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考试“优师计划”阶段性成果展示
——2014 —2018年历史全国卷Ⅱ客观题中国史部分规律分析报告

2018-12-07 05:47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8年5期
关键词:切入点试题考查

一、近五年全国卷Ⅱ客观题中国史部分的考查分析

试题纵向分析——24题年份 考点 知识点 考查角度 考查特点或趋势2018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以“商汤灭夏”的政治更换为切入点考查仁政、德治思想2017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春秋战国之际商业的发展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地图为切入点考查区域商品经济发展2016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以曹魏《三体石经》的不同刻写字体为切入点考查汉字的演变过程2015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 以古代儒者批评现实政治为切入点考查儒者理想化的诉求2014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以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雅言”为切入点考查周朝分封制的影响主要考查商周时期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百家争鸣等主干知识,考查方式多元化,对于古代科技和文学艺术也要引起重视

试题纵向分析——25题年份 考点 知识点 考查角度 考查特点或趋势2018 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汉代土地兼并与小农经济以西汉文景时期富商大贾操纵物价、加剧土地兼并为切入点考查影响自耕农经济发展的因素2017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史学理论魏晋官修史书、历史认识论以私修史书到官修史书的演变为切入点考查加强思想统治的重要性2016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以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科举制的影响主要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小农经济、土地制度、儒家思想等主干知识,还要注意依托主干知识考查史学理论的新形式2015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以汉宣帝对吏治的认识为切入点考查君主与地方官僚之间的关系2014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以私拿养子财物是否定罪为切入点考查儒家伦理观念的演变

试题纵向分析——26题年份 考点 知识点 考查角度 考查特点或趋势2018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以武则天改中书、门下为凤阁、鸾台为切入点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和君主专制的加强2017 古代中国的经济 经济重心南移 以南北方饮食文化的趋同为切入点考查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的上升主要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小农经济、土地制度、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等主干知识,另外宋明理学也容易在此命题2016 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以宋代主户和客户比重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宋代的土地政策和土地兼并2015 古代中国的经济 经济重心南移 以唐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为切入点考查推动经济重心南移的因素2014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以纸币交子的产生为切入点考查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试题纵向分析——27题年份 考点 知识点 考查角度 考查特点或趋势2018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明清昆曲 以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为切入点考查文学艺术与政治的关系2017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代中后期宦官专权 以明朝宦官读书识字为切入点考查中枢机构决策的变化2016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时期大陆与台湾关系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为切入点考查移民问题2015 古代中国的经济 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 以明成祖迁都北京为切入点考查区域经济贸易繁荣的原因主要考查明清政治制度、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京剧等主干知识,考查角度多元化,教师要学会多角度解读主干知识2014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以明代内阁大学士地位的演变为切入点考查君主专制的强化

试题纵向分析——28题年份 考点 知识点 考查角度 考查特点或趋势2018 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以19世纪70年代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为切入点考查中国近代外交观念2017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洋务运动 以福州船政局造船生产方式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洋务企业发展的历程主要考查自然经济的瓦解、洋务企业、民族工业、近代外交等主干知识,基本上都是从近代化这条主线展开,这个趋势应该会继续延续,另外对列强的几次侵华战争的影响也要多加关注2016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以19世纪中期洋货充斥中国市场为切入点考查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015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以对洋务派代表人物的冷嘲热讽为切入点考查洋务运动与传统观念的关系2014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迁、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服饰变革、维新变法思想以维新派重视易服为切入点考查19世纪末社会变革与服饰变迁的关系

试题纵向分析——29题年份 考点 知识点 考查角度 考查特点或趋势2018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新三民主义以孙中山对俄国革命成功的原因分析为切入点考查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思想的改变2017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社会风俗以“艾罗补脑汁”广告的成功为切入点考查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2016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土地革命以鄂豫皖根据地的米价比国民党统治区便宜为切入点考查革命根据地的建设2015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维新思想 以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遭焚毁为切入点考查维新思想的主张2014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以北洋军阀各自标榜“主义”为切入点考查三民主义的影响主要考查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的目的、影响等,主要从思想近代化这条主线梳理主干知识

试题纵向分析——30题年份 考点 知识点 考查角度 考查特点或趋势2018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以美国记者对抗日根据地的记述为切入点考查相持阶段中共敌后抗日政策的影响2017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以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群众组织和共产党员占总人口的比例为切入点考查抗战胜利后国共力量对比的变化2016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国民政府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以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日伪纺织企业的合并为切入点考查抗战后官僚资本的扩张2015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东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日本对华经济侵略以抗战相持阶段日本发行不同的票据进行经济侵略为切入点考查此时日本的对华政策重点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于抗日战争和民族工业的发展要引起特别重视,要从多角度、全方位解读主干知识2014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以抗战初期顾维钧在国际会议上的发言为切入点考查国际援助对中国抗日的重要性

