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济学视角的雾霾天气成因与对策分析

2018-12-07 20:47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34期
关键词:尾气大气颗粒

熊 超

(湖南警察学院,长沙 410138)

中国于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1992年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外贸取得巨大成就。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但中国经济依然增长强劲。1978—2010年的三十三年间,中国经济迅速发展,GDP年均增速达到9.9%,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在世界人民惊叹中国经济奇迹的同时,中国人民也为经济的快速发展付出了代价,比如环境污染、产能过剩、贫富差距过大等。其中,雾霾,作为灾害性大气污染现象,近年来在中国大部分城市频发,严重危害着中国人民的健康,影响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

据新闻报道,2013年,中国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气;2014年,全国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中80%未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雾霾在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频发;2015年初柴静发布纪录片《穹顶之下》引发全国对于雾霾的讨论,“防治雾霾,留住蓝天”成为两会中的民生热点,政府高度重视雾霾治理工作;2016年依据城市雾霾统计排名,全国又有多地陷入重度雾霾;2017年在去产能政策引导下雾霾天气稍有改善。在经济增速下滑,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背景下,重视大气污染问题,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雾霾天气的成因并提出治理对策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雾霾的基本概念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根据气象学的定义,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悬浮在空气中,使水平能见度低于10km的空气浑浊现象。当悬浮的微尘颗粒遇到空气中的水汽时,有些粒子会吸水变大,并进一步凝结,会逐渐形成云雾的凝结核,有些会变成更小更多的云雾滴,形成云雾。同时空气中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当能见度小于1km时,便形成了雾。能见度处于1~10km之间形成轻雾。霾的核心物质是气溶胶颗粒,即空气中悬浮的微尘颗粒等,在人类活动较弱时,这些微尘颗粒多自然形成,并不会爆发大规模的雾霾天气。当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变强,微尘颗粒的来源增多,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微颗粒,即PM2.5,这些细微颗粒既包括自然形成的土壤扬尘、花粉、海盐等,还包括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特别由于化学燃料燃烧过程排放的大量烟尘颗粒等。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三项组成,一旦这些颗粒在大气中的排放量超过大气自身的净化能力,细微颗粒会持续集聚,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能见度低于10km的空气普遍浑浊天气,即雾霾天气。

二、雾霾天气的危害性

雾霾天气的危害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一是对居民身体健康的危害;二是雾霾天气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三是雾霾天气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雾霾天气意味着大气中污染性成分增多,污染性空气中的细微颗粒会随吸气进入人类呼吸系统,最终到达肺部组织,影响气体交换,从而引发肺炎、支气管炎、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雾霾的严重使人群中患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鼻腔炎症等人群增多,使人类免疫力下降,新生儿畸变率提高。雾霾能见度低易引发烦躁抑郁情绪,高血压、中风、心理疾病爆发的风险增加。雾霾天气下空气中有害和有毒物质的增多,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导致空气中致病菌增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雾霾天气能见度低,会影响交通出行。公路在污染性天气情况下能见度低会左右驾驶员对路况的判断易引发交通事故,铁路运输安全也一样受影响,航线会因为雾霾频发而延误,对货物运输和旅客出行带来损失。

雾霾天气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较大,由于空气中有毒物质增多,有毒细微颗粒附着在植物表面,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造成农作物减产。

三、影响雾霾天气的经济因素

雾霾天气中细微颗粒的人为来源主要包括工业燃料废气、汽车尾气、冬季燃煤废气、建筑和交通扬尘、城市家装和生活污染排放废气等,这些因素都跟经济发展有很大关系。

1.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燃煤大量使用,工业废气排放超标。为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地方政府追求GDP高增速,忽视大气污染和环境保护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相比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仍需调整。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我国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7.9%;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40.5%,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51.6%;一般而言,很多发达国家第一产业占比不超过5%,第二产业占比位于30%以下,第三产业占比达到65%以上。从数据上看,我国第三产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第二产业主要是制造业、建筑业、采矿业、电力、煤气供应业等,消耗大量煤炭,能源的消耗和工业废气的排放都增加空气中PM2.5的数量,直接导致雾霾天气的频发。第二产业中的大量污染性企业和工业区应该采取节能减排措施,采用洁净燃煤技术处理煤炭燃料,开发和应用绿色能源;对环境和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如制药、造纸、电力企业等,工业废气排放量较大,地方政府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整顿,如征税和补贴等治理污染。对于污染严重整顿不力的企业可以强制关停。

