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媛媛
(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合肥 230022)
科技创新平台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是激活创新资源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十二五”期间,安徽省在技术研发、创新创业、公共服务等平台集聚了各类科技要素和创新资源,进一步促进了产学研合作,为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效支撑。
高新园区是以先进科技资源、资金、管理、人才和环境为平台,借助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主阵地。截至“十二五”末,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达3 157家,其中,营业总收入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922家,百亿元以上的9家。全省16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营业收入9 522.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以年均20.7%的高速增长,增加值以年均17.8%的速度增长、高出GDP增速3个百分点。其中,合肥、芜湖、蚌埠、马鞍山慈湖等4家国家级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6 227.5亿元;合肥、芜湖、滁州三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55.7%、50.8%和46.5%,位居全省前3位[1]。可见,“十二五”期间安徽省坚持实施创新驱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先行先试、加强考核评价等一系列举措,促使高新区规模、营业总收入等各项指标稳步提升,有效地带动了全省区域创新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是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目标,推动产学研结合和创新要素优化配置,服务区域经济提质增效,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集中区域。“十二五”期间安徽省组建了一批涵盖电子材料、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公共安全、家电设计与制造、光电缆等领域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区域竞争能力的重要载体平台。初步形成了马鞍山装备制造、铜陵铜基新材料、宿州鞋业、两淮矿山机械等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其中合肥市公共安全产业集群、蚌埠新型高分子材料产业集群、芜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纳入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目前,全省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已达45家,其中国家级18家,且芜湖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获批国家A类基地重点扶持项目;企业数9 428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数达1 356家;实现营业总收入8 247.8亿元[1]。
农业科技园区协同发展。近年来,安徽省坚持“以科技为支撑,以企业为主导,涉农三产互为联动”的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模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经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目前,安徽已拥有15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1家国家级皖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位居全国首位。其中,淮北市烈山区已成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农业科技园区产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得到增强。
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企业成效初显。截至“十二五”末,全省建设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109个,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7个,孵化场地面积达259.4万平方米,孵化企业数累计达到7 316家,毕业企业2 076家。仅2015年在孵企业知识产权申请数就达到5 227项,知识产权授权数3 171项,其中发明专利873项,孵化186家高新技术企业[2]。由此可见,科技企业孵化器对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平台也在加速发展,安徽省充分借助高新园区、科技企业、小微企业等创新载体,支持众创空间等创业模式。比如,黄山市建立的4家众创空间,具有专业化、差异化、多元化特色,并涉及“互联网+物联网”、文化创意、互联网金融等全产业链领域,目前累计入驻企业近百家及创业团队42个。总之,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作为承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要载体,必将为全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转型带来新的动力。
目前,安徽在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和稳态强磁场等3个大科学装置的基础上形成5个国家大科学工程。依托这些国家大科学装置载体,吸引优秀科学家来此开展前瞻性研究,从而催生重大科技成果。比如,“合肥光源”作为国内首台以真空紫外和软X射线为主的专用同步辐射装置在国家安全、能源、工程材料实时研究等方面发挥着关键平台支撑作用;合肥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已成为国际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的重要实验平台,并为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前期预研奠定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研发平台对破解技术难题、支持科技创新具有积极作用。“十二五”期间,安徽省依托(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研发平台,聚焦前沿实用性研发,有效支撑了安徽省产业创新和区域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比如,芜湖市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体系建设日益完善,基本覆盖芜湖市支柱产业和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业发展和成果转化的技术支撑作用逐步增强。
此外,安徽省新型研发机构也正在蓬勃发展,截至2016年8月,安徽省共建立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合工大智能研究院、中科院合肥工程研究院、芜湖市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46家[3]。为了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安徽省从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资金中,对排名前11位的新型研发机构给予经费支持,并逐步完善新型研发机构市场评价机制。
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推进科研成果公开应用。2014年,安徽省科技厅颁布了《安徽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安徽省科技报告管理中心。2015年,安徽省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正式运行,对广大科研人员和社会公众实行开放共享,首批成功上线科技报告787份,面向社会提供检索服务2 746次。通过安徽省科技报告服务系统基础平台,进一步向社会展示和提供服务,有力地促进了科研成果公开共享和转化应用,加强了各科技计划协调衔接,避免了科技项目重复申报,提高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和科技投入效益,为全省科技项目绩效评价、科技决策、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
科技文献服务平台规范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十二五”期间,安徽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将原先的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升级为安徽省科技文献与创新服务平台,建成特色馆藏资源数据库,面向用户提供100个数据库的跨库检索、30种特色数据库的资源共享、249 237种馆藏数据资源的目录查询,为科技人员查新和区域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支撑平台。同时,对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文献资源与信息服务系统,与安徽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情报研究所共建农业病虫害数据库,与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共建汽车信息数据库;对接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文献系统,共享江、浙、沪三地科技文献资源和服务;对接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信息系统,共享国家科学数据中心资源。通过建设科技文献资源库和信息服务系统,为社会提供了网络化、集成化与可定制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
