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十五”计划的编制、实施过程及主要成就*

2018-12-07 15:05曹文炼张力炜
全球化 2018年10期
关键词:计划发展

曹文炼 张力炜

一、第九个五年计划的编制与实施

“九五”计划(1996—2000 年)开始的时候,国内外形势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对我国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对我国经济建设比较有利。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增强,跨国公司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重要力量。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几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国家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八五”计划提出的主要任务都已完成或超额完成,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从1995年开始,我国商品供求总量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供大于求和供求平衡的商品比重逐年上升,供不应求的商品比重逐年下降。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已经形成。

(一)“九五”计划编制过程和主要特点

从“九五”开始,我国五年计划编制程序越来越走向规范化。国家计委首先根据国务院的指示,进行编制计划的前期调研,在此基础上起草五年计划《基本思路》《纲要》框架和《纲要》草案。其间,由中共中央起草小组负责提出关于五年计划的建议(简称《建议》),《建议》经中共中央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国务院在中共中央提出《建议》的基础上,按照中共中央建议的要求和精神,具体编制五年计划纲要。《纲要》进一步具体落实中共中央《建议》提出的方方面面要求,最后再经过全国人大通过。“九五”计划编制的时间也有明确规定,在前一个五年计划实施过半时开始编制,到计划通过前一年的2月份开始起草《建议》,10月份通过《建议》;最后,到新的计划期第一年的3月份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计划纲要。

“九五”计划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决定了其性质、内容和编制方法都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中长期计划。时任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指出:在计划的性质和作用上,计划要以市场为基础,使市场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国家计划要突出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计划指标总体上应该是预测性、指导性的。在计划的内容上,一要根据新时期的任务和要求,充分体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二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三要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四要强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编制计划的方法上,更加强调科学性和民主性。重视解决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构成了新的中长期规划的特点。

“九五”计划的编制工作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为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召开之前。1993年3月,党的十四届二中全会作出关于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及编制与之相关的计划的决定。当年夏天,国家计委和有关部门按照中央部署,开始着手进行计划的前期准备工作。那段时间,仅国家计委机关就展开对22个重大专题的研究,形成了上百万字的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九五” 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基本思路。另外,国家计委还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部分大专院校及研究机构,以及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的专家、学者,对“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若干指标,特别是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支、货币供应和信贷收支、国际收支、人民生活和就业、物价水平、主要产业发展等指标反复测算,运用多种数学模型进行方案的分析比较,筛选出各项指标的最佳组合,初步确定宏观调控目标和产业发展任务的设想。

1995年3月8日,中共中央《建议》起草小组正式成立。为使《建议》的提出与《计划》的编制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具有科学性,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还批准,在文件起草的同时,组织有关政府部门继续集中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作深入调查研究。3月14日,由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国家科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农业部、人民银行、国务院研究室等单位派出人员组成了15个专题研究组,深入到各地、各部门,广泛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内容包括:

(1)提出全国人民生活实现“小康”的具体标准和主要措施;(2)如何加强农业,实现全国粮食产量登上一万亿斤新台阶,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的政策措施,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有步骤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途径,真正做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较快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4)如何把国有企业的改革、改造、改组结合起来,培育一批技、工、贸一体化的跨行业、跨地区的企业集团,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促进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5)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的政策措施,逐步提高财政收入的“两个比重”,提出“九五”期间“重建财政”的设想,合理调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工农之间,以及居民内部的分配关系;(6)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技术先进、规模经济的原则,研究加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培育支柱产业及军转民等发展规划;(7)研究加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能力,更加有效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国际经济合作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8)恢复对港澳行使主权后,如何保持港澳繁荣和稳定,使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9)在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如何避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和保持宏观经济基本稳定;(10)如何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提高全民族素质,妥善处理经济增长与控制人口、保障就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

1995年4月下旬,起草小组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拟定出《建议》的送审提纲,共分为六部分,框架内容涉及七个方面:一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经验;二是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些关系全局的突出问题;三是“九五”期间和到2010年的奋斗目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指导方针;四是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战略重点;五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基本政策;六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七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问题。

在《建议》稿报送中央领导同志审阅的同时,起草小组还先后召开了四次座谈会,邀请一些长期从事经济工作的老同志和经济界的专家学者,对文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与会者就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搞好国有企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问题,提出各自的见解,其中许多意见和建议都被《建议》采纳和吸收。

