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裕瑶 陈祖展 Li Yuyao & Chen Zuzhan
(1.2.南华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衡阳 421000)
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与人之间新的交流方式应运而生,而公共空间成为各个功能空间的交叉点并促进了共享经济的发展。从Airbnb、共享单车,到共享社区、联合创业咖啡馆,“共享”成为一种新经济模式下的转型方向,影响着经济、社会和生活方式,同时出现大量关于公共空间转型的问题有待解决。为应对这些变化和挑战,公共空间积极探讨共享的可能性,在既定的现实中构建未来空间框架。这既是对设计和管理技术上的挑战,更是对价值观的挑战。
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①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一种基于共享闲置物品或服务的新的商业模式[1]。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模式,近几年借助互联网这一信息平台而快速发展,普及于生活各角落。
共享空间作为一种在共享经济模式下公共空间的再生。旨在实现最低的“物质拥有”完成最高的“使用效用”的资源配置,同时促进大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成为集工作、休闲、娱乐等复合功能于一体的都市社交热点,为城市注入新活力[2]。
中国社会同时面临两种矛盾趋势。一方面,房价猛增,人们社会压力增大,个人很少有足够的私人空间。另一方面,个人意识过分膨胀,缺乏足够的社群归属感[3],个人空间缩小到只剩自己的封闭领域,公众对空间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生活在高层住宅的独居老人、空巢青年再显著不过地感受到这种矛盾。而共享空间的出现不管是以经济合理性为目的,还是作为一个使人们产生交流协作的契机,可有效的缓和并解决此矛盾。
1.2.1 公共空间是共享经济的实践载体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商业消费模式更迭与创新,当前共享经济的内容不再局限于虚拟资源,而是不断拓展外延,形成了新一代的商业模式“共享空间”。使得公共空间不仅是满足消费者休息与交流的综合性空间,还是资源共享和功能整合的场所。共享空间作为以共享经济视角下公共空间转型的实践载体,使得商业模式定位从简单的生产消费转换为多方位的产业链发展,同时多功能空间带来的人流量和资源信息的集聚,将产生巨大经济效应。
1.2.2 “共享”是公共空间转型方向
面对大量公共空间同质化,无差异化竞争,没有盈利的商业项目很难持久运行。在这种情况下,创新实践“将共享经济理念应用于公共空间转型”通过全新的形式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推动新的空间模式提供新思路。
公共空间的转型是对现有空间优化后的增值与创新。从宏观认识层面对空间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做出整体的研究分析,构筑适应当今社会空间设计和运营模式推广与运用的合理构架,加快空间转型与规模拓展。微观实践层面则从空间功能,形态和布局层面考究并发掘空间转型策略。
图1 用户需求多样化和空间需求互补与交叉图
图2 “分享家”---小猪北京办公总部 众建筑
图3 北京三里屯将将甜品店 迹g建筑事务所(华黎)
早在古希腊时期,雅典卫城中帕提农神庙周围出现公共的共享空间,主要用于市民交流。我国福建客家人建造与当地自然环境协调和谐的土楼,在抵御外部的入侵时也围合成一个共享空间。可以看出,共享空间发展至今,其功能性取决于各时代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发展,已突破界限、模糊了单一的功能属性。
2.1.1 功能空间的互补
“Oh, just an ice cream,” the man told him. Then he stood up and said to the waiter, “I am just going out to buy a newspaper.”
从城市视角下看,工作空间与休闲空间的界限模糊,公共空间将在类型和功能上转型(图1)。基于互联网、移动终端发展和跨领域合作的工作模式下,未来的工作空间将建立于高度灵活性的基础上,更偏重于相遇、协作和激发[4],这一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空间功能上交叉与合并。共享空间作为一种互补性功能需求的空间模式,为使用者所需求的的弹性工作时间与地点提供便捷、共享且低成本的日常交流场所。
公共空间除了具备基本的休息交流功能外,还将跨界拓展新功能,展示、休闲、观演、集会、文化传播等其他多种功能[5]。作为一个城市居民共享“客厅”的一部分,弥补了线上平台缺少的实体交流平台,在不同时间段扮演不同功能角色(如展厅、画廊、咖啡厅,会议室),使得每个功能成本相应降低。同时聚集各界人才和资源,展现出开放、自由、创新、以人为本、注重交流和分享的平台。而类似公共空间功能跨界互补如“吱音原创品牌家具生活馆”是2013淘宝线上原创设计店,2016年开始尝试线下实体店的形式,该店旨在为顾客提供实体家具的场所,同时借助场地及陈设家具开展一系列丰富的跨界活动。
2.1.2 功能分区的模糊
在空间各功能分区之间置入“灰空间”,模糊了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清晰界限,平衡空间内部的公共性与私密性,鼓励人们加强互动。功能分区的模糊既要完善公共空间中的私密性功能,满足空间中缺乏的“领域感”(公众能够感知自我存在于社会之中的生活方式),又兼具促进用户交流的共享空间。空间使用主体——人通过不同的日常行为方式而形成差异化的场景并在移动的过程中达到功能分区界限的模糊,构建空间新逻辑结构。
共享视角下的公共空间布局与以往的布局不同,更强调通过分析以人为主体的日常生活实践而建构空间框架,以多元共享代替私密个体或团体的交流方式。
