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工程40载:东北地区用执着书写绿色传奇

2018-12-07 08:25国土绿化许云飞
绿色中国 2018年20期
关键词:彰武县三北防护林

文 《国土绿化》记者 许云飞

从辽宁省彰武县出发,驱车经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抵达黑龙江省拜泉县,道路两旁的农田防护林与湿地、农田交替变换,向远处无限延展,一望无际,到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这片区域就是“三北”防护林工程的东北片区。1978年,我国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启动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工程。经过40年植树造林,防沙治沙,东北地区用执着书写了绿色传奇。

彰武县:治沙精神代代传

“全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黄尘遮日月,白天要点灯,遍地流沙滚,草木不得生。”曾是我国最大沙地科尔沁沙地周边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人们饱受风沙之苦,更加渴望绿色。

地处科尔沁沙地南部的辽宁省彰武县,沙化土地面积达368.1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7.4%,是辽宁省最大的风沙区。

新中国成立时,彰武县有林地面积不足18万亩,森林覆盖率仅为2.9%。缺少植被的保护,科尔沁沙地肆无忌惮地向周边地区扩展。每到风季,狂沙伴着大风呼啸而来,遮天蔽日,严重干扰着人们日常生活。

面对步步紧逼的风沙,彰武人没有退缩。

1952年,第一代治沙人在沙坨上栽下了数万公顷的樟子松,从此,拉开了全县抗击风沙、保护家园的序幕。

1978年,彰武县被列入“‘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重点县”,彰武林业迎来了重大历史转折。不屈不挠的彰武人秉承“要生存、先治沙”的理念,坚持不懈地与风沙抗争,用心血和汗水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绿色长城。

阿尔乡镇是彰武县受风沙危害最严重的一个乡镇,副镇长马辉在1996年来到该镇林业站工作。她是“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亲历者。

回忆起当年植树时的场景,马辉仍然历历在目:“村屯没有路,树苗都是用马车往沙坨子里运。马车陷入沙地里,就得靠人推着走。沙丘深处,还要挑着水、扛着树苗和工具进去。每天都要在风沙口上奋战十几个小时。”

植树的地方很远,马辉和同事们每天都带着午饭去植树。饿了,啃一口干饼,咬一口大葱。午饭常常被覆盖上一层沙子。每当这时,马辉总是打趣地对同事说,沙子拌饭,有滋有味。

在沙地上挖树坑也要花费很多工夫。一锹挖下去,流沙很快就会把刚挖的树坑填满。马辉和同事们采取边挖边浇水的办法,直到把树苗栽上、踩实。有时,新栽植的树苗被一场大风连根拔起,大家所有的辛苦都付诸东流。

在不断的失败和摸索中,马辉和同事们想出很多固沙造林的好法子。他们找来农民废弃的玉米杆铺在沙地上挂住沙子,然后栽植树苗;或者用50公分的稻草,埋在地下30公分,地上留20公分,围成草方格,在方格里栽树;有时还用柳条编织成两头开口的笼子,将新栽植的树苗扣上,既可以防止风沙侵蚀,又防止鼠害和牲畜的踩踏,大大提高了造林的成活率。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满目青翠的林地逐步代替了荒芜的沙地。

20多年的治沙历程,马辉从普通职工逐步成长为镇林业站站长、主管林业的副镇长。在她的参与和带领下,全镇完成三北防护林12万多亩,使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49%,阿尔乡镇由沙漠之乡变成一片绿洲。

人们常说,在沙地里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此话并不夸张。

李东魁是一名护林员。1987年,他从军队复员后被分配到章古台机械林场清泉工区,看护着8500亩樟子松林。那时,护林点不通水、电,交通闭塞,人迹罕至,还时常有野狼出没。用水靠一口手压井,照明用蜡烛。冬天夜里,李东魁躲在四处透风的茅草房里,被冻得瑟瑟发动;夏天夜里,他时常被钻进被窝的蛇和老鼠惊醒。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和恶劣的条件,他没有畏惧和抱怨。他始终牢记工区主任的嘱托:“林场处在科尔沁沙地东南边缘,肩负着固风沙、保家园的重任,造林不容易,成林更难啊!一定要看护好这片林子,让荒漠绿起来,让周围的百姓种上好地,获得好收成。”

