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剧情反转”类选择题是指题目的正确选项并非出自中学教材,或者是正确选项完全出乎人们通识观念之外的试题。近年来,这种类型的历史试题在高考中越来越多地出现,考验着师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如何准确解答“剧情反转”类型的历史选择题,笔者认为要学会“反转剧情”应坚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历史高考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历史材料,运用材料中关键词、关键信息,正确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试题中的关键词、关键信息一般出现在题干材料的图例里,表格材料的数值或数值变化拐点处,文字材料的双引号、括号注解中,句子的时间或空间、主语或宾语、属性或价值判断处。如:
例1.(2018·全国卷Ⅰ·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解析】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D项。它的答案颠覆了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的认知,可谓“剧情反转”。
唐朝“安史之乱”之后,出现了长达一百多年的“藩镇割据”,这一事实表明,“藩镇割据”在削弱唐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唐朝政权的覆灭。从本题的材料上看,“河朔型”“边疆型”(类型)、“藩镇自擅”“朝廷任命”(性质判断)、“不上供”“少上供”“上供”(数值变化)、“自立”“防骄藩”“守边疆”“防盗贼”(宾语)等,都表明“藩镇割据”并没有脱离唐朝统治,而是在实际或表面上,维护着唐朝统治。A项错在“控制”的表述上,故排除。B项是“藩镇割据”的负面影响,但在题目的材料中并没有反映,故排除。C项与题目中的“自擅”“不上供”“自立”等不符,故排除。D项符合史实,也符合题中材料的本意,由此“反转剧情”,故选D项。
综上所述,紧扣题目的关键词语,成为本题解题的关键。离开关键词语,就无法实现解题的“反转剧情”。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在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在当代,改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引起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又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此外,唯物史观还有丰富的阶级、国家和革命理论。目前的高考历史试题,基本上是“无唯物史观不成题”。如:
例2.(2018· 全 国 卷 Ⅰ·33)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 )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解析】本题中,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确立以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而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学说在此之前,就已经处于形成和发展之中。如: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发表的《神圣家族》,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列宁指出:“它奠定了革命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基础。”184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发表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又影响着政治、经济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工业革命推进、资本主义弊端暴露、欧洲工人运动发展以及19世纪三大理论成果共同作用的结果。题中A项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选项与题目之间构成正确的关联,由此“反转剧情”,推断出A项正确;马克思主义学说正式诞生于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故B项不正确;C项错在“开始”的表述上,欧洲工人运动的开始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故排除;D项的表述虽然正确,但与题中材料的信息无关,属于干扰性选项,故排除D项。
总之,运用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物质决定意识等唯物史观,可以提高解答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能力。
历史高考选择题,题目与四个选项之间,均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只有理顺逻辑关系才能发现正确逻辑关系,找出正确的答案。理顺逻辑关系的主要方法是把握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接关系、选择关系、假设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目的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从属关系、正向关系、否定关系等,将与题干内涵或外延无关的选项排除掉。如:
例3.(2018·全国卷Ⅱ·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解析】本题的逻辑关系是,虽然“西汉文景时期”农民的“田租很少”,“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转折关系、目的关系),即人头税较高;加之“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层递关系、承接关系),导致“土地兼并”“农民流亡”(因果关系、条件关系)。材料表明,即使在“文景之治”时期,人民的负担也是比较重的。因此,A项错在“未能实行”的表述上,西汉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否定关系);由于“土地兼并”“农民流亡”,说明“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由此“反转剧情”,得出B项正确(正向关系);C项“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看似合理,但从题目材料与选项的逻辑关系看,导致“农民流亡”“生产热情”被抑制的主因,是“富商大贾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并非是“粮价低”造成的,故排除C项(从属关系);D项将“富商大贾操纵物价”偷换成“富商大贾操纵税收”,违背了题目与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否定关系),故排除。