1995年8月中旬,为了更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中央决定将《建议》稿印发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各部委和解放军各大单位征求意见。8月31日,遵照党中央在重大问题上都事先同各民主党派进行协商的一贯做法,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南海怀仁堂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准备提交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的《建议》稿,征求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同志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同一天,李鹏总理也邀请了一些专家学者到中南海座谈,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起草小组收到各方面提出的修改意见共139份,小组成员逐条研究,并根据这些意见对《建议》稿作了200多处修改。

1995年9月25日至28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随后,“九五”计划的编制工作进入正式起草《纲要》的阶段。在国务院直接领导下,组成了《纲要》起草小组,小组成员由国家计委、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研究室、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体改委的主要负责同志组成。

1995年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召集文件起草小组开会,部署《纲要》起草工作,要求根据中央《建议》的精神,突出《纲要》的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计划指标总体上是预测性和指导性的,充分体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不要过多安排具体项目。要回答今后15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对粮食稳定增长、国有企业改革、地区经济发展等,要有明确的政策措施。12月中旬,起草小组在就《纲要》涉及的一些重大问题多次向国务院领导汇报后,初步形成了《纲要》草稿。中宣部、中央政法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和法律委员会、全国政协及其经济委员会、国务院各部门、各省区市分别对草稿进行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1995年12月底和1996年1月初,总理办公会议和国务院常务委员会议对《纲要》的草稿进行讨论、修改;党中央由总书记主持会议,多次讨论、审议。2月26日,经过九易其稿,政治局会议讨论同意将《纲要》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陈锦华认为:“这次《纲要》制定工作的范围之广,参与人员之多,是我国历次计划编制工作所没有的。”[注]参阅:1996年3月8日国家计委主任答中外记者问。专家、学者通过参与前期研究来参与“九五”计划政策咨询,这表明我国计划工作进一步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编制计划中,还委托世界银行组织一批专家对一些专题提供咨询意见。

1996年3月17日,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这次人大会议批准的《纲要》,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时期,按照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对迈向21世纪的中国制定出的宏伟蓝图。“九五”计划的目标确定为: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到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粮食总产量要保证达到4900亿公斤,力争达到5000亿公斤。“九五”以至今后15年,要集中必要的力量,在水利、能源、交通、通信和重要原材料工业方面,建设一批大型工程,包括:长江三峡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山西、陕西、内蒙古煤炭基地,南昆铁路、南疆铁路和神黄铁路,公路国道主干线,通讯光纤干线网络,以及一批大型港口、机场等,使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要根据市场需求,振兴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和建筑等支柱产业,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九五”期间的宏观调控目标为: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为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率为30%,物价上涨幅度明显降低,努力使之低于经济增长率。

关于“九五”的经济增长速度,时任国家计委副主任曾培炎说:“‘九五’经济增长速度按8%左右安排,比‘八五’的速度低一些。这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要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宏观经济的稳定,把目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明显降下来;二是要为深化改革创造比较宽松的经济环境;三是把经济工作的重点从偏重追求速度转到注重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上来。”[注]曾培炎:《曾培炎论发展与改革》,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96页。

“九五”计划最突出的特点是:提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二)“九五”计划的调整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7月,从泰国开始的亚洲金融风暴,使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给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金融造成不小的冲击。亚洲金融危机与国内一系列问题叠加在一起,使我国经济发展受阻,外贸出口增幅从1996年的20%猛跌至0.5%,利用外资额也跌至20年来的最低点;到1998年上半年,国内消费品零售市场已经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产能过剩在随后的几年中呈加剧的态势,有效需求不足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矛盾。199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降到2.8%,1998年和1999年均为负增长(下降0.8%和1.4%),呈现通货紧缩的趋势;经济增长率也从1997年9.2%,分别降到1998年的7.8%和1999年的7.6%。经济趋冷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企业开工不足,工业经济下滑,投资减速,消费乏力,失业增加等,给中央决策层带来新的挑战。

国际投机势力借机发动了对于香港股市和港币汇率的进攻。中央提出,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香港的繁荣,并对香港特区政府给予了全力支持。在10个交易日中,香港特区政府约运用相当于1200亿港元的外汇储备,将恒生指数上拉1169点。在打击国际炒家、保卫香港股市和港币的战斗中,香港特区政府最终获得全胜。[注]吕平:《香港金融保卫战》,《南风窗》1998年11月。

1998年3月19日,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提出,本届政府的任务概括起来是:“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一个确保”,就是确保今年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达到8%,通货膨胀率小于3%,人民币不能贬值。“三个到位”,一是确定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进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确定在三年内彻底改革金融系统,中央银行强化监管、商业银行自主经营的目标要在本世纪末实现;三是政府机构改革的任务要在三年内完成。“五项改革”,是指进行粮食流通体制、投资融资体制、住房制度、医疗制度和财政税收制度改革。

