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洪帅
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100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优化中,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剧烈,产品质量也日益成为各个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建筑企业,只有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才可以进行企业品牌的打造,从而为企业在市场上赢得竞争优势。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建筑工程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只有确保对工程质量进行了有效管理,才可以促使建筑施工方内部资源得到充分的应用,从而降低返修、加固等资金消耗,为工程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支持。有效的质量控制可以保证建筑工程使用的年限,提升使用效率,从而进一步扩大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1]。
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涉及到的环节和细节非常多,从最开始的工程选址,施工方案设计,项目团队的组建,材料购买,施工设备的选择,到后来整个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策划等等,每一个环节都跟建筑工程管理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些因素最终都将对工程质量起到一定的影响。
由于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较多,不少问题还很难被发现,比如一些不合格建筑材料的使用,在当时可能看不出什么问题来,但是,当建筑工程完工之后,随着人们的使用,再加上台风、暴雨、地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另外很多的项目比如钢筋绑扎、防水施工等只有在特定的时间才能被检验,一旦过了这个时间就会被封闭在混凝土里,既无法检测,也无法评估。类似这些问题的隐蔽性都非常强,即便是用专业的技术检查,也无法全部识别出可能存在的隐患[2]。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关工作人员的素养和专业技能不能满足要求。目前建筑施工的从业人员大多是从广大农村招来的劳务人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接受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能力较弱,标准化和规范化意识较差,那么相关专业工程质量控制人员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管控能力的高低就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的质量。虽然现在相关工作人员的数量在增加,但是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技能还需要提高。有些工作人员虽然有证书,但缺乏足够的现场管理经验,有些人甚至没有相关的资格证书,更没有经过系统化的培养,所以总体来讲,质量控制人员的数量偏少,并且专业知识比较欠缺,不能充分满足要求。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还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是行业标准的认可度不高,没有一个公认的质量管理体系。这样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质量控制时,没有权威的标准进行参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而且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对建筑施工质量的管控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对质量监督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未建立明确可行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或虽已建立相关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但由于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在施工过程中无法落实到位,导致管理力度较弱,施工人员执行力较差,无法起到管控作用,也会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照合同工期完成工程建设任务,是施工合同所规定的,也是施工单位必须保证的。只有按合同工期完成建设任务,不随意拖延工期,工程建设质量才能按照进度计划逐步实施,施工单位的各项利益才能保证,才能获得理想的利润,因此,工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施工单位一定要对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给予足够的保证,做好对工程进度的管理和调整控制工作。
原材料对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为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安全,施工方有必要加强对施工现场所运用到的材料的控制工作。第一,我们要严格对原材料的采购进行有效控制,尽可能的选择那些质量佳、价格优的材料供应商,创建长期合作的模式,保证采购进来的原材料可以很好的满足建筑施工质量要求,防止产生以次充好的现象发生。第二,要做好材料的检测工作,严格根据材料的数量跟规格展开抽样检测,确保选择的检测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于那些检测不合格的一定要禁止使用。第三,要做好材料的现场存放和保护工作,根据各类材料的特点,做好防雨、防雪、防潮、防冻、防压等措施;原材料和半成品要分开存放。
要想顺利开展一项建筑的施工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施工技术,一项良好的技术方案可以极大的缩短工期又能充分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就这方面来说,施工方要吸引和纳入更多具有高技术的人才,创建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尽可能的通过信息工具来提高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能力,全方位的掌控工程的整体进展,以便能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在创新信息化技术的同时,企业还要增强应用信息化设备跟智能化检测设备的工作,实质性的提升检测的质量跟效率,认真比对测量数据和质量指标,加快质量监控的步伐,提升工程质量。
总而言之,工程质量管控与建筑工程社会效益的提升具有密切的联系,建筑工程质量是国民经济建设效益的基础,也是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需要各方面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科学研究,综合施治,对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部位加强监管和控制,从源头上杜绝质量问题的产生,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