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微时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探析

2018-12-06 07:46罗莉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微时代实效性

罗莉

摘 要: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微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新挑战、提出了新课题。本文将分析微时代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问题, 探索利用微媒体来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关键词:微时代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效性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精彩教案)”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SKSZ89)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到2017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增长到7.51亿,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网民占比基本饱和,互联网络普及率为54.3%,手机网民增长到7.24亿。网民年龄阶段分布中,20岁到29岁的年轻网民占绝对优势,所占比例达到29.7%。网民的职业结构中,学生所占比例为24.8%,大学生成为中国最大的年轻网民群体。高职学生使用微媒体已是一种常态,思政课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忽视这一现象,将会使降低思政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顺应微时代潮流,探索将微媒体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恰当发挥微媒体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提升教学的实效性,既是适应微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所在。

一、微时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更容易转移

1.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思政课具有政治性、理论性较强的特点,高职学生原有的文化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普遍较弱,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较困难,高职学生又大都侧重专业技能学习,对思政课认识不足,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再加上多数高职院校思政课课时少,内容多,任务重,教师多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方式为主,即使使用多媒体,课件也以文字为主,往往教师讲起“费劲”、学生听起“没劲”,高职思政课教学多数是大班教学,教师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度有限,学习兴趣不高、自控力不强的学生极容易被微媒体分散注意力,成为课堂“低头族”。

2. 削弱记忆力、丧失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微媒体在增加学生信息渠道,丰富信息量的同时,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容易导致知识学习的零散性,从而削弱记忆力;网络谣言、虚假信息也在不断刺激着学生的神经,高职学生对这些虚假信息往往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有时会成为这些虚假信息的传播者。因此,微媒体环境下,高职生的专注力、记忆力、独立思考力,正确判断力的削弱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遇到了困难。

(二)思政课教师权威受到挑战

1.教师知识权威受到挑战。学生对微媒体的运用熟练程度超过了多数思政課教师,教师在课堂讲授的精心准备的内容,学生可能通过微媒体轻易获取,而且更快捷、精准、详实。学生对网络资讯的信任甚至超过教师讲授的知识,教师的知识储备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教师的教学权威被削弱。微时代背景下,学生也可以通过微媒体获得一些名师名人的观点,这些观点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有时甚至能够左右学生的想法。名师名人效应必定会削弱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权威性。

二、微时代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探索

(一)思政课教师要具备微素养

1.树立微意识,用微语言渗透人文关怀。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规范性、准确性,意识形态性、政治色彩性等突出特点,学生接受度低,教学效果不明显。微媒体平台上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习惯于用微语言,其具有娱乐性、自嘲性、批判性、通俗性等鲜明特点。为增加思政课教师的语言魅力,拉近师生距离,教师有必要了解和学习使用微语言。

2.其次要提高微技能,进行微教育

使用微媒体教学,需要教师具备相关能力。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微媒体对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的积极作用,能主动学习微媒体的使用,建设好自己的微博、微信、QQ等媒介,通过微媒体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其次,教学手段上,除了常规课件外,教师还要努力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通过制作微电影、微视频、微课等,与时俱进地提升职业综合能力,才能在细微之处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道德方面的渗透性教育。

(二)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微媒体,延伸第二课堂

1. 引导学生利用微媒体查阅课程相关资料

利用学生对微媒体的熟练使用能力,可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点,查阅课程资料。可在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专题时,布置学生查阅毛泽东、邓小平的生平资料;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2. 建立微媒体平台,师生以平等的身份交流学习

在各班建立课程微信群,QQ群等,一是可进行课程内容发布、答疑、转发与课程相关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二是可与学生进行生活、工作方面的交流。在这里,教师不再“高高在上”,平等交流有利于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3. 运用微媒体,延伸第二课堂

可提供给学生具有权威性同时又传播正能量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例如人民日报,局座召忠等,以便更好地辅助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加深对党情、国情、世情的了解。

(三)利用微媒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思政课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亲身体会、认真理解课程内涵,提高理论修养。

1. 教师在微媒体平台积极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可通过微信、QQ等发布自主学习的内容和资料。如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入课堂、入脑入心的活动中,就可让学生查阅相关权威网站的信息,完成“学习路上”为主题的自学作业。

2. 欣赏和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要欣赏、鼓励、认真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些,教师需制定相关的成绩评定标准,在学期初明确这一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给学生评分,小心呵护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总的来说,高职院校要想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就需要顺应微时代潮流,积极探索微媒体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途径,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积极性,使思政课成为一门对高职生真正有用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敬再平: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策略[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12)

[2]张丹;曾姝;徐建平: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探析[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

猜你喜欢
微时代实效性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微美学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革新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实效性研究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