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璇,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在当前的社会中,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战略的实施范围也越来越广。如今,“互联网+”不仅成为了经济社会的提速器,也是支撑国民经济的一项重大载体。因此,从当前的局势来看,将“互联网+”与教育培训进行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身为培训党政领导干部、各种理论骨干的主要征地,党校也需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积极地创新干部培训模式,从而更好地深化党校教学的改革,充分地发挥出干部教育培训的作用。
“互联网+”,其实就是借助于现代互联网的平台来将各种信息技术与传统的行业进行融合所形成的新的状态。从当前的形势来看,社会中的很多行业都已经开始与互联网之间建立了连接,并进行了有效的融合,比方说教育行业、医疗行业、农业等各个行业,都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实现了行业的高效发展。因此,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会发生改变,社会中的各行各业也将面临着新型的、有效的发展趋势。
(1)具有个性化
个性化,是互联网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而这,也是“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以教育行业来说,教育行业与互联网进行融合所形成的“互联网+”模式,不仅能够突破传统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也能够充分地丰富教学资源和教育内容,这样一来,人们的选择范围就会变得很大,因此,人们便可以自主、个性地进行学习。
(2)具有移动化
目前,智能手机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基本上人人都拥有智能手机。再加上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的日渐成熟,人们通过移动端就可以获得很多的视频和信息,具有移动性。
(3)具有社会性和数据化
在实际情况中,互联网的应用,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若是人们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学习,那么就会接触到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学员,从而促进信息之间的流动。而这种情况,也体现出“互联网+”极具社会性。另外,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撑之下,人们可以获取到很多的数据信息。因此,“互联网+”也具有数据化。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干部教育培训的教学形式就不仅仅只是局限于面对面的教学,借助于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互联网平台,就能够充分地避免面对面教学的局限性。并且,借助于互联网来进行教学,还能够利用弹幕来实现实时互动。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培训质量也将会有保障。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网络化的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教育资源流动不便的情况,能够促进不同党校之间教学资源的有效流通,具有着整合教学资源的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之下,不管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手段,都非常古板,不能够照顾到每一位学员的需求。但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进行干部教育培训,针对不用的学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这样,对于教学理念的创新来说,也具有着比较突出的效果。
在实际情况中,要使“互联网+”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发挥出有效的作用,首先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将传统的干部教育培训理念进行转变,将“互联网+”的教育理念深深地植入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的心中,从而不断地形成新的互联网思维、流量思维等众多“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思维。并且,在实际的教育工作模式上,也需要采取以学员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来评价教学效果,从而实现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科学性和创新性。
从本质上来说,“互联网+”本身就是一种具有颠覆性的思想。因此,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若是想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积极地吸收“互联网+”的优势,那么就必须要针对传统的干部教育培训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在传统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大都是采用面对面的教学方法。但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就可以实现传统教学与“网上自学”模式的有效结合。比如搭建QQ群、微信公众号等在线教育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联合教学的模式,提高教学的质量。
在传统的情况下,不同地区的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往往都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的,所选择的教学方法、所利用的教学模式,都是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符的。这样一来,不同的党校在教育资源方面,也没有进行有效地整合利用,使得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浪费现象。但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党校在进行干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就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来实现各个党校教育资源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将不同党校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再利用网络来进行资源共享,使得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得以提高。与此同时,不同的党校之间,也可以积极地利用其它党校的优秀教育资源,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从而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质量。
总而言之,“互联网+”的优势是非常强的。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若是能够根据互联网的优势来针对各方面进行创新,那么这也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社会、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