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实现协作共用。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利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推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以期建成公共的、基础性的共享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十二五”期间,经过对原平台进行升级改造,该平台实现了外连长三角地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内连合肥、芜湖、马鞍山、蚌埠、淮南、铜陵等6个子服务平台,覆盖电子显微镜、无机材料等多个行业测试中心。目前,该平台入网仪器设备单位187家,入网仪器设备1 644台(套),总值18.32亿元,整合地方仪器3 300多台(套)[2]。同时,整合完善仪器设备资源数据库和仪器检测专家库,征集相关专家390人,为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科技资源互联互通。2009年安徽省借鉴欧盟创新驿站框架,组建实施“科技路路通”服务体系,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搭建门户网站,建设公益性、基础性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设立了科技成果库、企业技术需求库、专家库等模块,面向全省企业和社会提供科技信息、科技咨询、技术交易、成果转化、科技创业等优质、规范、高效的科技服务。“科技路路通”服务平台按照省、市、县构建体系,建成1个省级中心(即中国创新驿站安徽省区域站点)、11个分中心(其中合肥、芜湖、蚌埠、马鞍山、铜陵、滁州等6个中心为中国创新驿站基层站点),并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设立139个创新服务站,形成了现在的中国创新驿站安徽区域站点运营的网络平台。目前,全省“科技路路通”挖掘企业需求1 504项,征集科技成果4 564项,促进了科技资源互通共享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了全省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第一,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当前,安徽省科技创新共享与服务平台体制机制建设尚未理顺,有些平台的科技资源投入不足,有些平台却存在着科技资源闲置情况,彼此之间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资源共享、开放机制,现有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区域创新的要求。同时,各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获取的科技资源呈现分散、碎片化管理,没有实现资源共享,导致科技创新平台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屡禁不止。因此,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平台运行机制。
第二,管理细则不够具体。目前,对于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孵化平台,安徽省出台了相关管理措施,积极开展了申请和认定工作。但是,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相关的评价标准还没有细化。虽然公布了《安徽省众创空间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但企业毕业标准、创业辅导效果、资金管理运营状况等细节并不清晰。并且,对于不同类型的孵化器以及众创空间的管理也没有充分体现出各自平台的特色。
第三,科研转化能力不强。安徽省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已经基本建立,科技创新平台为各类企业创新提供了多种服务。但是,企业研发平台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科技资源持续投入不足、区域分布不均、高层次人才激励不足等问题。而高校、科研院所为主的研发平台,主要从事基础研究、理论研究,成果多以项目和论文体现,不重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社会服务能力,与企业研发、生产结合也不够紧密,从而导致研发平台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不强。
在科学、技术、产业加速融合的背景下,安徽省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加快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产业链、创新链和资源链“三链融合”,通过建设一批层次结构合理、功能较为齐全的科技创新平台,为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强化政策扶持,进一步完善落实安徽省创新型省份建设“1+6+2”配套政策、企业购置研发关键仪器设备等创新能力建设后补助政策、研发仪器设备加速折旧政策、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在税收、房租和用能及网络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工业设计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奖补政策,构建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发展的普惠性政策体系。并落实高水平研发机构奖补政策和高水平实验室建设扶持计划,加大对新型研发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
第二,引导各类科技园区(基地)差异化发展。引导高新区等各类科技园区(基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着力培育一批产业竞争力强、特色鲜明的园区(基地)品牌。各类科技园区(基地)要发挥比较优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带动区域产业布局优化;突出项目带动,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引导优势资源要素向科技园区(基地)集聚,打造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国家农业科技园、皖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要形成功能互补的发展格局,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4]。同时,促进人才、资本等创新资源向各类科技园区(基地)集聚,促使科技园区的R&D投入、研发人员等创新指标稳步提升。
第三,促进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多样化发展。统筹科技资金,增强众创空间等孵化器扶持力度,落实省级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配套补助政策。加快“放管服”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厚植创新创业文化。深入实施“创业江淮”行动计划,打造“江淮双创汇”等系列创新创业活动品牌[4]。构建产业投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融资担保和上市融资为一体的金融服务体系,实现众创空间和创客项目全覆盖。引进各类创业服务机构,建设创业辅导、政策服务、孵化培育、创业融资、知识产权质押等一体化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为社会人员、在校大学生等各类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服务。
第四,推动各类研发平台高端发展。加大重大研发平台建设力度,依托中央在皖科研院所,提升安徽省在前沿高技术创新领域中的话语权。加强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和部分骨干企业,建设若干国际一流的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以及企业研发中心[5]。同时,强化产业创新联盟、新型研发机构等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按照“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市场运作”新体制,为新型研发机构持续创新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促进人才自由流动、资源共享共用、平台联合搭建,加快构建共性技术研发圈,与龙头骨干企业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合作。
第五,加速科技创新平台资源整合。加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全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将现有零散分布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优化,突出重点、有序推进,构建形成向内覆盖延伸至地市、向外连通长三角地区和国家的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同时,提升现有科技服务平台服务功能,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整合优化配置各类科技要素和创新资源,推进“互联网+”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完善适应“互联网+”科技服务的长效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安徽省科学技术厅.2015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公报[Z].2015.
[2]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科技统计中心.2016安徽省科技统计快报[Z].2016.
[3]任媛媛,沙其富.安徽省新型产学研合作组织的发展[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6,(5):40-44.
[4]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通知[Z].2016.
[5]安徽省人民政府.201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Z].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