由此可见,在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命题中,题目与正确选项之间应构成一种正向的、必然的逻辑关系,只有理顺了隐含在试题中的各种逻辑关系,才能准确选出正确答案,提高选择题解题能力。
高考历史选择题在命题时,大多数试题的设问方向,都受到设问的“代词”限制,这一限制,决定了设问与正确选项之间的正确逻辑关系。准确把握代词限制,是正确解释历史现象的重要关注点。如例1的限制代词是“这一时期”;例2的限制代词是“这一变化”;例3的限制代词是“这”。又如:
例4.(2018·全国卷Ⅱ·32)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 )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解析】这道题的代词是“这”,指代材料中“平民”和“氏族贵族”的斗争。一般认为,罗马时期的“公民”和“贵族”是不平等的,但由于罗马公民法如《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限制了贵族的特权,在公民法的规定中,公民与贵族在“法律上”实现了平等;当然,本质上,罗马公民法还是奴隶主贵族意志的集中体现,平民与贵族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平等,故题中C项正确,由此“剧情反转”。A项错在“被取消”的表述上,属于绝对化表述。由于题目反映的是“罗马共和国时期”“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这表明题目中涉及的法律仍然是公民法,故B项“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的表述也是错误的,这是万民法形成和发展的影响。D项发生在万民法实施之后,故排除D项。
以上说明,高考历史选择题“代词限制”决定了正确答案的方向。要准确选出正确答案,必须重点关注“代词限制”,确定试题信息与“代词限制”的关联要求。
高考历史选择题虽然情境新颖,“游离于教材之外”,但追根溯源,其命题选点依然是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因此,厘清历史概念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厘清历史概念的方法,一是借助教材中的主干知识去解读试题中的概念信息;二是直接抓住题目材料的关键词、关键信息,揭示材料中的概念信息;三是联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理解试题中的重要概念。如:
例5.(2018·江苏卷·16)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 )
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解析】从材料中的“近代”“机器”“棉布”“纺纱机”“织布机”“蒸汽机”和“工业革命”等关键词、历史概念,可以看出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果,涉及工业革命及其相关的概念。当时的技术革新“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这里的“需要的结果”和“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表明工业革命率先在棉纺织领域进行,是由于“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即市场的需要促进了生产技术的改进,这是有意而为,并非“无意发现”,故排除A项;而B项符合题意,由此“反转剧情”;C项“垄断组织”和D项“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等历史概念,均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当中,故排除C项和D项。
厘清历史概念,理解试题与教材主干知识之间的关系,发现命题专家命题中的奥秘,发掘试题与教材主干知识之间的隐含关联,揭示其命题的真实意图,是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又一重要解题技巧。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命题技术,呈现出稳定的趋势和规律,把握这些规律,是提高高考历史选择题解答能力的必由之路。这些规律呈现为:绝对表述、偷换概念、因果倒置、以偏概全、本末倒置、鱼目混珠、答非所问、似是而非、时空错误、违背史观等。掌握了这些基本命题技术和规律,学生就更容易从“剧情反转”到“反转剧情”,提高选择题的解答能力。如:
例6.(2018·全国卷Ⅲ·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
图7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解析】本题集中体现了当前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命题技术特征。运用地图,这是新材料、新情境的命题特征体现;A项“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中的“普遍”一词体现高考选择题选项“绝对化”的命题手法,以干扰学生思维,未能正确发挥史料实证的作用,故排除;西汉张骞通西域后,新疆地区与中原的联系趋于紧密,B项未能正确揭示图片的“时空”信息,属于“时空错误”,故排除;从图片可见,当时中国的冶铁技术或使用铁器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黄河中下流、长江中下海等地区,并没有普及,属于“以偏概全”,还用“冶铁技术”偷换了“使用铁器地区”这一概念,故排除C项;人类由石器时代到金石并用时代,再到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反映了一个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唯物史观,图片中使用铁器的地区,都是当时社会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故D项正确。由此成功“反转剧情”,找到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