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故事”:让我们从“看到”到“看懂”

2018-12-07 07:32|
教育家 2018年42期
关键词:学习故事儿童家长

文 |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如何对幼儿发展进行科学评价已成为幼儿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目前,幼儿发展评价仍然被搁置于边缘化位置。“学习故事”(Learning Story)作为一种新颖的叙事性评价方法(Narrative Assessment),以符合《指南》精神的儿童观为依据,为了促进儿童学习而进行评价,弥补了传统标准化评价的不足。“学习故事”是对“儿童中心”的最佳诠释,对改变教师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意义重大。杭州市京都实验幼托园以“学习故事”为切入点,对幼儿发展评价进行了研修探索。

“学习故事”,一步一个脚印开展

京都实验幼托园在“学习故事”研修项目上历时三年,先后经历了 “举步维艰——万事开头难”“步步为营——点滴记笔间”和“持续推进——互惠共生”三个阶段。

举步维艰——万事开头难。2015年我园先后组织骨干教师前往北京、厦门等地参加“学习故事”学习培训,参加培训的老师对“学习故事”的理念和实践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大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万事开头难,这项工作我们并没有一下子推开,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担忧:一方面是参加培训的老师担心自己对“学习故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只有热情或是一知半解无助于现状的改变;另一方面是目前教师的工作繁重,中国与新西兰的师生比例悬殊,我们园区一个班至少有30名孩子,突然出现一样新的“学习故事”,老师们未必能接受,会给工作推进带来阻力。“学习故事”听起来很理想,可是到底该如何操作?是否会给一线实践者带去更多的困扰与混乱?我们究竟该从哪一点进行切入呢?所有的问题迎面而来。

>>户外写生

步步为营——点滴记笔间。在实际开展“学习故事”之初,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58%的教师观察和了解儿童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师普遍缺乏“儿童视角”,常常以教师的故事代替儿童的故事,叙述故事不够客观、详细,从而影响解读儿童行为的能力。因此,我们开展了“一周一记”的试水实践,鼓励教师将孩子的点滴闪光点及时记录下来,并在每周教研会上进行现场分享交流。

持续推进——互惠共生。在前期试水实践的基础上,开展市规划课题“‘学习故事’在儿童发展评价上的新探索”的研究,推进“学习故事”在我园生根发芽。集团成立科研团队,通过教研不断解决教师实践中的困惑。从“一日生活时间调整、课程设计调整、师幼互动、家长参与”四个切入点入手,持续开展不同路径和形式的研修。开展“班班结对”“互助式项目学习”活动,带领教师深入理解“学习故事”。经过实践与运用,“学习故事”不仅提高了幼儿园一日生活的质量,更是带动了幼儿园整体课程的发展。

“学习故事”,多元路径落实

以行动路径来落实“学习故事”。我园实施“‘学习故事’三部曲”活动。首先,通过“真真切切演故事”努力实现故事现场的“还原”,故事剧将教育现场的细节进行了场景性、情感化、动态化的展现,能使人感同身受。这种生动有趣的故事剧,不仅引发教师内心深处的再次感受,更重要的是在观看、辩论中促进教师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其次,开展“原滋原味写故事”活动,意在引发教师从记叙、描述,走向深刻的反思、理性的思考。第一学期要求教师观察到什么写什么,只要写真事抒真情即可。经过一学期的沉淀,采用主题式撰写。在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仅儿童在转变,教师也在发生转变,这为“学习故事”稳步前行提供了可能。最后,开展“绘声绘色讲故事”,鼓励老师写“学习故事”,引导教师及时将“哇时刻”分享给孩子。

以多元路径来发掘与呈现孩子的“哇时刻”。一是打破一日生活时间的局限。我们调整了一日活动安排,使幼儿自由游戏的时间延长了。二是打破环境的局限。环境中充满孩子的“学习故事”,美绘故事墙、主题墙等都有孩子的魔法时刻,我们会看到孩子们或和同伴一起,或带着家长来到“学习故事”前,自豪地介绍着自己的魔法时刻。三是家园协同分享。鼓励家长发现幼儿的“哇时刻”并及时与大家分享,家长也成为评价工作的重要参与者。

>>一起阅读绘本

“学习故事”,带来多种转变

“学习故事”带来的转变——多元视角的解读。对儿童的评价方式由找不足、找发展需要转变为发现优点、发现能做的、发现感兴趣的。对儿童的评价不再是冰冷枯燥的数字、标准、分数,而是深入了解和倾听儿童的心声,对儿童多元视角(家长、孩子、同事、教师等)的解读,将多元视角解读的材料整合起来就是一种有效度的评价。叙事研究,让文本也能和量化的数字有同等的效度。

“学习故事”带来的转变——带着爱和喜悦分享儿童的学习和成长。幼儿的发展速度各不相同,其在发展领域的表现也存在明显差异,年龄越小,个体差异就越明显,不能用一根标尺衡量所有幼儿的发展。“学习故事”就是最适合、最真实、最私人订制的评价。 以往,孩子在老师的眼里更多是让人担忧——做事磨蹭、坐不住、不守纪律……实践“学习故事”后,教师眼中的孩子变得不一样了!我们看到的是勇敢的孩子,有爱心的孩子,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喜欢分享的孩子,愿意承担任务的孩子,遇到困难不放弃的孩子,一个个可爱、个性、自然成长的孩子!我们看见和读懂孩子,每一次的分享都传递着爱和喜悦,不仅能够让孩子自己回顾学习过程,激发幼儿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更能促使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身份建构。

“学习故事”带来的转变——教师自我成长。“学习故事”的实践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学习故事”的实践转变了教师的思维方式和教育理念,教师从原先被动观察转变为主动观察、主动分享,从单纯的教师变成学习者、研究者。“学习故事”的实践促进了教师的思考,使之更自觉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学习故事”实践,教师同幼儿一起去感受,建立同理心,为理解、观察、评价儿童提供了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学习故事儿童家长
留守儿童
家长请吃药Ⅱ
六一儿童
犯错误找家长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