试题纵向分析——31题年份 考点 知识点 考查角度 考查特点或趋势20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 世纪5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以漫画的形式考查女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2017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以恢复高考后大学生在校人数的增长为为切入点考查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016 20 世纪5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五”计划以“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受到抑制为切入点考查工业化建设的内容2015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现代教育事业的背景以1952年底我国掀起俄语学习的热潮为切入点考查当时的国家发展战略重点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特别要重视一五计划,考查角度多元;对于新中国的政治制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考查较少2014 20世纪5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三大改造、计划经济体制以1953年粮食统购统销为切入点考查计划经济体制

二、试题特点及备考建议

在全国卷中,中国史选择题有着考查时间长、范围广、知识点多、分值高等特点,考查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知识点不可谓不多,复习难度不可谓不大,且中国史部分共计8道题,总分32分,在全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首先总结近五年中国史选择题的基本特点,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备考建议,希望对高三师生的高考复习有所裨益。

(一)近五年高考历史选择题的特点和备考建议

1.知识方面的特点

(1)在时段分布上基本上都是中国古代史4道题、中国近代史3道题、中国现代史1道题,总体上呈现偏重古代史和近代史的特点。

(2)特别重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考点不强调全覆盖,呈现出重点知识经常考、反复考的特点,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小农经济、儒家思想、自然经济的解体、洋务运动、抗日战争、“一五”计划等知识近五年多次重复出现。

(3)对重点知识考查角度多元化,主要表现在题干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和设问角度的多元化两个方面。还有部分试题以主干知识为切入点侧重考查史学理论。如:2017年全国卷I第26题,2017年全国卷Ⅲ第27题呈现的历史事实作为背景材料出现,重点考查的是史学研究的相关知识,这是一个新特点,也需要引起特别重视。

2.知识方面备考建议

针对高考选择题中经常出现的主干知识、重难点要进行专题复习,教师要讲深讲透,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然后再配以相关的练习题进行巩固训练。笔者以近五年在全国卷I、卷Ⅱ中高频出现的考点抗日战争为例谈谈如何将高考真题解析融入到知识复习中来。以抗日战争作为考查点的高考选择题有2015年、2016年、2017年全国卷I的30题,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全国卷Ⅱ的30题,近四年在全国卷中共出现7次,考点相同但角度各异。2015年全国卷I的30题以国民党的城市交通和防御工事的布置为切入点考查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战略意图,2016年、2017年全国卷I的30题与2015年、2018年全国卷Ⅱ的30题考查相持阶段时期国民党、共产党的抵抗策略和日本以战养战的侵略方式;2016年、2017年全国卷Ⅱ的30题考查抗战胜利对国共两党的影响。考查覆盖了抗战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对这个考点可谓是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查。所以学生在平时的复习备考时一定要深入研究、下足功夫才不至于在考场上频频失分,为了全面深刻了解抗战的历史,笔者建议以时空图和列表的方式将该考点系统化。下面以列表法为例进行说明:

国民党正面战场 共产党敌后战场采取的抗战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不发动人民群众 全面抗战路线,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两大战场的不同点依靠的武装力量 国民党军队 八路军、新四军战场范围 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分为若干战区,阻击敌人的进攻 在日伪占领区建立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为抗日的前线作战规模方式 大兵团作战,以阵地防御为主的正规战 开展游击战,战术灵活多变,如地雷战防御阶段 起主导作用,是抗日主战场 有力支持配合正面战场的抗战战略地位相持阶段 受日军诱降政策影响,消极抗日,形势恶化 起主导作用,逐渐发展成为抗日主战场两战场的联系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使抗日战争发展成为全民族抗战。国共两党合作抗日,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这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由于抗日战争的知识点很多,图表不能一一例举,在复习中要做到知识的“点—线—面”相结合,形成知识网络。然后辅以相关的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加以训练,做到讲练结合、举一反三。高考中出现的其他高频考点教师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方式进行复习,长期坚持定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3.考查能力方面的特点

选择题由于题型的限制,其题干字数一般较少,主要通过文字、图表或图片等方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既要求学生认真解读材料,从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又需要他们能调动所学的相关知识辅助答题。

4.提升能力方面的备考建议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但单靠死记硬背知识是不可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文字类、图表类和图片类试题是高考中最常见的选择题题型,笔者分别选取2018年全国卷I第28题、2018年全国卷Ⅱ第31题、2018年全国卷Ⅲ第25题谈谈如何训练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2018·全国卷I·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本题是一道文字类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首先将题干进行分层。第一层“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欧美舆论倒向日方。”可以通过找出 “舆论宣传策略”“包装”“公关手段”等关键词解读出该层的主要思想是:“日本企图通过舆论宣传改变战争性质”,第二层“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可以解读为“日本的歪曲宣传对西方媒体的报道产生了影响”;第三层“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可以解读为“清政府并未在甲午战争中做舆论宣传”。将题干分层解读主要是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读时一定要做到对题干材料信息解读完整和准确。第二步,调动和运用所学19世纪末的知识进行辅助分析,这就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舆论宣传是日本对外交往的手段,而清政府不懂对外舆论宣传这说明清政府不谙熟近代外交,这也符合当时的时段特征,从而顺利选出正确答案。

(2018·全国卷Ⅱ·31)图5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 )

