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起生活的主人

2018-12-07 19:01王志刚
中国名牌 2018年11期
关键词:汉正街个体经济改革

王志刚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零售业的发展就是人民生活的变迁史,从单调到多彩、从怀疑到确信、从自卑到勇敢。一路艰辛之后,人们既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也成为生活的主人。

生活与梦想

改革不仅关乎一个国家,也关乎每一个普通人。大思想在改革的风浪里撑船掌舵,个体的“小智慧”在为改革开疆拓土。一大一小之间,都有一种无畏、勇敢与锐气。

1980年,19岁的温州姑娘章华妹从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到了一份特殊的营业执照——工商证字第10101号,这份营业执照成为中国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自此,章华妹摆脱了“投机倒把”的标签。相比之下,年广九的幸运却在改革的春风里姗姗来迟,他曾因“投机倒把”而“三进宫”,可年广九做生意的锐气和真诚从未改变。直到1984年,一句“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的反问,让年广九和他的“傻子瓜子”如沐春风。

与章华妹、年广九一样的人物,还存在于1978年的义乌街头。何海美从街头的“提篮女”到义乌第一代马路市场的第一批商户,义乌人用一种倔强、敢闯、敢试的精神在改革的缝隙里创出一个能透过更多阳光的天地。何海美无意间开启了后来遍布全国的“义乌模式”,为改革开放之初的零售业发展提供新的蓝本。

1987年6月,《经济日报》收到一位读者的来信,开头写道:“我无论如何不能理解:过去微利、亏损,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的企业反而是社会主义,现在有了利润的企业反而是资本主义,真是怪事!”这不是哪位学者或专家的质问,而是当时已经在辽宁本溪租赁8家商铺的关广梅发出的声音。这封信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历时40多天对租赁企业的大讨論。

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国家凭票供应体制逐步取消,全国的国营合作社普遍亏损,国营合作社的经营如同一潭死水。要生存、要经营,那就要让这一池水重新泛起波浪,引源清淤。让人没想到的是,这股清泉会从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县城流出并蔓延。1990年,重庆巴县青木关供销社里,三个采购员开始在一张“白条”上签字画押、立下契约,开始了又一场“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行动,开始学着个体商户自行进货、自主定价、明确分工、收支自主分配。

渐渐地,三个人的“胆大妄为”之举竟把供销社的生意搞活了,更让这个“三人团”没有想到的是,他们一度怕人知道的行动竟掀起了全国国营合作社的改革浪潮。供销社在“经营、价格、用工、分配”四个方面的开放从重庆的一个偏远县城,向全国蔓延开来。这场突破与创造,让国营合作社的“死水”开始涌出汩汩清流。

“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这是汉口在历史中留给世人的印象。1979年9月,“货到汉口活”的美誉重新在汉正街103位个体经营户的吆喝声中出现。这一年,103位汉正街的老街坊们“名正言顺”地在汉正街持证摆摊,不再一边卖货一边提心吊胆,担心“投机倒把”进局子。彼时,39岁的郑举选接过15元换来的个体经营执照时,内心忐忑。“我不想再走这条路,但是我除了干这个,也无路可走了。我还有三个伢(孩子)要读书、要吃饭。”尽管心里没底,但迫于生计,郑举选还是操起了老本行。

如今,这些曾在汉正街“吃螃蟹”的“一百零三将”多已离世,却留下了“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代代相传,留下一个新的汉正街印象:改革之初,要看对外开放,得去深圳;要看对内搞活,得到汉正街。

突破与迈进

在改革浪潮的惊涛拍岸之间,普通人心怀美好与愿景,在生活的方寸之间尝试、摸索和突破。同时,也有一个观察者在审时度势,扬帆掌舵,破旧立新,为这个国家在勾画未来,预约美好。

改革之初,郑炎潮的一篇硕士论文,打破了个体经济发展的枷锁,让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市场经济改革“名正言顺”。郑炎潮在广东做了大量调研,他看到个体经济蓬勃发展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但按照以往的说法,雇工到了八个就不是普通的个体经济,而是资本主义经济,是剥削。郑炎潮回忆说:“经过研究,我认为需要一个新概念来定义和规范超过雇工八人的个体经济,叫什么呢?我当然不同意叫资本主义,就自己定义了一个概念,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营经济。”在那时,这是一个“危险”的想法,郑炎潮也很可能因此而丢掉自己的硕士学位。可让他不曾想到的是,他不仅化险为夷,个体经济也因此在整个神州大地名正言顺,坦坦荡荡地破冰前行。

改革的风浪里总有很多缝隙,有人在逐浪而行,也有人在趁虚而入,投机倒把。冷静能观察真相,真实总有万钧之力。媒体人的一支笔,恰是在思想激荡岁月时代的手术刀,让这个时代在某一刻恍然大悟。1994年,辜晓进的一篇3000多字长篇述评《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蛇口天天商业城欺骗消费者事件述评》引起全国关注,开启深圳特区的深刻转型。同时,这个全国改革的“急先锋”也迎来它真正的百货新时代,“东方新世界”“万佳”“三九人人”等先后相继开业。

奋斗与创造

而在北京,如果说历史与精神让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成为王府井大街的一个地标,而市场与商业,则让“城中之城”北京东方广场成为王府井的另一类地标建筑。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步扩大,内地市场经济的限压阀逐渐打开,港商的敏锐触角很快在内地定位。1993年,“超人”李嘉诚与他人合资拿下长安街1号的地皮,后来,东方广场、东方新天地大型综合购物广场拔地而起。与此同时,郑裕彤的香港新世界也来到内地,郭得胜的新鸿基实业也迅速将触角伸向内地,吴东兴带着台湾新光三越入驻北京CBD,这股商流的涌入将彼时的中国零售业推向一个发展的高峰。

2002年,王晓京将“奥特莱斯模式”这个完全西方化的舶来品引入中国,成立北京燕莎奥特莱斯,这给当时北京人的生活又带来一种新鲜感,也迅速受到少男少女的青睐与热衷。很快,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在全国遍地开花,上海、武汉、天津、重庆等改革前沿的城市相继有了自己的奥特莱斯。

猜你喜欢
汉正街个体经济改革
城乡个体经营者从业行为的决策差异及动机
改革之路
Revival of Hanzheng Street
山西省个体经济从业人员现状分析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如何让汉正街市场在整治搬迁中保持繁荣
瞧,那些改革推手
城市公共政策逻辑下的旧城更新机制演变——以武汉市汉正街为实证
中国个体经济:30年的变化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