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岩
摘要:博物馆拥有大量的历史文物和文化遗存,具有很强的艺术特征以及历史价值。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博物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够收藏、保存历史文物,通过多样化的展览展示、公共文化教育等方式吸引受众,能够起到传承祖先的荣光、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促进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内容,阐述了博物馆在现代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展示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博物馆;功能作用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源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的繁荣兴盛是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明确的安排。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对文博事业发展提出具体要求和新的工作部署。党的十九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刻论述和决策部署,提出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明确要求。由此可见,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博物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承担着重要的任务。需要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通过加强文物收藏、保护、展示、社会教育、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工作,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激活其生命力,让人们领略到过往生活的艺术表现的同时,充分发掘其中蕴藏的人文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述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面向大众的公益性的文化服务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内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先进文化理论研究服务体系、文艺精品创作服务体系、文化知识传授服务体系、文化传播服务体系、文化娱乐服务体系、文化传承服务体系、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等七个方面[1]。2006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提出了要“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近年来,由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电台、电视台等基础设施组成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成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博物馆拥有大量的历史文物和文化遗存,具有很强的艺术特征以及历史价值,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不仅起到了收藏、保存历史文物的作用,更能够通过多样化的展览展示、学术研究、公共文化教育等方式吸引观众,以此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二、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一)珍藏国家记忆,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文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载体,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我们国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可移动文物数量巨大,保藏好文物、传承好文脉是博物馆最基本的职能之一。据自2012年正式开始的全国范围文物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总计近6000万件的可移动文物中有4000余万件收藏在博物馆,博物馆承担了70%的国有可移动文物的保护重任[2],可见博物馆在文物保护中的重要位置,也反映出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历史文物的收藏和保存,可以为文物研究、展览展示、公共教育服务等博物馆功能提供有力的支撑。让人們能更好的了解过去生活的美好,能够跨越时空、超越国度欣赏那些具有永恒魅力的人类文明瑰宝。这也是为什么时至今日,全世界有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都拥有博物馆和类似博物馆的机构。
博物馆除收藏历史文物之外,还加强了收藏能够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纪念性物品。近几十年来,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一些综合性博物馆,行业博物馆以及民营博物馆蓬勃兴起,在这一领域发挥了突出的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征集、保存了大量文物,比如以收藏现代国家记忆为己任的四川建川博物馆,在收藏抗战文物、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历史事件文物方面一马当先,成绩卓著。
总而言之,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它能够与学校、图书馆等一起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是怎么从过去走到现在的,未来又可能向哪里去。珍藏美好、传承文化,使文物发挥其自身的宝贵价值是历史给我们后来人的任务[3]。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尊自信
展览,这一博物馆最重要的产品,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信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不断增长,党和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给与了大量政策的倾斜,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去观看展览,亲近传统文化。与其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设施中的展览不同的是,博物馆因其历史文物丰富,文化厚重以及其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功能突出的缘故,一直被认为是展示中华文化的最高殿堂。2015年,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的“石渠宝笈——故宫博物院九十周年特展典藏篇”,展览期间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词汇——“故宫跑”。词义有两层:一是观众观看展览要排起长长的队伍,等待三、四个小时才能一睹国宝真容;二是开门或开展时观众会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去参观,为先睹为快。去年,从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进行巡展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展”,到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千里江山——故宫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等展览,“故宫跑”的现象屡屡发生。从供需关系的角度来看,“故宫跑”常态化折射出了公众对于高水平文化服务的渴望和需求。