1998年3月,曾培炎任国家计委主任,他到任后面临的使命就是扩大内需,提振经济。当时,如何扩大内需是让国家计委“焦头烂额的事”。此时,国家计委和财政部都分别向国务院主要领导建议发行特别国债筹集建设资金。国家计委的报告建议发行长期建设国债主要用于六个领域:第一,农村电网改造;第二,高速公路建设;第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第四,扩大大学招生;第五,国家粮库建设;第六,长江干堤加固。

针对内需不足、外需下滑、经济增长乏力的新情况,中央当机立断作出批复,决定对“九五”计划作出重要调整,即提出扩大内需的方针,由“九五”初期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转变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预算赤字,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加大政府支出,通过加大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1998年增发10年期建设国债1000亿元,银行配套增加1000亿元贷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强调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不生产积压产品,不搞重复建设。基础性建设要有总体规划,注意合理布局,充分发挥现有设施潜力,加快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不能盲目铺新摊子,原则上不新上一般工业项目。

曾培炎主任根据中央指示,马上召集相关部门和各地方计委的同志,将高速公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等六个投资方向的资金分配下去,项目也就轰轰烈烈地干了起来,决策快,行动也快。1998年,全国新增高速公路1741公里,通车总里程达8733公里,跃居世界第六;至1999年末,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11650公里,跃居世界第三;2000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9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中国创造了世界罕见的高速公路建设奇迹。

国家在发行长期国债搞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采取了降低存贷款利率、提高出口退税率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和住房,也从1998年开始了全面的市场化改革,这同之后开始的节假日“黄金周”等措施一起,发挥了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1999年初,为了刺激投资需求,中央决定在1998年国债发行规模的基础上,再增发500亿元长期国债,继续用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这年中,由于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十分严峻,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双下降;1999年上半年投资增幅比一季度回落了7.6个百分点。当年6月,中央决定再增发600亿元长期国债,专项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同时,更加重视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决定从1999年7月1日起,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水平、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水平、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社会保障“三条线”标准)提高30%;增加了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工资(月人均基本工资提高30%)和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适当提高了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一次性补发了1999年6月底前各地拖欠的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统筹项目内的养老金;提高了部分优抚对象抚恤标准等。采取上述措施,国家财政共支出540亿元,使全国8400多万人受益。这期间,中央决定采取有力措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实现三年脱困;同时深化金融、投融资、粮食流通、住房制度、医疗制度、财税制度等改革,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由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宏观政策调整的共同作用,终于阻止了经济增长率的继续下滑,2000年回升到8.4%。

除了通过增发国债、增加政府支出带动社会投资,国家计委还提出鼓励发展民间投资的政策建议。当时全国投资的增长速度只有7%,而浙江省的投资增长速度却有30%多,尤其是台州市温岭县更高,主要是民间投资。2000年年初,曾培炎主任带着国家计委的一些司长们,先后到浙江省温州、台州、宁波等地调研如何扩大民间投资,回来后组织起草了一个鼓励民间投资的13条政策文件,第一次提出对民间投资要同国有投资一视同仁;要在税收政策、信贷支持、项目审批等方面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13条”以国家计委的红头文件下发,通过鼓励民间投资启动经济,产生了好的作用。

(三)“九五”计划的实施和主要成就

“九五”期间,国民经济总量跃上新的台阶。五年间,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8.3%,远高于世界平均3.8%的增速。2000年我国GDP达到8.94万亿元,按当年汇率折合成美元,突破1万亿美元。按照当年12.7亿人口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50美元,进入世界银行划分的下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九五”期间也是国家财力增长最多的一个时期,国家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5%,五年累计超过5万亿元,比“八五”时期增加了1.3倍。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有较大提高,位居世界前列。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粮食年生产能力达到1万亿斤左右的水平。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工业淘汰落后和压缩过剩的生产能力取得成效。电子、信息等一批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产业稳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增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瓶颈”制约得到了较大缓解。区域发展战略作出重大调整,1999年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促进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九五”期间,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基本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2000年,进出口总额达4743亿美元,其中出口2492亿美元,这两项指标分别比1995年增长了69%和67%。出口商品结构改善,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所占比重提高。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投资环境继续改善。吸收外资规模增大、质量提高。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894亿美元,比“八五”时期增长了79.6%。2000年底,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656亿美元,比1995年底增加了920亿美元。随着“九五”计划的完成,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为实施“十五”计划,开始迈向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九五”经济体制改革取得许多新突破

