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机械通气潮气量对肺损伤影响研究

2018-12-07 03:01刘尚典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潮气量肺部通气

白 杨,刘尚典

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群力院区 EICU,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7;2.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外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急性肺损伤可由多种直接、间接因素引起,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肺泡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引起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患者出现急性低氧性的呼吸功能不全,对患者通气、血流相关参数造成不同的影响,甚至可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危及生命[1-2]。目前,治疗肺损伤的方法仍以机械通气为主,不仅能有效降低对肺部的病理损伤,同时,还能进一步减少回心血量,避免对颅脑静脉回流造成较大影响[3]。但机械通气治疗无法确保较高的治愈率,因为对于急性肺损伤患者,选择不恰当的潮气量进行机械通气治疗,不仅无法更好的治疗疾病,甚至可进一步加重肺损伤。本研究根据压力-容积曲线对呼气末正压进行选择,并制定不同潮气量的治疗方案,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潮气量对肺损伤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6例急性肺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压力-容积曲线下拐点+0.196 kPa确定呼气末正压,根据压力-容积曲线的上拐点对应出潮气量,其中,给予100%潮气量者为A组(n=22)、给予85%潮气量者为B组(n=22)、给予70%潮气量者为C组(n=22)。A组患者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43.24±3.19)岁;肺部炎症9例,多脏器功能损伤8例,复合外伤5例;急性肺损伤时间2~5 d,平均(3.45±0.41)d。B组患者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32~66岁,平均年龄(42.19±4.02)岁;急性肺损伤时间3~6 d,平均(3.29±0.32)d;肺部炎症10例,多脏器功能损伤6例,复合外伤6例。C组患者男性10例,女性12例;年龄33~64岁,平均年龄(40.29±3.23)岁;急性肺损伤时间3~6 d,平均(3.61±0.32)d;肺部炎症8例,多脏器功能损伤8例,复合外伤6例。各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期间采用低流速法对压力-容积曲线进行测定与计算,按照压力-容积曲线的下拐点+0.196 kPa确定呼气末正压。A组给予100%潮气量为(8.2±1.4) ml/kg、B组给予85%潮气量为(7.0±1.3) ml/kg、C组给予70%潮气量为(6.3±1.5) ml/kg。

1.3 观察指标 比较各组患者经不同机械通气潮气量后,血流动力学参数指标、肺通气及换气、肺力学特征指标的变化[4]。采用监护仪测量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利用呼吸机获得肺机械力学参数相关指标,包括气道峰值压、平均气道压、肺静态顺应性。采用血气分析仪测量患者肺通气及换气功能指标,包括动脉血气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

2 结果

2.1 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参数指标比较 各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患者治疗后心率、中心静脉压均明显低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治疗后心率、中心静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参数指标比较

注:与A组比较,①P<0.05

2.2 治疗后肺通气及换气功能指标比较 各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气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患者治疗后氧分压、氧合指数均明显低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C组,且A组低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后肺通气及换气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B组比较,①P<0.05;与C组比较,②P<0.05

2.3 肺机械力学特征指标比较 B组、C组的气道峰值压、平均气道压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气道峰值压、平均气道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肺静态顺应性明显低于B组,且A组低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肺机械力学特征指标比较

注:与A组比较,①P<0.05;与B组比较,②P<0.05

3 讨论

急性肺损伤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肺泡血管屏障破坏、肺部通透性增加以及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降低,且该病的发生发展常受多种因素影响,降低肺功能,甚至可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较大威胁[5-6]。目前,针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仍以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为主,为安全的通气措施,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氧合情况,利用适当的潮气量治疗还可有效减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发生,安全性较高[7-8]。针对急性肺损伤的病理特点而言,患者肺部发生塌陷的病变区域并不够均匀,且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能导致部分肺泡发生过度通气,甚至出现因肺部膨胀不完全而导致肺泡加速塌陷,更甚者可出现形成剪切伤的情况,影响预后[9-10]。因此,针对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机械通气潮气量至关重要,可更好的提高肺部治疗的顺应性,改善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指标。

本研究结果显示,当在呼气末正压恒定的情况下,相比于100%、70%的潮气量,85%潮气量能够改善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还可进一步提高胸腔内压,减少静脉回流,但若潮气量水平过高,在100%潮气量时,患者出现心率增快或中心静脉压明显升高的情况,增加了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因此,初步判断相比于100%潮气量,85%、70%潮气量对患者血液循环的负面影响较少,安全性较高[11-12]。结合患者肺通气及换气指标,为避免机械通气诱导肺损伤应采取小潮气量治疗,但潮气量过小可能导致CO2潴留,甚至引起高碳酸血症,加重患者肺功能损伤[13]。对肺机械力学参数相关结果观察发现,当潮气量明显升高时,虽能治疗疾病,但同时能引起肺部损害,过高或过低的潮气量均会对患者肺部顺应性造成影响[14]。当潮气量在85%时,能够获得更好的平衡点,应用于肺损伤患者中更加合适,与既往研究报道相一致[15]。

综上所述,以压力-容积曲线的下拐点来确定呼气末正压值,以上拐点压力对应的潮气量的85%对潮气量进行调节与设定,能够更好的符合个体化保护性通气策略,更好的改善肺顺应性,在治疗肺损伤方面取得较好效果。本研究样本量较小,需要不断扩大样本量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治疗结果。

猜你喜欢
潮气量肺部通气
潮气量对脓毒症患者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的影响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不通气的鼻孔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重症肺结核并呼吸衰竭的最佳机械通气策略分析
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麻疹并肺炎呼吸衰竭56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