2.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不高,燃煤排放超标。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煤炭储量丰富,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相对匮乏。约有70%的能源靠煤炭燃烧供应。煤炭燃烧会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同时由于燃煤技术限制,煤炭燃烧并不充分,大量有毒有害微尘随煤炭燃烧尾气排放大气中,增加大气中PM2.5的浓度。目前我国能源的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能源利用效率低,单位GDP能耗达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相当于美国的3.3倍。以消耗大量能源为基础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消耗大量资源并且污染环境,雾霾天气很大程度上跟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并且能源利用效率不高有关。

3.机动车数量剧增,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尾气排放增加空气中有害微尘颗粒。由于经济迅速发展,人均GDP逐年提高,居民拥有机动车的数量剧增,但汽油燃烧不完全,大量尾气排入大气中,汽车尾气可以变成二次颗粒物,最终增加大气中PM2.5的数量。一般而言,城市中拥有机动车的人群较多且数量聚集,其中80%以上的机动车是汽油汽车,极少是新能源汽车,汽油柴油汽车在怠速时会产生大量尾气,目前各大城市在早晚高峰时期时的拥堵问题,使得大量尾气排放到空气中,引起大气污染。

4.房地产持续升温,以基建投资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模式,加剧雾霾频发风险。房地产市场在过去的十年间经历了飞速的升温,全国大部分城市房价都大幅上涨。房地产支撑的上下游产业可以吸收大量就业,同时带来经济的增长,建筑业依靠的钢筋、水泥等建材需要燃煤来提供,钢铁、水泥行业都是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房地产的繁荣,带动相关行业需求不断增加,从而大气中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颗粒增多,雾霾频发风险加剧。

过去十几年的经济的高速增长,暴露出许多地方政府一味追求高GDP增速而忽视环境保护大气污染的问题,房地产泡沫不断推高,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在经济利益面前不能及时整顿,同时以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持续高速经济增长的模式,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带来了产能过剩地方政府财政赤字等问题,房地产行业的繁荣以及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过程,都对大气中PM2.5的“贡献”较大,是各地不断出现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

四、从经济学视角提出治理雾霾的对策

1.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还有发展空间。对雾霾影响较大的第二产业中的相关企业进行整顿。对于大气污染较严重的企业应该采取强制措施节能减排,加装净化设备,逐步建立排污许可证制度,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应该限令整改甚至关停。经济发展方式应该从注重速度到注重质量转变,经济发展不能以大气污染为代价。应继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比如金融服务、新能源、物流业等,一方面可以大量吸引就业,另一方面经济附加值较高,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使第三产业逐步升级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企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国民经济健康高效发展。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新能源,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必须加快技术进步,开发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推广使用新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注重环境保护,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利用市场推广替代能源的使用,如生物能、风能、太阳能等,推广洁净煤技术,开发使用新能源,提高煤炭的使用效率。对于效率低下污染大气严重的小型电厂、煤矿、冶炼厂等可以责令关停。同时,加大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技术的投入,通过资金投入和人才引进推动技术进步,形成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

3.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提倡绿色出行。为了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应该鼓励引导居民采用绿色环保的方式出行,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城市可以改善道路交通设计,增加城市轨道交通,疏解拥堵,同时在道路两旁建立绿色防护带,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植物吸收机动车尾气。严格制定和执行汽车排放标准,强制加装过滤设备,提高燃油品质,减少尾气排放。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制度,推广和鼓励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完善城市自行车系统,增加自行车停放点和轨道交通站点的停车场数量,倡导居民低碳出行。

4.调控地产经济回归理性,以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利用环保手段减少建筑工地扬尘。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减缓,注重经济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模式从依靠投资外贸驱动逐渐向依靠内需创新驱动转变。政府不断出台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使其回归理性。在治理雾霾方面,应该对于地产相关的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进行整顿关停,采取征收污染税、建立污染权交易市场等经济手段促进节能减排。同时,利用环保手段减少建筑工地扬尘。

雾霾治理是一场全民协力的攻坚战。在经济方面,应该努力从完善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减少建筑扬尘等方面减少大气污染,从源头上治理雾霾天气。

猜你喜欢
尾气大气颗粒
磷铵装置尾气综合利用研究与探讨
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的颗粒换热模拟
活性炭生产尾气处理技术
纯碱生产中含氨尾气的综合回收利用
颗粒浓度对半计数法颗粒尺寸校准结果的影响
宏伟大气,气势与细腻兼备 Vivid Audio Giya G3 S2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大气光学现象
镇咳宁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Huber集团的新型颗粒捕集器再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