从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纳入国民经济计划,我国在“九五”期间进入经济体制改革的新阶段。改革不再是单兵突进,而是重点突出,综合配套,全面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四大支柱,改革在这些方面都有重要进展。

1.重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九五”期间是国企改革和调整措施出台最多的五年。大多数国家重点企业都是通过实行公司制改造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其中相当一部分在境内或境外上市。政府采取债转股、降低利率、技术改造贴息贷款等措施,减轻了企业负担;此外,通过对国有企业的兼并、破产、重组,调整国有经济战略布局,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为扩大内需而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更是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有了这些综合配套改革措施,国有企业活力明显增强。据统计,2000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392亿元,为1997年的2.9倍,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脱困目标基本实现。值得一提的是,在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同时,民营经济也得到较快发展。

2.宏观调控政策的适应性明显提高

2002年4月28日,曾培炎在他主编的《领导干部宏观经济管理知识读本》的首发式上,以“提高驾驭宏观经济的能力”为题发表讲话,指出“在‘九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先是采取各种综合治理措施,迅速扭转了高通胀局面,国民经济顺利实现了‘软着陆’。以后又针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制定积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增加投资与调整收入分配、启动消费结合起来,把扩大内需与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结合起来,把扩大经济总量与加快结构整合结合起来,使得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我们不仅积累了有效治理需求过热和通货膨胀的经验,而且逐步积累了扩大国内需求,抑制通货紧缩趋势和促进经济较快增长的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宏观调控的经验教训,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注]曾培炎:《曾培炎论发展与改革》,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15页。

“九五”时期,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适应性明显提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从注重追求增长速度,转变为既注重增长速度又注重提高增长质量和结构优化升级。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国家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低,只有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才能逐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然而,在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价格持续下降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年有所降低。从1998年底开始,中央政府在进行下年度计划工作安排时明确提出:速度指标应当是预测性、指导性的,应当能够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而随时进行调整,并且公开宣布放弃片面追求增长速度的做法。这一根本性的变化,标志着我国的宏观调控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二是宏观调控的战略重点,从出口导向、发展外向型经济,转变为积极“扩大内需”,立足国内市场。1998年,为了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宏观经济政策应该立足于国内市场。“立足于国内”不仅作为1999年度的短期宏观调控取向,而且确立为今后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从而使得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了可靠的保障。

三是推进计划、财税、金融体制的改革深化,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调控手段,较好地发挥了计划、财政、金融等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的作用。1998年,金融体制改革步幅加快。例如,在贷款规模管理方面,逐步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在存款准备金制度建设方面,将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两个账户合二为一;在中央银行管理体制方面,为了摆脱地方、部门的干预,加强金融监管力度,人民银行撤销了省级分行,设立了9个跨行政区分行。这些改革对于更有效地发挥金融的宏观调控作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供了保证。

四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政府机构改革。1998年,我国政府开始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次机构改革。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把“国家计划委员会”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简称国家计委)。由国务院批准下达的国家计委“三定”方案,对国家计委的职能、机构、人员编制作了较大的调整。这次机构改革方案加强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强调能够由市场解决问题的,尽可能交给市场,计划管理逐步由直接管理为主转为间接管理为主。新的“三定”方案,将大量的工业和运输生产计划指标改为预测性指标。为了更好地利用市场竞争机制,鼓励出口,调节进口,新方案取消了一部分进口商品的配额,转由市场配置。另外,新方案还进一步减少了由政府直接制定价格的品种和范围,将形成竞争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改为主要由市场决定。

这次机构调整,将国家计委机关行政编制由原来的1119人减少为590 人,减少了47.3%;合并重组了一些司,内设机构由原来的24个职能司局和6个办公室(如三线办、国民经济动员办、核电办等),压缩为19个,减少了20.8%;在职能上,有7项划了出去,4项划了进来,还有6项原有职能进行了转变。机构改革后,国家计委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和长期规划;提出总量平衡和结构调整的宏观目标和政策,搞好宏观经济的预测和预警;制定价格政策,监督价格政策的执行;安排国家拨款建设项目和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确定政策性金融的使用方向;统一管理国家的粮食和战略物资储备。曾培炎主任说:“这些职能都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关系宏观经济的各个方面,关系经济政策的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注]曾培炎:《曾培炎论发展与改革》,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996页。

五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明显加快。“九五”期间,我国在城镇中努力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统一,即统一了职工个人账户规模,统一了企业和职工的缴费比例,统一了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计发办法。养老金发放逐步走向社会化,越来越多的离退休人员不再是去原企业,而是到银行、邮局领取养老金,劳动者正在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社会化管理已经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到1999年6月底,全国除海南、西藏外,均实行了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职工达到7194.62万人,建账率78.46%。截至2000年6月,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到9854万人,离退休人员3057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改革规范工作也在稳妥进行。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6%的乡镇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参保人口达到8000万人。