寒来暑往,树木一天天长大,来林地搂松针、打柴、采摘松果、放牧、挖沙取土的人逐渐增多。无论是谁,李东魁都不许毁坏林区的一草一木,亲属也不例外。为此,他得罪了一些人。为了逼走他,有的人往井里扔沙子、石块堵住水井;有的人在他的米袋、面袋里掺沙子;还有的人牵走了他用来巡逻的马匹。这些都没能吓倒他。他经常深入周边群众家里宣传护林的重要性。时间久了,大家都理解他了。现在,毁林的事情基本没有了。

李东魁说,看着当年的小松树如今已经长成参天大树,阻挡着风沙的入侵,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绿了荒漠,白了头发。”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已深深植入彰武人的血脉,代代相传。

几十年来,从阿尔乡镇北甸子村的万亩“治沙书记”董福财,到造林大户杨海清、侯贵、王喜生;从科技工作者宋晓东,到基层林业工作者王文等等,一批批、一代代治沙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个个治沙播绿的感人故事,凝聚成坚守基层、敢为人先、创新突破、不惧风险、勇于担当的时代精神。

在这种精神感召下,彰武人民奋勇前行,生态建设突飞猛进。“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40年来,彰武县累计完成治沙造林126.5万亩,封山育林23.8万亩,飞播造林17.2万亩,使全县有林地面积增加到176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到34.5%。

科尔沁左翼后旗:绿色向沙地深处挺进

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位于科尔沁沙地腹地,土壤多为风沙土,极易风蚀。上世纪70年代末,科尔沁左翼后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草原退化、沙化,沙尘暴肆虐,昔日连绵不绝的苍莽草原,逐渐退变为连绵起伏的茫茫沙海。

1978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科尔沁左翼后旗开启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40年前仆后继,40年一以贯之,绿色不断向沙地深处挺进。

7月中旬的科尔沁左翼后旗“三北”防护林工程施工现场,到处是忙着植树的人群,有的挖坑、有的扛树苗、有的浇水,干得热火朝天。成片的樟子松、五角枫等树苗已在沙地上迎风挺立。

“这片区域是从去年开始施工的,计划用3年的时间完成,今年底将完成全部栽植任务,明年养护一年,达到工程验收标准后,兑现工程款。”科尔沁左翼后旗林业局局长王海英介绍说,在“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旗林业局注重机制创新,建立健全了保活结算机制,即承包者先期垫付资金造林,3年后,根据成活株数兑现工程款,确保了造林质量。目前,全旗“三北”防护林工程项目区造林成活率平均达95.8%以上。

在沙地中植树,光靠勇气和力气是不够的,要根据立地条件、地类特点,综合施策,分类治理。在长期的实践中,王海英带领全旗林业工作者总结出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飞播造林、自然修复等9种治沙模式。在造林中,他们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合理配置乡土适生树种和栽植密度;在沙化严重的地区,他们用稻草、秸秆做沙障,削弱风沙的侵蚀。

为弥补资金不足,科尔沁左翼后旗充分发挥好财政补贴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社会资金注入生态建设。他们采取流转土地造林、补贴造林等方式,带动大户造林、企业造林、家庭造林、联营造林等非公有制林业快速发展,激发全社会参与热情。造林成活后,坚持“树随地走”“谁所有、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将林木移交给农牧民管理,为农牧民颁发林权证,极大地调动农牧民参与林木管护的积极性。

截至2017年,科尔沁左翼后旗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320.5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1%提高到21.68%。