而博物馆则作为供给端,向公众输出了一系列难得一见的精品展览,努力使得“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活起来”,更好的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博物馆通过将展览“引进来”、“走出去”,对于多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互鉴、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同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7年7月16日,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帝国时代:中国秦汉文明特展”圆满结束,三个月的展期,参观人数高达35万人次,是目前北美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中国文化艺术展。如上面提到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等展览,让广大人民群众不出国门便能欣赏到世界各国的历史文物遗存。我国历史文化悠远,有足够的自信去向全世界展示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通过举办精品展览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这是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三)提供社会公共教育,传递社会公众文化
博物馆虽然是静态的,但具有很强的载体作用,是向公众提供公共教育服务、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之一。自1682 年阿什莫林将其收藏捐给牛津大学,并于次年建立世界博物馆史上具有近代特征的第一座博物馆——阿什莫林博物馆以来,博物馆与教育的密切关系就被奠定了基础。此后,不论是卢浮宫的正式对外开放,还是伦敦举办万国博览会,抑或是史密森学会等大型博物馆的兴建,都将社会教育作为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目的之一。在中国,早在张謇创建中国第一座近代意义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时就提出“遴派视察员、招待员,用为纠监导观之助”,最早对提供讲解服务、进行社会教育发出倡议。随后,民国时期国立历史博物馆及故宫博物院建立、中国博物馆协会成立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三部一室”(陈列部、保管部、宣教部、办公室)模式确立,宣教部正式成为博物馆的一个机构,中国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也逐渐发展起来[4]。在当代社会中,博物馆在社会教育的功能上更加重要,形式上更加丰富,内容上更加完善。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如今的博物馆不仅通过展览内容、形式、讲解、说明文字等传统方式进行社会教育,更通过数字化、多媒体以及不定期的博物馆实践课程等方式,为公众构建接受文化教育的第二课堂。
(四)推动社会文化消费,繁荣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消费的定义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而消费精神文化类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行为。博物馆的展览、社会教育服务以及文创产品这三种博物馆主要产出的文化产品,在推动社会文化消费,繁荣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如今博物馆展览主题丰富、形式多样,不仅有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历史文物展、考古发现展,还有宣传红色文化的革命主题展,以及反映中国当代社会的新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公众通过在博物馆消费时间、精力,获取文化知识,将其作为文化消费目的地,满足人们对文化生活的美好需要。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是历史文化的延伸,也是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是人们在博物馆文化消费行程的最后一站。作为中华文化优质资源的集中保存地,博物馆充分利用博物馆馆藏文物的优势,利用藏品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将其精髓创意设计到文创产品当中,并且让它融入进人们的生活,服务公众的现实需要,实现刺激区域经济,助力经济结构升级。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四部委《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正式拉开了博物馆主动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序幕。博物馆从此不再逃避“经营”二字,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博物馆文创产品就成为博物馆文化产业体系中的核心环节,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就成了博物馆文化产业的重要发展战略。2016年,仅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销售额已突破10个亿。据阿里巴巴的数据统计(2016—2017),国内阿里系列文创产品销售7000多万元。国外博物馆在文创产品方面着手早,投入多,因此在文创产品在销售表现突出。去年,以阿里巴巴合作的梵高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院为例,其销售额就分别达到14亿人民币和6.8亿人民币。正如丹尼尔·米勒所认为的,文化消费就是一种创制文化的过程,文化消费促进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反过来优质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又带动和影响文化消费的市民,培养和引导大众的文化消费品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是服务公众的现实需要和时代发展个性追求[5]。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2015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经全国人大通过,并于2017年3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设定了2020年之前基本完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博物馆则以其保藏历史文化遗存、展示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社会公共教育、繁荣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等功能在公共文化服務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文明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断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激发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拼搏的雄心壮志。
参考文献:
[1]奚洁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M].《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0
[2]段勇.藏品是博物馆实现宗旨的根基[J].中原文物,2017 (02):116-128
[3]张茜.博物馆文物收藏职能与文物保护措施[J].当代旅游,2018 (03):55-56
[4]杨童舒.论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与提升——以甘肃省博物馆为例[J].学理论,2015 (01):230-232
[5]龚良.正确理解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OL].2017 (09)
https://www.sohu.com/a/195065988_488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