“九五”期间,失业保险更大范围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到2000年6月末,全国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已经达到9929.2万人,占应参保人数的73.7%。失业保险基金收入也大幅度增长,2000年上半年共收入6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15.7亿元。“九五”期间,提出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即“两个确保”),是各级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1998年、1999年两年,90%以上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领到了基本生活费,98%的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按时足额领到了养老金,同时补发了历史拖欠160多亿元。

备受老百姓关注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也在这一期间积极推进。省级规划已全部出台,90%的地市制定了实施方案,143个统筹地区进入组织实施阶段,覆盖总人数为1396万人。关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配套文件也已出齐,比较完善的医疗保险政策框架体系基本形成。

综上所述,我国在“九五”改革开放取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来之不易,充分体现了中央驾驭宏观经济全局、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领导能力,及广大人民群众不怕困难、锐意奋进的伟大精神。

二、第十个五年计划的编制与实施

2000年,我国圆满完成了第九个五年计划,经济社会发展和体制改革都取得重大成就,实现了人均GDP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并存。各主要国家都在制定面向新世纪的战略,力图抢占科技、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在竞争中形成新的国际分工格局。根据对国内外形势的综合分析和判断,中央提出:“制定‘十五’计划,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注]刘国光等编著:《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61~663页。

(一)“十五”计划编制过程

“十五”计划(2001—2005 年)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编制“十五”计划前后经历了3年,共积累几百万字的原始资料,参与起草计划的专家涵盖了各个主要领域。

自1998年6月起,国家计委组织委内和社会各方面的研究力量,开始进行编制“十五”计划的前期研究工作,具体包括:进行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以及纳入计划重大项目的论证等。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配合“十五”计划前期研究工作,组织了《21世纪初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研究》的课题研究,1999年3月完成了课题总报告和20个专题报告,涉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消费增长潜力与消费调控目标选择、交通运输发展与改革、能源发展战略及政策、投资规模及投资资金来源预测、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等诸多重大问题。

1999年6月22日,国家计委召开全国“十五”计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以《研究制定好新世纪第一个中长期计划》为题,提出关于制定“十五”计划工作的五项原则和三点要求。他指出,研究“十五”计划,需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内在关系,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更好地协调统一起来。“十五”计划编制工作应该遵循的五项原则:一是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切实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面对21世纪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我国资源环境所承受的压力,如果仍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来追求高增长的老路是没有前途的。二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要做到使中长期规划依靠市场、反映市场、引导市场、调控市场。所谓依靠市场,就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凡是应由市场调节的经济活动,都要进一步放开放活,突出中长期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反映市场,就是要研究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市场为导向,合理确定发展思路,调整发展战略;引导市场,就是要通过规划,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市场健康发展,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调控市场,就是通过适时适度的宏观调控,弥补市场的缺陷和不足,实现经济总量的平衡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三是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人口增长、资源开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相协调。四是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调制定全国“十五”计划时,要把加快西部开发这一发展战略充分考虑进去。“十五”期间,中央将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扶植力度,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优先安排水利、电力、交通、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项目。五是继续贯彻执行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并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拓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开放型经济。

为了做好“十五”计划的编制工作,曾培炎还提出三点要求:第一,要理清思路,突出重点。他说:“编制规划前不急于算账、找项目,而是先理清思路,这是编制最近几个中长期规划的基本做法。从实践来看,这是一条成功的经验,编制‘十五’计划时仍要坚持。”第二,要立足当前,考虑长远。如何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是编制“十五”计划的出发点。但是中长期规划不能局限在解决短期问题上,不能因为短期问题而忽视了对长期问题的战略性考虑,要从解决当前问题出发,分析研究其变动趋势,从中提炼出一些长期性、全局性、规律性的东西,作为中长期规划的重点。第三,要转变观念,更新方法。具体而言,就是要改变过去规划编制中重国内、轻国际、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缺乏统一考虑的思想方法;改变政府包办一切,“包打天下”的思想方法;改进确定目标、测算速度的思想方法。对于这一点,曾培炎指出,有些地区在编制规划时,先是设定一个具有感染力的口号,如规划期内,“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经济强省”“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等,然后确定要有多高的速度,再确定一、二、三产业各增长多少,等等。这样推算出来的速度恐怕很难符合实际。最后,他提出,在“十五”计划编制中,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提高规划编制过程的社会参与度,增加透明度。[注]曾培炎:《曾培炎论发展与改革》,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34~239页。

