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素质教育视角看初中教育改革

2018-12-07 05:36李春香
文教资料 2018年29期
关键词:改革路径素质教育

李春香

摘 要: 素质教育是我国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在我国推行多年,取得了良好成效。受以往教育观念的影响,初中教学方式、教育评价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素质能力的发展,妨碍了初中教育的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素质教育理念指导初中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促进初中教育事业稳健发展。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初中教育改革 改革路径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下,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倒逼我国教育的改革。初中教育对我国整体教育事业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实行初中素质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素质教育视角分析了初中教育的改革路径,对素质教育的内涵特征进行了概述,对当前我国初中素质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我国初中素质教育改革的措施建议。

一、素质教育理念简介

素质教育指在对学生目前发展水平准确判断其未来发展的基础上,利用教育、环境等措施对学生起到积极影响,促进学生知识不断内化,促进其各项技能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素质教育目的即使学生的劳动技能、审美素质、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初中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初中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素质教育提倡通过对教学形式内容等手段综合运用,使学生的道德品质、思维能力、身体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发展,使之成为新世纪“四有”青年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承认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注重对学生因材施教,杜绝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素质教育包括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及审美素质等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强调综合利用先天禀赋,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最终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初中素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深化教育改革,培育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教育。

学校素质教育要适应社会进步与时代发展要求,要处理好应试与学生素养提升的关系,处理好传承与创新间的关系。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应与时俱进,当今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的作用愈加重要。国际上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根本要求。素质教育最初是针对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不能正确处理好素质教育对学生素养提升与人才考评间的关系。素质教育的实施并非要取消考试制度,考试是检查评价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实施素质教育要发挥考试对教学的评判与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以素养提升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学校素质教育实践要将原有教育体制中的优良传统继续传承发扬,关注符合时代要求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创新,推行学校教育教学的个性化发展,充分调动教育者的主动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素质教育对象面向全体,不受学生个人能力等条件的限制。尊重学生间存在的个体性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社会特征,不同时代影响下,人们对素质能力的要求不同,素质教育是在改革实践中的动态过程,使素质教育在不断发展中逐渐走向全面化的教学格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注重方式方法与内容的时代性,不断创新教育模式,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改革路径,更好地满足当前社会对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初中素质教育改革现状

初中素质教育改革在党的正确方针政策领导下,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配合,使得我国初中素质教育改革取得巨大进步。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但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初中素质教育改革的道路仍是坎坷崎岖,在全面初中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当前我国初中素质教育改革中,仍存在一些违背素质教育理念的问题。初中教学观念陈旧,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受以往教育思想影响严重,部分教师仍将自身视为教学中心,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影响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学生在落后的教学模式下只得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

在初中教育教学中,一些教师忽视了社会及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未将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有效结合,导致部分学生因缺乏家庭社会教育产生不良思想与失德行为,影响了其健康成长与素质能力的发展。

初中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为根本,以德育为灵魂,学校德育受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缺乏德育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短板。初中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培养创新人才与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与协调发展。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必须将素质教育提高到民族的兴衰存亡的高度认识。当前我国初中教育中素质教育仍未得到全面深入的贯彻落实,学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发展不足。推进初中素质教育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工作重点[1]。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推进,以往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初中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原有的教学模式仅将课堂知识作为教学重点,未认识到互动教学等方法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导致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锻炼。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受长期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教师将教学重点内容局限于应对考试,学生的素质能力发展受到阻碍。与升学无关的课程不被重视,学生的素质能力缺乏锻炼提升的机会。

初中素质教育改革是我國教育发展的必然,关系到国家的兴旺与民族的未来。素质教育改革的全面开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当前我国初中素质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存在,各基层学校在素质教育改革工作中推行难度较大,投入力度不足。一些学校急功近利,仍以升学率作为考评教育工作成绩的重要标准,在实施素质教育改革中出现喊口号、举大旗、摆空架子等形式化现象。与考试课程无关的科目不予重视,借用节假日大兴补课,在素质教育评估制度建设方面不够完善健全,形式主义的做法使得素质教育改革沦为初中教育改革的幌子,对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毫无益处,对教育发展不利。

推进初中素质教育改革要求转变传统教育观念,而一些学校对副课重视不足,导致学生素质能力发展失衡。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科学文化与人文素质协调发展,但学校因功障目,导致人文素质教育推行受阻,离开人文素质的引导,初中素质教育改革就缺乏时代精神的依据。

三、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措施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使初中教育改革不断发展,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必须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纠正教师以自我为主体的错误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教学活动的实施要围绕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开展。使教师树立为培养学生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加强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素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的基础条件,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谐的家庭氛围与友爱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学生的成长成才方面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适应素质教育改革需要的教学环境,切实保障初中教育改革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不断进步。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应将校园软硬件及制度环境建设等放在重点突出位置,加强对基础教学设施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校风文化,制定各种适应素质教育开展的制度,为学生的素质能力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2]。

对学生实施教育的目的是使其各项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初中素质教育改革中必须对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教学方法的选取中重视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充分挖掘有利于培养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教育资源,针对学生的素质能力合理调整课程结构,适度改革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及水平分别开展基础性、拓展型课程的分层教学。拓宽教学内容领域,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

素质教育改革需合理的资源配置,当前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存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制约了初中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必须逐渐改变学校间办学条件不均衡的现象,增加政府投入,全面强化初中素质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为素质教育改革推进营造公平健康的环境。

互联网时代,新时代要求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与能力多元化。我国初中应试教育弊端制约着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推进初中素质教育改革是加快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客观需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要求。推进初中素质教育改革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理念,深刻领会人的科学发展理念精神实质,加大素质教育投入建设力度,切实有效落实贯彻党的教育指导方针政策,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獻:

[1]黄真明.人的科学发展理念视阈下我国初中素质教育问题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6.

[2]姜喜平.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初中教育改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4):115-116.

猜你喜欢
改革路径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重庆物流的发展背景及改革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