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创新高职院校公选课课程体系

2018-12-07 05:36彭哲
文教资料 2018年29期
关键词:公选课综合素质高职教育

彭哲

摘 要: 在高职院校中推出公选课,有助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需要,拓展高职学生的知识面,深化高职学生的知识层次,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高职院校公选课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公选课中得到落实。高职院校在开展公选课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不断创新公选课教学机制,完善公选课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综合素质 高职教育 公选课 课程体系

学生是高职院校公选课的主体,高职院校的公选课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公选课堂教学活动,使高职学生从公选课中获取知识,增强能力,切实发挥高职公选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但是在目前的高职院校的公选课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如公选课内容形式化、教师素质较低、学生积极性较差、公选课专业少、教学方式落后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制约着高职公选课作用的发挥,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要针对高职院校公选课中存在的问题,创新公选课课程体系,落实到实际教学活动中。

一、转变思想观念推进高职公选课课程体系的建设

1.高职院校公选课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公选课的地位低于专业课,且受到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文化基础等方面的限制,高职公选课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开展高职公选课时公选课的课程体系并不合理。本文特对某高职院校的200名高职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200份,有效问卷190份。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发现高职院校公选课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如下:(1)公选课申报不合理。高职院校的公选课多为高职教师申报,经二级学院和教务处批准以后实行。但是一些高职教师在申报公选课时,往往是没有基于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脱离学生基础,导致所开设的公选课对于学生的有用性较小。在公选课开课以后,高职学生缺课逃课现象频发。(2)公选课内容设置不合理。如表1公选课情况统计表所示。从下表可知,选报经济理工类公选课的高职学生较多,占比为41.1%。选报人文社科与艺术体育的较少,仅为15.8%和15.3%。可见高职学生在选报公选课时,更多地倾向于选报经济理工类专业。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在开设公选课时,经济理工类的专业开设较多,人文社科与艺术体育类的公选课较少,高职学生可选择的余地较小。(3)教学机制不合理。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公选课上选用教学方法较为随意,部分教师本着“学生爱听什么,我就怎么教”的思想,在公选课上随意发挥,没有有效运用教学方式,导致公选课的教学质量较差,学生所能学习的内容较少。

2.重视公选课程提高课程体系建设程度

首先要加大对公选课的管控力度。高职院校在审核教师申报的公选课时,要求申报教师必须提交学生情况调查报告和可行性分析,高职院校的管理部门要认真审核,并走入学生中调查和了解实际情况,提高公选课申报的合理性。其次,高职院校要制定严格的公选课管理制度,对公选课的内容与教学方式做明确的规定,要求高职教师必须按照管理制度,以高职学生为教学主体,不断研究学生的特点,突出公选课的职业特色,精细化公选课的教学内容,选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提高公选课的教学质量,使高职学生能够从公选课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最后,高职学校要加强对公选课学分制度的改革,本着宽进严出的原则,对公选课考核内容做进一步的细化,要求高职学生在完成公选课的课程以后,且经过考核合格,才能够拿到本门课程的学分,通过获取学分方面的限制,使高职学生在心理上重视公选课程,并自觉认真学习公选课程内容。

二、以人为本推进高职公选课课程体系的创新

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

学生都具有个体差异性,每一名学生都具有独特的性格与不同的学习习惯。高职教师在开展公选课课堂活动时,要先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即对选报公选课的学生情况进行摸底了解。教师可在第一节课中,鼓励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向其他同学展示个人的兴趣爱好及追求,教师将这些信息统计下来,并与学生约定一起成长,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高职教师要密切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动机,因材施教,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分层,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倾向,让参加公选课的高职学生从公选课中得到教师的关怀,并从课堂中学习到专业知识。课下,高职教师要与课堂表现不积极的学生谈话,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抵制不良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创新公选课选课方式

高职院校对公选课在选课上普遍使用教务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开放选课系统,由学生进行选课,这种选课方式过于传统,且学生无法从选课界面获取更多的公选课程信息,大多是通过高年级的同学了解的,容易误导高职学生的选课,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因此,高职院校的公选课在选课方式上要进行创新,改变传统的选课方式。首先在教务系统的选课页面,增加每一门公选课程的详细介绍,包含学期教学计划、公选课程特色、教师信息等,便于学生对公选课程有深入的了解。其次依托信息化技术,制作公选课视频,上传至教务系统,便于学生通过教学视频了解公选课程的实际情况,从而避免选课出現盲目选择的情况,提高公选课选课的合理性。最后,高职教师要给予学生选课方面的帮助,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职业发展规划,为高职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学习方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有目的地选课,促进高职学生的学习,保障高职学生的选课质量,保障公选课的教学质量。

3.公选课类别搭配要合理突出职业特色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公选课要为高职学生的成长而服务,课程设置及选择类别上要结构合理,适当增加公选课中人文学科的比重,通过高职院校公选课的开设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为此高职院校要提高人文学科的学分,鼓励高职学生学习人文学科,使高职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余,能够在人文公选课中接受思想方面的洗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此外,高职院校在打造公选课时,还要突出职业特色,即在公选课的内容上要凸显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专业素养的课程,使学生通过公选课程,其职业素质与专业素养得到大幅度的锻炼与提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建设高素质的师资力量

高职院校开设公选课的一大弱点在于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导致公选课的申报、选报、教学等多个环节,普遍存在问题,影响高职院校公选课的教学质量。因此,高职院校除了要依托本身的实力,以公选课建设的实际需要为基础,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充实到高职院校的公选课课程体系教学中,还可以积极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利用泛雅、智慧树等网络平台课程弥补校内公选课的不足。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进“双师型”建设,通过实践活动先提高高职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再由高职教师通过公选课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最后高职院校要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尤其是对高职院校中的青年教师进行培训,以他们为主力打造高职院校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此外,高职院校还可开展校企合作,聘请企业专家、社会名家到校对高职教师进行培训,通过手把手教学,提高高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在高职院校的公选课课程体系建设中,因存在一些问题,不能使公选课真正发挥出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创新公选课课程体系建设方式,专注于公选课中的薄弱环节,可以大大提高公选课课程体系建设水平,完善公选课教学工作,提高公选课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公选课中得到锻炼,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陆春桃.高职公选课混合式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教育,2018(5).

[2]王爱峰.高职人文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4(12).

[3]周艺红.以学分制改革为抓手推进高职公共选修课建设与管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

[4]林文.构建高职公选课运行新机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1).

猜你喜欢
公选课综合素质高职教育
高校音乐欣赏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