时任国家计委发展规划司副司长杨伟民在他撰写的《关于“十五”规划编制方法和程序的思考》一文中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十五”计划就其性质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指导性计划,这类计划主要是在那些市场机制基本可以有效发挥作用,无需政府过多干预的领域。编制这类计划的目的是,通过对发展环境、市场需求、发展态势的分析预测和展望,阐明政府意图,引导资源配置方向,供市场主体决策参考,起到间接影响企业决策的作用。实施的主体不是政府,而是企业。第二类是政府组织落实的计划。这类计划主要集中在政府若不通过编制计划进行必要的扶植或支持,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会产生“市场失败”,或市场机制难以做好,易造成盲目重复建设的领域。编制这类计划的目的是,在特定行业或领域,明确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克服政府干预的随意性,统筹重大建设项目及布局、资金来源等。其作用既是约束企业的,更是约束政府自身。公益事业、基础设施,高科技以及关系全局的关键环节和薄弱领域应编制此类计划,比如生态环境、防洪设施及水资源开发、铁路主干网、城乡电网、科技、教育、国防工业等。[注]杨伟民:《关于“十五”规划编制方法和程序的思考》,《宏观经济研究》1999年第12期。

1999年11月,中央政治局确定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议题将研究“十五”计划,并决定成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简称《建议》)起草小组,成员包括中央财经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还有经济、社会科学、科技等各领域的专家,共约40人。为了能够制定一个适应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的五年计划,中央起草小组历时近10个月,先后到6个省市、180多个单位听取了意见,组织的专题调查内容包括:科技、环境保护、对外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

2000年4月4日,曾培炎同志向中共中央作了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专题汇报。提出“十五”期间,西部地区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中部地区要在农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把潜在市场优势转化为现实市场优势。东部地区要在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得到较大发展,把国内竞争优势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其中,关于西部开发的初步设想是,选择现有经济基础较好、区位优势明显、人口较为密集、沿交通干线和城市枢纽的一些地区,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区域。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依托欧亚大陆桥、长江黄金水道、西南出海通道,促进西陇海经济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南昆贵经济带的形成,在这些交通干线上重点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带动周围地区发展。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带动一些口岸城镇发展。选择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优势资源、特色经济、科技教育等主要方面,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领域,实施一些对西部开发全局具有关键作用的标志性工程。[注]曾培炎:《曾培炎谈发展与改革》,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709页。

关于制定“十五”计划应该以什么作为主线,中央在听取各方面意见时,曾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是各种问题的核心,因此,编制“十五”计划应该围绕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展开;另一种意见则认为,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归结起来是体制瓶颈和技术瓶颈的制约,因此,“十五”计划应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主线。经过讨论、研究,最终倾向于前一种意见,即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十五”计划的主线。[注]刘国光:《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67页。2000年9月,朱镕基总理在接受韩国中央日报社长洪锡炫采访时说:“中国的‘十五’计划,主要是为实现中国的第三个战略目标开好局。最主要的内容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这是最主要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一定要通过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先进科技的发展来实现。中国不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发展以信息为中心的高科技,中国的经济发展就走到尽头了。”[注]朱镕基:《朱镕基答记者问》,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3页。

2000年10月11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简称《建议》)。全会指出,制定“十五”计划,必须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这成为制定“十五”计划纲要的重要指导方针。中央的这个建议是“十五”计划的核心内容。

十五大结束后不久,国家计委即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对《建议》进行具体细化。10月23日,政府公开吁请全国人民和社会各界为“十五”计划献计献策,鼓励公众参与国家重大决策的过程,以提高计划制定的透明度。国家计委主要领导专门听取了长期从事经济工作的老同志、经济学家、两院院士、科学家、企业家对《“十五”计划思路》的意见。经国务院批准,还聘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组成了“十五”计划咨询审议会,对“十五”计划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咨询审议,提出建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机械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专家学者都参加了前期研究工作,形成了500万字的研究成果。此外,还在互联网上开辟网页,吸收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他们中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只有10岁。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陆百甫说,这是中国首次在制定五年计划时交付全民讨论,群众参与的深度、广度和范围都是空前的。截止到2001年1月31日,国家计委和《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中国经济导报》等新闻单位共收到社会各届来信和电子邮件1.7万多封,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十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有些已经体现在“十五”计划纲要中。“十五”计划纲要前后修改了20稿,内部稿更是数不胜数,总共收集到1800多条修改意见,最后共做出了230条修改。[注]佚名:《“十五”计划纲要起草制定内幕》,《北京晚报》2001年3月5日;国家计委发展规划司编:《“十五”计划公众建议选编》;曾培炎:《曾培炎论发展与改革》,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81页。