2.2.1 在“空间实践”中重构新秩序
将米歇尔g德赛图日常生活实践分析理论的一个核心主题“空间实践”理论运用于空间场所的营造中,研究空间中的“人”对空间的感知及其行为方式与空间的关系[6]。用战略和战术分别比喻当权者与消费者(使用者),前者运用策略划分、区隔等方式来设计空间,后者通过人主观性的行为方式驱动了空间的产生。
当前,休闲公共空间不只是满足基本功能场所,更是满足消费者休息、交流与工作等复合功能的综合性空间。因涉及用户范围广,人员流动性强,设计时应针对不同的行为对潜在用户分别进行用户需求的提炼,从个体行为模式和交流方式来思考空间,打破固有的空间印记,将空间要素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脉络重新串联成整体,予以空间新功能、新秩序,营造一个能够对弹性的使用需求做出适应性的调整的多功能复合空间。
共享空间使用户以一种主动介入的方式参与设计,除了保证空间的高效性和可行性之外,置入可移动的、可塑性较强的家具来营造高度灵活的环境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办公需求,社交需求)类型,保证家具的高利用率。以用户的行为习惯构建新的空间关系,创造出一种空间不束缚家具布置,家具也不束缚空间布局与划分的方式,使空间时刻处于最佳使用状态。(图2)新兴共享经济公司---北京高新企业集聚的中关村“小猪”办公,谐音为“小住”。公司强调平等,开放和自由,通过利用家具拼贴成各种舒适的家的场景[7],同时组合成的多种功能空间为用户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可轻松拆分、组合、堆叠和移动的家具,为动态和协作的场所提供无数的组合[8]。激发出更多的互动与思想交流的机会。而在这个过程中用户与设计者之间的关系重新被定义,激活了大众参与空间体验的兴趣,让用户都成为设计的参与者与使用者,而非被动的消费者。
在空间设计中常需在一个有限的结构框架内寻求新的形态变其中,横向界面拓展“和“纵向层次叠砌“是解析空间形态多样化的途径之一。
2.3.1 横向界面水平延伸
横向界面延伸强调空间沿着水平方向向周围扩张,这包括室内墙面相互穿插,矮墙和软隔墙来界定空间,使得用户按照设计师的意图在空间中流动,或是将建筑空间成为外部自然环境与人活动之间的媒介,或是利用底层可开可合的隔门、小空间庭院、大面积玻璃门窗等方式,使建筑本身的实体边缘感趋于模糊,减弱了建筑的具象性。[9]使空间之间渗透与交融,探析空间开敞性和流通性。将建筑空间视为与环境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强调与自然和历史人文场地对话,充分挖掘建筑的场所精神。
2.3.2 纵向层次垂直叠砌
城市建筑密集排布,室内空间高利用率,人们对户外绿化空间的要求日益上涨,种种因素促使设计师在纵向维度上探寻找新可能。纵向层次强调在统一的外部框架下层高高低错落,空间的局部水平切片被转化成了立面结构,形成竖向的连通性。(图3)隐藏在北京三里屯的“将将”甜品店,强调与自然场地对话,充分挖掘建筑的场所意义,建筑根据场地中的两棵大杨树垂直方向展开,功能空间以及楼梯都作为主体,分散安插并融合的各个小空间仿佛栖居于树上,一种不同分支上成员间的对话由此产生。用户的活动变成上下游走,让每一寸空间触手可及,营造出亲密感。同时有利于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给使用者创造更多的碰面的机会,从而增进人们情感交流的作用,[10]对于众创者而言,提供了相遇的交流场所,利于加速想法流,构筑结构洞。
图4 线上平台连接与整合社会资源
图5 共享经济视角下公共空间 使用情境模拟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新型的商业模式---为空间的使用者提供消费与附加服务,并对这些服务进行管理和经营。不同学科背景成员通过个人终端访问形式提供或获取知识,分享体验,线上网络公共平台更方便快捷的连接与整合社会资源(图4、图5),提供方便快捷的社交方式,线下实体空间即弥补了网络不具备的主体在场性。
新型的商业模式在不同背景之下巩固、复制、连接产生大规模拓展。由主体方提供组织理念及运营实施方法,使得其他经营者可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调整,在完善的过程中适应新的环境[11]。在以数字方式连接的互联网时代里,网络效应使得项目推广者及使用者能通过方便快捷的方式进行连接,整合协作,统筹共赢。同时为了项目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持“宽容度”“开放性”接受新事物,允许在特定时间,地点,以一种更新的方式去拓展。
在空间转型实践的后期,空间营造经历自适应邻域式,可走向与之相对应的标准环境模式[12]。如全球知名的连锁饭店希尔顿,为了使旅途中的人不论身处何地都可找到一种连贯性和熟悉感,品牌旗下的所有建筑物都按照一个标准模式来建造。具有特殊功能的公共空间可在总的框架内,设计完整的识别模式,在具体地点上灵活变动,为顾客提供即时识别模式。
设计运用创新多元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并应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更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劲力量。我国在公共空间转型上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部分实践已有成效,但还是有很多公共空间过分关注实体空间的视觉和审美价值。所以本文从“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视角下着重研究了公共空间转型,基于空间和资源共享的协同方式,实质上是时间,知识和技能等无形资产的共享,进而提出空间功能模糊与跨界、布局拓展与重构、形态多样化及商业模式的推广与应用这四大策略,旨在通过创新实践驱动公共空间的转型,在提升个体的福利的同时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