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

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

图5

该题是一道图片(漫画)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漫画题需要学生具备解读出漫画中各类信息的能力,包含漫画的题目、人物的形态、语言、神情等,然后再通过信息推断出漫画的主题,该题中奶奶、阿姨指代女性 ,“量布做衣”和“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则代表参加国家经济建设,最后结合1956年的所学知识即可对漫画进行合理读释。

(2018·全国卷Ⅲ·25)

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该题是一道图表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讲解图表类选择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我们从该题中找出表头、出处并归纳出表格体现的趋势,可以得出北宋到南宋时宰相祖辈无任官记录的人数大大增加,而有任官记录的人数则大为减少,说明祖辈对后辈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再结合所学教材中宋朝科举选官制度的相关知识,我们就可以解读出该表格反映了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通过三个不同的案例分析旨在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运用相关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经典试题逐层讲解,帮助学生逐步提升各项能力。

5.核心素养方面的特点

近五年的全国高考选择题中国史部分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五种核心素养。可以说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考查,但主要集中考查的是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6.核心素养方面备考建议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是建立在学生拥有历史学科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基础之上,所以对知识的复习和能力的培养亦是提升核心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复习备考中师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试题讲解两种途径得到提升,在课堂教学中以“课”或“专题”为教学单位,分解并渗透素养的基本要求,做到培养素养润物细无声;在试题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分析命题者的立意将学科素质的考查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明白学科核心素养原来可以这么考,从而增强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和把握。

(二)给教师和学生的综合备考建议

1.对教师的建议

(1)上好课。课堂是教师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养的主阵地,高效的历史课堂对于提升学生成绩起到主导作用。要上好课,教师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什么样的课是好课,怎样才能上好课。

笔者认为高效的复习课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对知识的重难点把握到位,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地讲透,而且要梳理好该课知识与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②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结合材料进行教学,做到史论结合;③关注学生的需求,集中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

那高三教师怎样才能讲好一节课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①备课时要做到心中有数;②备课时要认真选取教学材料,贵在精,不在多。材料要能集中解决问题,而非滥竽充数;③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反映和变化,灵活处理,做到生成性教学;④由于教材上没有史学研究方面的内容,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予以补充,可以参考选修教材和历史理论书籍进行讲解。

(2)命好题。笔者以近五年高考历史选择题中国史部分为例,谈谈如何才能命好一套试题。①教师要多研究近五年新课标的高考典型题,从中了解命题的思路、方法、规律与趋势,了解这些试题是如何体现考核目标与要求的,学会举一反三,一题多解、一题多变;②要根据具体的复习阶段命制适合该阶段的试题,根据考试类型来决定命题特点,小测和周测更强调对近期知识的检测,要做到对知识点多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要多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融会贯通,从知识的综合性上命题;③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包含成绩数据反馈和学生的口头意见,通过反馈不断地进行调整,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3)讲好卷。在每次考试结束以后,老师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试卷讲评,先根据测验数据找出需要讲解的试题,同时应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能仅仅停留在就题讲题的阶段,要联系前后知识,帮助学生搭建知识网络、补充相关背景知识;在能力方面,根据试题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学习从题中提取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对比和合理解释的方法;在核心素养方面,帮助学生分析题目是如何体现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等素养的。

(4)关注史学前沿和社会热点。关注史学前沿和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是高考试题的主要特征。因此,教师在复习中要通过阅读学科杂志关注近几年的史学研究热点,将这些史学研究的新动向与课本相关知识对接,如2016年全国卷Ⅰ的25题以汉朝画像砖中的农事图为切入点,考查土地制度中的大地主田庄。这切合了近几年关于田庄制度方面的史学研究热点。

另外还要重视社会热点的引入。高考试题不回避社会热点,往往会以社会现实问题切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如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的全国卷Ⅰ第30题、全国卷Ⅱ第30题就从不同角度考查了抗日战争,主观题对此也也多有涉及。在关注热点问题时,要正确处理热点与复习的关系,首先要认识到热点往往只是试题设计的切入点,热点复习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知识的简单处理阶段,而是要通过创设新情景、设计新问题来提升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从多种角度来看待历史问题。

2.对学生的建议

(1)夯实基础,形成知识网络。学生备考需要有针对性地完成三项任务:①进行深化拓展,攻破重难点;②归纳阶段特征,构建知识网络;③强化专项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其中构建知识网络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常用的方法有纲目法、时间轴法和思维导图法。

(2)加强训练,提升基本能力。一定数量的训练有助于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对训练题的选择贵在精而不在多,建议学生在完成教师精选的练习题后,根据实际情况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集中训练。

(3)认真反思,找出缺陷和短板。很多学生只强调学习而轻视反思,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就是说学习和思考是缺一不可的。建议学生平时可根据错误原因将试题进行归类,找出自己的短板和缺陷,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弥补,这样方能事半功倍。

历史学科高考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头绪杂”,在高三的复习过程中宜以“课标”为准绳,从“教材”和“高考真题”入手,以知识、能力、素养为培养阶梯,渐进地制定复习计划,将素养提升和“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教学考试杂志社2018年度“优师计划”研发方向一——基于测评技术的高考真题结构化研究与实践,历史学科研发项目组。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节选选择题中国史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切入点试题考查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以知识产权为切入点创新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