如前所述,自编制“七五”计划开始,向社会征求意见的范围不断扩大,包括地方、部门、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专家学者等有关各方面,专家开始通过参加座谈会形式参与政策咨询。“九五”以后,专家进一步通过参与前期研究来参与政策咨询;“十五”正式成立了专家审议会。这表明,我国计划决策程序的制度化、民主化在不断健全和完善。

这次制定“十五”计划纲要,政府还听取了国际组织的意见。1999年初,世界银行受国家计委的委托,写出《中国的中期转轨问题:“十五”计划若干经济发展问题的框架文件》,为中国“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提供了政策建议。这份框架文件涵盖了47个专题研究,如农业生产、农业研究、清洁煤技术、经济法改革、教育战略、能源利用与环境、经济增长、金融部门改革、财政改革与财政分权、脆弱的土地资源管理、天然气开发、粮食政策、医疗保健、收入不平等、工业污染控制、知识管理、可再生能源、农村贫困、交通、城镇化、水资源管理等。

2001年2月6日,朱镕基总理在北京主持座谈会,听取了全国政协委员的代表对“十五”纲要的意见和建议。两院院士石元春在8分钟的发言时间里,主要就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资源保护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建议,提出要在农村扶持龙头企业、促进农业科技产业发展、把水资源保护放在第一位、注意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等一些具体修改意见。

2001年3月5日,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和委员们听取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并且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国务院根据这些意见和建议,反复对纲要报告进行推敲和修改,一共修改了40处,其中涉及内容比较重要的改动有23处。3 月15日,朱镕基向大会主席团提交了关于纲要报告修改说明,对已经采纳的意见逐条列出修改的具体内容,对未采纳的意见也说明了理由。同一天,代表大会批准了计划纲要和朱镕基总理关于计划纲要的报告。

(二)“十五”计划的主要目标

“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主要宏观调控目标是: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7%左右。按2000年价格计算,2005年的GDP将达到12.5万亿元左右,人均GDP将达到9400元。“十五” 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各达到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际竞争力增强。2005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分别为13%、51%和36%,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将分别为44%、23%和33%。科技、教育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的比例将提高到1.5%以上;初中毛入学率将达到9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力争将达到60%左右和15%。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2005年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3亿人以内;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5%。城乡环境质量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将比2000年减少10%。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十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增加到22平方米,全国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40%。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农村医疗服务设施继续改善,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关于“十五”期间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定为7%左右,朱镕基指出:“这个速度虽然比‘九五’实际达到的速度低一点,但仍然是一个较高的速度。要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付出艰巨努力。同时,由于国际国内都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计划的预期目标要留有余地。”[注]朱德宏:《历史的跨越》,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62页。

(三)“十五”计划的特点

“十五”计划与过去的五年计划相比,具有以下三个不同的特点:一是“十五”计划具有明显的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指导性,是粗线条的计划,强调对全社会经济活动起导向性作用。为此,“十五”计划《纲要》减少了实物指标,增加了反映结构变化的预期指标。 “十五”计划的实物指标从“九五”计划的100多个减少到38个,是“九五”计划各项指标的1/3。《纲要》提出的产业发展方向是对市场主体的指导性意见,政府通过经济政策等手段加以引导;另外,政府配置资源的重点转向基础设施、科技教育、生态环境、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领域,努力为全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二是“十五”计划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线。主要任务是: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逐步推进城镇化,努力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等。三是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基本发展战略,进入21世纪,政府为实现这一发展战略,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因此,“十五”计划突出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发展理念。

