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代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2018-12-07 22:23:59王瑞祥王虎李若军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显性理想信念载体

文/王瑞祥 王虎 李若军,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1 理想信念教育在新时代的价值与意义

理性信念教育在新时代中,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更加明显,分别体现在大学生自身、社会建设和时代要求三个方面。明确理想信念教育在新时代的价值与意义,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第一步。理想信念是主观精神世界的核心,正确的理想信念能够指引人们为自己、为社会、为国家努力拼搏。

1.1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内在需要

理想是给我们指引方向的明灯。面对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失去正确思想的引领,大学生将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失去正确理想信念的引导,甚至会导致道德失范、行为失范。引导大学生努力提升和发展自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可见,正确的理想信念能避免大学生误入歧途,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内在需求。

1.2 理想信念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

从国内环境看,由于中国尚未完成社会转型,不够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型和不完善的监督机制滋生了很多腐朽思想,严重侵害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除此之外,资本主义的思想生活方式也带来负面影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受侵害,没有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影响良好素质的形成。缺乏高素质的大学生人才资源,最终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人才资源。最终让这些高素质的人才资源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服务。从社会和谐的角度来讲,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教育载体缺乏多样性

教育者运用教育载体向受教育者输送教育内容和教育信息,帮助受教育者树立健康、正确的理想信念。目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仍以传统教学载体为主,形式较单一,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的影响较小。以课堂教育为主的传统教学载体通过教科书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具有易操作、稳定性强的优点,要努力发扬。同时,传统教学载体也具有缺点。在课堂教授中,教育者通常仅讲解教材上的内容,没有结合社会实际。学生容易对纯理念的讲授产生厌倦,课堂实效性不高。单一的教育载体,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

2.2 教育方法缺乏创新性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沿用传统方式,没有进行更新,教学效果低下。要优化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必须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和要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方式缺乏创新性。

2.3 教育理念缺乏人本性

目前,在传统教育理念的拘束下,依旧采取“防范一控制一管束”的教育方式。教育者并没有进行换位思考,课程的设置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理想信念教育并不是给学生传授职场的技巧,而是使学生的行为符合社会标准。如果只是站在社会需要的角度去培养学生,忽视学生真正的需要的话,学生难以发自内心对理想信念教育产生认同感。

2.4 教育环境缺乏可控性

社会环境因素对学生的理想信念形成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而社会环境是不可控的,具有多变性。

3 新时代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3.1 坚持重要思想,更新教育内容

为了应对来自世界和社会的挑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首先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同时,国际形势是瞬息万变的,大学生对国际形势要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应该在教育内容中增加时事热点。

3.2 坚持以生为本,满足时代需求

我们指出理想信念教育的其中一个问题是“教育理念缺乏人本性”,没有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关注大学生自我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之中。”目前,我国理想信念教育的宗旨是使学生树立实现民族复兴的崇高社会理想。但对学生的个人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并没有足够的重视。

3.3 整合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

教育是家庭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英国的一个系列纪录片《人生七年》,记录了十四个不同阶层孩子的一生。其中有三个孩子来自上层社会,毫不意外成为了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但是促使他们成功的最大因素并不是金钱,而是父母的眼界和格局。在精神层面的耳濡目染之下,他们拥有了比父母更开阔的眼界和格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必须重视以父母为主的家人对孩子的影响。

在社会教育方面,为大学生打造有利于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首先,社会各界要共同运用和开拓优质教育资源。在学校内减少贪污腐败的不良风气,净化社会环境,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健康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全社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解和认同。在全社会形成奋发向上的积极氛围,宣扬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对大学生的三观形成良性的影响。

3.4 融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

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显性教育是最为普遍的教育方式。显性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通过教科书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具有易操作、稳定性强的优点,要充分发扬优点。但是显性教育实效性并不高。因为教师的教育方式以讲授、灌输书本内容为主,教学评价系统较单一。这些缺点也会让部分大学生产生反抗情绪,从而无法从内心认同教育内容,甚至误解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而隐性教育主张通过社会实践对大学生产生无形的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隐性教育又具有偶然性和不稳定性的缺点。所以,融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将两者的优点最大化,才能将教育实效发挥到最佳。

猜你喜欢
显性理想信念载体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华人时刊(2022年9期)2022-09-06 01:02:44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1:52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回族文学(2022年2期)2022-04-15 22:07:47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华人时刊(2020年15期)2020-12-14 08:10:36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31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人大建设(2017年5期)2017-04-18 12:57:32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学习月刊(2015年19期)2015-07-09 03:38:30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
中学语文(2015年27期)2015-03-01 03: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