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
摘 要:新课标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的审题能力与习惯作为学生的一项基本能力,对于他们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因为审题不仅是学生解题的基础和先导,更是一个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为适应现代化的科学教学,要求学生不仅仅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还需要有审题能力和审题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生;学习能力;审题能力;审题;习惯
每次学生作业和考试过后,总会出现一个永恒的话题——学生的审题能力太差,一些很容易的题目,常常因为学生审题不清而造成失误。从本人的科学教学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记忆是没有问题的,欠缺的是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有的学生因为审题不严谨、不认真,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导致对题干意思的理解出现偏差,白白丢失大量的分数。
所谓审题,就是对科学习题中的图形、文字、表格等信息进行审阅,使学生在动笔之前,先认真分析、反复思考、反复推敲题目的含义和要求。审题能力是指学生在解题之前,能通过各种方法或途径充分透彻的理解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从中提取、筛选有效信息,并能在读题的同时初步联想到相关知识和方法,尽可能不犯由于审题不清造成的解题错误的能力。
敏锐而缜密的审题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迅速理清题目中已知的有用信息,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快速正确答题,避免由于“粗心大意”而做错题。对学生进行审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初中生科学审题障碍的形成原因
本人教学实践表明,初中生科学审题能力弱是一个普遍现象,分析其原因,重点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教材原因。要求高——现在的教材,图文并茂,非常注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景素材,强调科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文字内容简明扼要。
考试活——考试时,试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信息量巨大,往往把大量有用的信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这对学生的阅读、审题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教师原因。新课标、新教材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教师并没有充分重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审题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专门的审题方法的指导,甚至也没有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对审题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到九年级时还出现大量的审题上的错误,审题能力跟不上学习内容的变化和考察要求的提高。通过初步了解,教师对学生的审题能力造成负面影响的行为有:
1.包办代替、急于求成。课后练习题,除了巩固知识外,也可以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分析能力等多种能力,但老师在讲解例题时,未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审题,就一厢情愿地认为学生不会审题,在读题时,重要信息就会加重语气或提高音调,直接把题目中的重要信息透露给学生,或者直接强调了题目中的重点信息,代替学生审题,使学生失去了锻炼审题能力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形成依赖思想,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积极性,一旦到考试时独立面对问题,学生就不知道如何下手了。
2.题海战术。有些老师还停留在“题海战术”阶段,认为学生多做、多练,成绩总能提高的,每天给学生布置大量的练习题,或者频繁安排考试,学生疲于应付,草草做完上交或者根本来不及做完,更没有时间好好审题了。
(三)学生原因
1.生活经验少。学生生活在信息社会里,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而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资源,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对已有经验的激活、利用、调整、提升的过程。学生的生活经验会对学生造成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生活中的表达习惯会给学生带来根深蒂固的影响,往往会造成理解或表述上的错误。
2.语言能力弱。语言是思维的窗口,较强的语言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的理解图文信息。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判断能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学生对题意的理解,现在的学习材料会用大段的文字呈现知识,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在这方面又关注度不够,不能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
3.认知特点和知识存储的制约。初中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思维方式逐渐从以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学生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大部分学生不经过教师的指导,就不会有意识地借助图形来理解题意,这需要教师找出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审题。很多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散沙状的,别人提起来,他知道,自己看到问题,想不到;或者是遇到了解型的填空,他会填,但不会链状、网络状地梳理知识,从而造成对基本知识和方法的提取困难,不能准确解题。
二、破除初中生科学审题障碍的方法
(一)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审题意识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能否养成,对学生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在初中阶段,重点要培养好学生以下两个习惯:
1.作业练习的习惯:作业是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延续,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独立学习实践活动,也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做作业也是一种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仔细审題是独立作业的前提。学生要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学会抓字眼,抓关键词,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公式、定律、图示等关键内容,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上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能自己从作业、考试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纠正的能力。
2.练后反思的习惯:学生需要准备一个错题本,要把平时作业中的错误记录下来,并找一些可以接受的类似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一下它们的异同、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坚持下去,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快速有效的找出题干中有用的信息。
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方面反思:
第一,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
第二,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
第三,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
第四,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解题的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
第五,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
在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复习备考阶段,学生要在做完题目后及时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要明白练后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
(二)开展审题能力提升专项指导
针对学生审题能力薄弱的现状,教师要给予方法技巧上的指导,针对具体情况,开展审题的专项指导活动,让学生一步一步学会审题。
例:体积相同的实心铝球和铅球沿水平光滑平面同速滚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球的动能大小相等
B、两球的机械能大小相等
C、铅球的动能肯定比铝球大
D、两球的机械能会逐渐变小
【解析】
1.找出已知条件和解题目标:
已知条件:实心铝球和实心铅球,体积相等,运动速度相同
解题目标:比较两球的机械能,包括动能、重力势能
(2)挖掘隐含信息:
光滑平面意味着没有摩擦,机械能守恒;(排除D选项)
铝球和铅球意味着两种球的材质不同,密度不同;
(3)联系与转化:
从已知条件和隐含条件可知,铝球和铅球材质不同,密度不同,但两球的体积相同,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m=ρV可知,铅球的质量大于铝球的质量
(4)添加遗漏条件:
物体机械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都有关系,既然两个球体积相同,在同一水平面上以相同的速度滚动,且铅球质量大于铝球质量,则铅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大于铝球,从而判断出铅球的机械能大于铝球,故选择C项。
类似这样的解题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渗透,慢慢增强学生的审题意识,引导学生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积累。
3.重视日常教学的渗透,特别是要把例题讲解作为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重要例证
仅靠开展审题专项指导活动还远远不够,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作为日常教学的一项重点工作,充分利用习题课,及时对学生进行审题方法的指导。
在科学练习题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解题需要的必要条件题目中没有直接给出,而是隐含在字里行间,需要学生在审题时快速找出这些隐含的条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快速审题:
(1)掌握一些常见现象出现的条件
如:看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就迅速想到物体不受力或者受平衡力;看到化学反应中物质总质量减少,就想到生成物中有气体等等。
(2)熟练掌握各种概念和规律(包括化学反应规律和各种定律)
(3)画出草图,辅助审题
在解决力学和电学问题时,正确画出草图,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某人拉着重为50牛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右匀速前进了2米,小车受到的阻力为10牛,则这个过程中人对小车做了多少功?
【解析】学生虽然知道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但是在解题的过程中,会因为审题不清而出现
W=FS=50N╳2m=100J的错解,只要学生画出小车
受力分析的草图(如右图),就可以一目了然知道力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知道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解:W=FS=fS=10N╳2m=20J
4.合理安排练习考试,减轻学生作业考试的压力
學生的心理负担与学生的审题行为有极大的关系。学生考试时越从容不迫、镇定自若,审题就越清晰,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努力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学生的心理压力往往来自于频繁的考试和过重的作业负担,为此,我们应该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
教师既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也就是说,“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与引领,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方向盘。在抓好双基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审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灵活运用的能力;在练习和考试要做到“少而精”,避免题海战术,提倡一题多解,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做到思维“发”而结果“不散”。
增强审题意识、培养审题习惯、掌握审题方法,这三方面彼此联系,缺一不可,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渗透,逐步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这能力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成有信.教育学原理[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3]沈德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
[4]唐兴爱.追寻教育的脚步[M].光明日报出版社.
[5]刘东辉.基于学生认知基础的科学教学[M].宁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