(四)“十五”计划的实施和主要成就

我国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末的回落和调整之后,进入新世纪开始回升。“十五”计划的实施总体上比较顺利。“十五”期间,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特别是2001年12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扩大对外开放的红利逐步释放,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迅速发展,有力带动了国内经济加快发展。2005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GDP达到12.5万亿元,增长速度达到9.5%,超过了计划预期7%的目标,实现了地区平均9%以上的预期目标;粮食总产量达9680亿公斤,比2000年增产427亿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比2000年提高了2.37倍,年均增长27.5%;财政收入大幅增加,2005年比2000年增加18233亿元,年均增长18.7%;国际收支基本平衡,2005 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4221 亿美元,是2000 年的3 倍,年均增长24.6%,创下改革开放以来外贸发展的最高纪录,世界排位从2000年的第八位上升到第三位。“十五”期间,我国利用外资成绩显著,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2741亿美元;城镇新增就业4200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000万人;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5年农村贫困人口比2000年减少了844万人;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为9.6%和5.3%,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大,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卫生、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步伐加快。2003年10月15日,我国首次发射载人航天飞行器“神舟五号”并顺利返回,成为世界上第3个能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我国自2000年底正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经过五年努力,取得了重要进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以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重要突破口,“十五”期间新开工的重大交通、能源、水利、生态等工程达60项,投资总规模约8500亿元,其中有23项工程建成投产。如青藏铁路线下工程完成95%,西气东输工程于2004年底全线投入商业运营,西电东送工程向广东新增1000万千瓦送电能力的任务也提前完成。江河上游水利枢纽、公路主干线建设全面展开。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2.88亿亩,退牧还草工程治理草原1.9亿亩。五年来,在西部大开发中,一手抓关系西部全局的重大工程,一手抓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中小项目,使各族群众不断得到实惠。油路到县、送电到乡、广播电视到村基本实现,县际公路、农村饮水、农村能源、生态移民等工程积极推进,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攻坚计划开始实施,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注]曾培炎:《曾培炎论发展与改革》,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763~764页。2005年2月4日,国务院召开西部大开发五周年座谈会,根据当时的初步统计,2000年至2004年,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投资增长2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5%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左右。

“十五”期间,我国新建公路3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4万公里(超过2000年以前的高速公路长度总和),新建铁路投产里程7063公里,港口万吨级码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45232万吨。一批对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的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发挥效益。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实现全线商业运营;青藏铁路全线铺通,结束了西藏地区不通铁路的历史;三峡工程进展顺利,电站工程已投产运行14台发电机组,累计发电940亿千瓦时;西电东送北通道、中通道、南通道共形成输送能力超过3250万千瓦。2005年末发电装机容量超过5亿千瓦,比2000年末增加1.8亿千瓦。五年新增局用交换机容量23254万门,新增光缆线路长度214万公里。产业技术进步的步伐加快,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迅速提高,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十五”计划各主要目标的顺利实现,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计划期间,政府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对克服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起到重要作用,也为“十一五”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计划提出的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三峡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时任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说:“我们办了一些过去想办而没有能力办的大事、好事。”2002年12月13日全国计划会议在京召开,朱镕基总理对国家计委的工作做了重要批示:“近几年来,国家计划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别是在贯彻扩大内需方针,管好用好国债投资方面,与各部门、各地方密切配合,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不过,“十五”在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投资和消费关系不协调,部分行业盲目扩张、产能过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能源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加剧,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较多。从2004年开始,出现经济过热的趋势,尽管中央及时采取了宏观调控的措施,潜伏的风险仍在积累。时任国家计委副主任房维中指出,“十五”期间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基本上依然是粗放型的增长。具体通过以下两个指标加以说明:一是我国能源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增长率/GDP增长率)20世纪80年代为0.44,90年代为0.24,2001—2004年为1.09,2004年为1.59。能源弹性系数的攀升,说明“十五”的经济增长,是靠大量增加物质消耗换来的。二是投资弹性系数(投资实际增长率/GDP增长率)“八五”期间为1.8,“九五”期间为1.07,2001—2004年为2.24。这一方面说明GDP增长过多地依靠固定资产投资,另一方面说明投资率下降。曾培炎在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时说:“‘九五’计划时期,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两个根本性转变’。‘十五’计划时期,又提出要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但直到目前,转变和调整的实际效果还不明显。究其根源,主要障碍就是改革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在粗放型增长的背后,存在着盲目追求速度的攀比机制,不计经济效益的政府行为,难以追究失误职责的投资体制,借钱可以不还的融资体系,没有反映资源环境真实代价的运行机制,等等。”他指出,“不改体制,不动机制,增长方式就难以转变”。[注]曾培炎:《曾培炎论发展与改革》,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54页。

“十五”期间在改革开放方面取得的最突出成就,就是中国加入了WTO。“十五”期间的2003年春,我国还经历过一次突发事件,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一种名为非典型性肺炎(简称SARS)的新型传染病从广东迅速向全国蔓延,其传播速度让人始料未及。我国通过全国上下通力解决SARS疫情的过程,为建立有效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积累了经验教训,中央和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到建立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重要性,从此国家在各级政府建立了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

“十五”计划实施期间,2003年政府换届,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更名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原国家体改委(1998年政府换届更名为国务院体改办)的职能并入,从此,新组建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起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职能。

猜你喜欢
计划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计划失败
米多多的暑假计划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图说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