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现状调查与思考

2018-12-06 07:40夏梅
青年与社会 2018年30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

摘 要: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核心价值的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未来的思维形成、行为方式、思考方式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潜在影响,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文化的传承者同时也是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群体之一,但在文化传承方面却出现了失衡的现象,这种现象值得深思。文章从调查背景、调查目的、调查方式、调查结果和分析以及对调查结果的反思和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几个方面,阐释了此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现状的调查与思考的情况。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现状;调查与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脚步加快,传统文化的传承情况不尽人意;大学生在传承传统文化中出现了知识掌握不足,文化意识薄弱,传统道德素质弱化等问题,为此,从原因入手,提出需要从社会、学校等各方面来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调查背景

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思潮激荡的时代背景下,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中华文化认同,培育他们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些年,许多院校增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但实际教学效果和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本文调查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情况,探索更有效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途径,增强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认同。

二、调查目的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确定,面对更加开放宽松的环境,在西方文化思潮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冲突间,容易受到外来思想的误导和影响,导致价值选择的偏差和意识形态的模糊。另一方面,作为独生子女一代,日常行为中他们更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强调自身利益、忽略社会责任。再加上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主要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而对大学生道德思想与价值理念上的培养和引导相对不足,以致部分大学生在观念上、道德上容易错位。因此,必须及时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引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文明和优秀历史资源,提升文化素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三、调查方式

本文以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17份,实际回收问卷111份,回收率为95%,有效问卷109份,有效率为 93% 。从民族、性别、专业分布等情况来看,调查对象具有一定代表性。

四、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 客观原因。(1)父母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父母是在成长过程中陪伴孩子最久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学生群体的父母大多是60年代到70年代的人,那个时候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大环境恶劣,这就导致了父母阶层的目标大多是求温饱,而不是追求精神文化需求。(2)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缺乏。教育是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的途径,但问及关于已经学习过的文化知识时,回答的正确率却不足70%,教育的效果不尽人意。(3)社会大环境影响。经历文革后,中国经济倒退了十年。改革开放后,国家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当前中国社会上有很大一部分人开始推崇拜金主义思想,并且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让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变得急功近利。(4)外来文化入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文化不断融合与碰撞,然而渐渐形成一个词――文化入侵。首当其冲的就是 “洋节”在近年来大受追捧,而中国传统节日却呈现萎靡之状;其次就是饮食文化,麦当劳、肯德基、韩国菜、寿司等在中国大受欢迎;再次就是西方价值观的渗入,大学生学习西方的自由主义精神,崇尚自我,越来越没有团队合作精神。

(二)主观原因。(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存在偏差。由于教育体制问题与大学课程设计的限制,大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系统性学习,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很难有清晰的认识。(2)大学生功利思想过重。古代职业地位排行是“士农工商”,士人为首,商人最末。然而如今金融热将这顺序颠倒过来。经济类专业受到大家热捧,人文社科类专业几乎无人问津。

五、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可行性改进策略

首先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其次利用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改革完善教学体系。最后大学生思想上,端正态度,增强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大学生应该端正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应了解到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国家的瑰宝,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需要继承与发展的民族的根。行动上,自觉学习,主动宣传。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往往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这就要求大学生要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只有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融传播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精华于一体,才能确保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得以传承,并在传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创新中繁荣。

参考文献

[1] 黄小平.传统文化的缺失对大學生的影响及其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35).

[2] 刘世红.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J].江苏高教,2010(2).

[3] 刘芳.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战略考量[J].思想理论教育,2012(1).

作者简介:夏梅(1981- ),女,汉族,山东招远人,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馆员, 工程硕士,研究方向:传统文化教育、数字图书馆。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