺利进行,必须要保证相关建设人员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另外还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分配和管理。首先要建立绩效机制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要通过思想情感教育,加强员工对事业单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另外还要完善薪酬机制,提高员工参与内部控制工作的主动性。最后要严格规范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行为,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承担起不同的责任,通过建立奖惩制度,不断促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实际效果的提高。

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逐步完善,存在的问题和症结也在不断解决,在政府改革和财政改革的大环境下,围绕完善制度、明确职责、理顺流程、控制节点、加强监督,提高内部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5]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监督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论行政自由裁量的“解释性控权”
米其林行政主厨的GENTLEL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监督不因面熟而“弱视”——不主动作为的监督,就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夯实监督之基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