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岚 权亚雪 孙瑶
摘 要: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群众观点为理论依据,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成果,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实现中国梦的基奠。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结合了我国基本国情以及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从历史发展和现阶段的状况提出一系列建设性思想,助推我国尽快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更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键词:人民;群众观;中国梦;民主政治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9 — 0017 — 04
一、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成果
(一)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群众观点为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人民群众决定历史发展的方向,而生产与再生产则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因素。生产又包括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那么,我们就必须去重视人的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提到:“历史活動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深刻认识到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民群众的地位不容小觑。
(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顺应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发展
将目光投向我国近代,当毛泽东带领我国迎接社会主义的曙光时,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思想指导,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其中不乏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观点。毛泽东提出,贯彻正确的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讲求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方法。在土地革命时期,党把群众观点化为领导方法和工作方式,逐步形成党的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认识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过程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可以从群众中收集意见和建议,改进领导方式,再次深入群众,调查改进结果。反复循环,从而使党的领导能够越来越完善,赢得民心,获得群众支持,成为紧紧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民主执政党。”②从而把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系统化、条理化。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举步维艰,邓小平依旧重视人民的力量,他曾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极其重大,面对国际国内的严峻形势,一方面要促进改革开放,让中国与世界接轨;一方面又要深化改革,促进国内生产力的解放。 面对多重复杂的问题,党要积极利用群众的力量,密切联系群众,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只有将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才能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③邓小平当时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面临的脱离群众的危险大大增加,脱离群众会让群众认为我们党并没有真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对党产生不好的印象。①所以,再次在党内重申群众路线的意义尤为重大,是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事情。
(三)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深化了对人民民主的认识,深入探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不变,明确提出要“扩大人民民主”。报告还从多个方面提出一系列新举措,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展民主渠道,使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更充分的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发展和民生优先的方针,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医疗、 教育、户籍、社会保障等问题入手,加大民生改善,着力攻坚克难,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正逐渐覆盖全社会。
对于五项民生目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举措作为民生关切。生活中,人们都期待着接受更高的教育,获得更高水平的技能和更多的知识,希望拥有更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收入,社会的保障体制健全,医疗设备和水平的提升,居住环境适宜,子孙能够青出于蓝胜于蓝,留住青山和银山。这是所有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我国民生一直努力实现的目标。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出巨大的力量,实现中国的发展必须保障的是国家主体——人民的利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共同富裕,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根本目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这是党的十九大的一个重大历史贡献。
(一)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突破口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对这一矛盾转变的深刻认识,体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高屋建瓴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促进政治民主和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文化繁荣进步,打造和谐社会和文明生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朝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断迈进。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高屋建瓴,高度融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经济建设方面,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方式。政治建设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建立健全法制,用法律约束权力。文化发展方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综合提升全体公民道德修养,开展有意义的文化交流。社会建设方面,加强社会保障,政府将加大社会保障投资,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重点,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加大环保意识宣传力度,改善公共卫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要从每一个公民做起。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总体布局的指导理论,以均衡、可持续、以人为本为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适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发关键进程的现实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
(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简单的理解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总书记充分分析我国的矛盾而提出来的发展战略,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党和人民治理国家的战略思想,它是在充分把握我国国情,结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上,第一个一百年目标提上议程,到2020年必须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经济发展要稳健可持续,进一步扩大民主,提高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资源实现有效利用,继续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我党始终把人民放在首位,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根本宗旨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律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有力工具,加快推进依法治国,能够更好地维护人民的利益,维持社会的安定的和国家的安宁。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要求,并对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进行了部署。经过多年改革改善,全面从严治党带来的成效非常明显,党员中的正能量正在不断被激发出来,党员干部的作风不断好转,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提升。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将迈出坚实步伐,人民生活更为富裕,城乡区域化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四)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表示,要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攻克发展难关,发挥自身的发展优势,就必须坚决遵守新时期的五大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事关我国现如今的发展前景,是影响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因素。
坚持创新发展,就要将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理念,将创新贯穿在国家发展的各个方面,大力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理论创新等等,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创新发展需要以人为中心,充分重视人的作用,从而实现创新发展。
坚持协调发展,重点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为此,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同时要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重视我国的文化建设,加快转变自身的发展方式,加强公民对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我国打造成为一个文化大国、文化强国。这些都与人民息息相关,用行动落实“人民当家做主”的宗旨和理念。
坚持绿色发展,就必须坚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深入落实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持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生产发展的根本目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根本上来说,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节约资源就是在造福人类,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对绿色发展的肯定,为百姓创造福祉。
坚持开放发展,就必须要顺应当前全球化的浪潮,深入贯彻“走出去”的政策,坚决实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地参加国际活动,提升我国的大国形象,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由此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实现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开放的发展理念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增长,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中国走出去,让中国人民富起来。
坚定不移推行共享发展,遵循“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求福祉”的发展宗旨,重视人民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实施更加合理和卓有成效的制度安排,增强发展源源不断的持久动力,积极促进人民的团结,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以上内容关乎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为人民谋幸福的思想理念。
五大发展理念首先坚持的是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围绕的中心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核心思想是人民的利益最重要。换句话说,就是将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核心和重中之重。人民是一切工作的核心,一切工作由人民共担,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在实践中获取自身的满足感和存在感,进而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早日实现国泰民安。
(六)扶贫攻坚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调研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2015年,他在贵州考察时,进一步就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六个精准”的基本要求;2017年,他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再次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多年来,习总书记心中最牵挂的正是广大的困难群众。扶贫攻坚要做到一是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进一步促进农民减贫增收。二是推进农村扶贫开发,提高贫困农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四是实施城镇居民就业工程,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加强社会事业的发展,把直接涉及群众利益的医疗、教育、养老等工作进一步完善,着力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让群众切实享受到脱贫攻坚的成果。
三、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实现中国梦的基奠
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时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坚持不懈、梦寐以求坚持的伟大追求。事实上,“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富民强、民族繁荣、国泰民安。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中国梦是追求幸福的梦。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我们的方向就是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从根本上保证人民的参与权和决策权,保障人民的权力,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平等,维护社会的正义,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早日實现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要求
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住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切实的落实,体现出他为人民谋利益的决心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要切实提高百姓生活水平亟需做到下面几点:第一,加强社会的基础公共服务的建设,这是实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第二,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政策,重视教育对于人民的作用,整合当前的教育资源,以实现资源最大化,同时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坚持教育强国的发展理念,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第三,就业更加充分,这是民生之本得到保障的具体体现;第四,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这是发展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体现;第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当前的医疗覆盖群体,实现全民享有医疗卫生服务,同时形成健全的住房保障体系,落实安居工程,这是实现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的必然要求。第六,社会和谐稳定,这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必要前提。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
当前,习总书记已经意识到,要想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从理论层面上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下,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将我国建设成和谐民主、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同时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为我们勾勒了关于人民未来生活的美好蓝图,是现阶段我们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是我们的目标、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目标。
(三)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实现中国梦的主旋律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习近平同志的党中央亲力亲为,从自身做起,加强对党内建设的严惩,整治党的工作作风,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相结合,对腐败展开重拳,由此一来,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反腐倡廉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经常抓、反复抓,一刻也不能放松。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既要靠思想教育,也要靠制度防范,实现教育和制度的有机结合,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以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把扶贫作为党和政府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职责,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部署,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进行安排,提出到 2020 年所有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所有贫困县全部“摘帽”的任务,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习近平在反腐和扶贫攻坚上的作为仅是其中的两个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主旋律,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的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 考 文 献〕
〔1〕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194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6〕李伟.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内在指引〔J〕.理论导刊,2017,(07).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責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