经过几十年的治理,肆虐的风沙终于没有了往日的猖狂,科尔沁左翼后旗初步建成了布局合理、类型齐全、功能完善的自然生态系统,重现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生动景象。

拜泉县:重现林茂粮丰景象

黑龙江省拜泉县曾是人与自然和谐、水草丰美之地。上世纪70年代,人们盲目追求粮食产量,毁林开垦,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导致拜泉县的生态功能严重下降,水土流失、风沙肆虐。

每到播种季节,大风将种子连同泥土一起刮走。刮了种,种了刮,农民要反复折腾几次,才能长出庄稼,不仅提高了种地成本,也影响了粮食产量。

生态的恶化使拜泉人认识到,如果不恢复植被,拜泉终有无地可耕种的一天。

1978年,国家启动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给拜泉县林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几届拜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一任接着一任干,将一张蓝图绘到底。

走进拜泉,印象最深的是500米见方、整整齐齐的农田防护林网,他们像是一排排站立的士兵,保护着农田不受风沙危害。

“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宣传处处长岳太青告诉记者,这里的农田防护林一般都由内外两层林带组成。“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初期种植的杨树林带,因树龄过长,开始老化。为了保证防护功能不减,2000年以来,拜泉县营造了以樟子松为主要树种的针叶复式接班林带8000多条11万多亩。樟子松将接替杨树,构成新的农田林网。

2016年以来,拜泉县在接班林树种选择中,逐步增加了核桃、榛子、果树等经济树种的种植比例,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的收入,助推生态扶贫和乡村振兴。目前,全县有农田防护林网格10629个,庇护着365万亩耕地。

拜泉县是小兴安岭余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治理小流域对保持水土,减轻自然灾害,改善全县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在推进“三北”工程建设中,拜泉县根据小流域地形、地貌、土质特点,采用生物与工程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治理,使荒芜的千沟万壑披上了绿装。目前,全县已累计治理侵蚀沟2.7万条。

站在新生乡丁家沟村一块高地上,放眼望去,丁家沟流域林木郁郁葱葱,漫山遍野的玉米、大豆长势正旺。如今这里绿色田园景观在“三北”工程实施前是不可想象的。

今年63岁的温尽庄是丁家沟村土生土长的村民。他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1983年,辛辛苦苦种植的15亩谷子,被一场大风吹得荡然无存。那时,粮食产量低,他打的粮食勉强养活一家人。当地村民生活贫困,远走他乡,仅剩下几户人家。

如今,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农业收成,吸引了当年出走的村民纷纷回乡,丁家沟的村民已增加到30多户。

新生乡乡长路宝玲介绍说,在小流域治理中采用“十子登科法”,构筑了“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坡面防护工程,即在山顶栽植松树,在林子和耕地接壤处,开挖截流沟,控制坡水下山;第二道防线是田间工程,即在田间等距离营造防护林、等高垄修梯田,蓄水保墒就地渗透,以防形成径流;第三道防线是沟道工程,即在沟头修建跌水,用木头打桩,用薪炭林编篮,使沟头不再扩展;沟底修建谷坊,栽植薪炭林;沟侧削坡插柳,育林封沟,顺水保土,形成比钢筋水泥还要牢固的生物治沟工程。

通过小流域治理,恢复了植被,阻止了水土流失和风沙对农作物的危害,粮食产量逐年上升。

截至2017年末,拜泉县累计完成“三北”防护林人工造林112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退耕还林4.2万亩,退化林分修复1.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小流域182个,形成了具有拜泉特色的循环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

如今的拜泉,风调雨顺,林茂粮丰,人们安居乐业。

40年来,东北地区生态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展望未来,东北地区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循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实施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为打造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绿色家园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彰武县三北防护林
三北工程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北工程:将沙海变成林海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杨树的育苗技术
浅析杨树的育苗技术
彰武县甘薯高产栽培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