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晨,陈 园
(1.沈阳市第二十七中学,沈阳 110015;2.沈阳理工大学,沈阳 110159)
1.高科技人才流失。数据显示,整个东北人口数在2015年出现严重下降,与2014年相比,减少近30万人,人才流失问题不言而喻,迁入迁出比严重失衡,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总量位居全国前列,但高科技人才比较匮乏。由于近些年部分企业经营不善,大量高科技人才外流,以黑龙江省为例,近几年,流出博士高达几千人,这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无疑是个重创。
2.低层次人才与高层次人才供需不平衡。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供需并不平衡,以辽宁省为例,据统计,超过80%的专业技术人才集中在会计、工程、教育等行业,高层次人才也都占据一个较高的比例。而在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等急需高层次人才的行业,高层次人才占全省高层次人才总数不足10%。某些领域高层次人才短缺,已对辽宁省乃至整个东北经济发展造成重大阻碍。从吉林省的情况来看,技术人才分布比较多的行业为教育、农业、卫生和会计。上述四个行业高层次人才占全省人才总数的比例分别为45.8%、11.5%、12.6%和8.3%。其他各行业高层次人才较少,而高层次人才比较少的行业,如销售、房地产等行业,占全省高层次人才的比例不足1%。
3.人才结构错位。目前,东北三省人才大部分都集中在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工业企业人才占有率较低。据对吉林省调查统计显示,吉林省事业企业单位人才结构严重失衡。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有65%在机关和事业单位,正高职称人才在事业单位的比例超过90%,专业技术人才中70%在事业单位。对吉林省9个城市的调查显示,机关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不足2%,但是毕业生就业选择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比例高达70%以上。长春市今年公务员预计录取人数537人,而报名人数高达4.4万人,录取比例仅为1∶80,蜂拥而至的考生在报名处等待机遇、搏未来。
1.国家政策缺乏创新。国家出台一系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若干意见,投资数万亿元,但从机制和体制上并没有做出根本创新,思想上没有根本改变。东北地区没有出台吸引或促进高层次人才创业的政策,对社会氛围以及环境营造不充分,致使人才在几经比较之下去往更适合的地域发展。
2.经济结构不合理。一方面,东北工业产业链庞大,城市化人口比例比较大,高技术人才比比皆是。在某些企业的某些岗位上,存在多人竞争一个岗位的局面不可避免。与此同时,很多技术人才得不到证明自己的机会,就会去其他地方寻求机遇。另一方面,东北因为国有企业根深蒂固,出现了很多“滥竽充数”的所谓的有才能的人。而民营企业在东北创业的机会太少,很多在东北难以施展才能的人,只能到其他地域去争取成功。
3.人文教育投入少。东北的优秀人才很多,但不论从历史看,还是现在,东北在人文教育方面的创造却是少之又少,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方面也没有足够的力度,这使一些人的思想缺乏厚度。另一方面,企业在人文教育和精神传播方面的投资也不足,形成了国家培养人才而企业使用人才的不良状况,使一些人才对一些高技术领域工作并不了解。
4.企业经济效益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日趋显现,东北老工业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竞争力下降,就业矛盾突出,经济发展步伐相对缓慢。企业平均规模大,大型企业数量多,而中小型企业数量较少,企业之间的分工和协作配套水平较低,以致大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难以发挥出来,使人才纷纷涌向更加稳定的事业单位。
1.国家出台基本保证政策。国家应根据不同企业的发展状况,制定薪酬基本保障政策,为企业提供高层次人才最低薪酬成本,为那些高科技人才入职企业下一颗“定心丸”,“做到扶持小企业,激励大企业”。另一方面,对于有合理创业想法的创业人才,提供启动资金,建立合理、创新的人才吸引机制。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开创一个新时代,为人才创造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
2.加强人才培养。第一,学校方面,应加强学生兴趣的培养,在保证科内知识学习的前提下,多举行课外实践活动,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动手、动脑能力;对于那些对高端行业有想法的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定期举行创新创业大赛,落实他们的想法。第二,企业方面,应加大人文教育培养投入,不仅要培养高层次人才,还要对低层次人才培养重视,定期进行企业文化、业务培训,甚至去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做到“低层次人才到高层次人才”的飞跃。
3.平衡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东北老工业基地应该大胆进行国有制理论创新,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理论先于对策,更重于对策。消除“国有企业偏好”的思想,坚决实行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平等论;不能因为是民营企业就予以歧视,是国有企业就予以优惠,只有坚持平等原则,才能将“超重”的国有企业“民营化”,才能为东北的人才提供更好的创业机会和就业机会。
4.企业创建激励机制。目前,很多小型企业仍采用传统的薪资加奖金的激励机制,而且并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对此,可以借鉴一些先进大型企业“员工入股”的激励制度,让企业的员工为自己工作,不管是低层次人才,还是高层次人才,都会为自身的利益而更加努力工作。这样一来,不仅会促进企业经济更快的发展,也会使员工得到更高的回报。
参考文献:
[1]杨荫凯,刘羽.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新特点与推进政策[J].区域经济评论,2016,(5):85-93.
[2]刘颖晰.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振兴与创新驱动发展[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115-116.
[3]岳丽娜.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1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