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慧,河南省永城职业学院
纵观会计的发展历史,由原始社会简单的结绳记事、刻木计数,到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再到管理职能渐渐凸显,成为经济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就在很多会计人员还沉浸在会计越老越吃香,会计就是一个金饭碗的畅想里的时候,财务机器人在企业的应用让从事会计工作的人们渐渐有了危机感,不知道是否有一天自己的老板也会请来一个可以24小时不眠不休,不用请婚嫁产假探亲假的机器人来代替自己的工作。作为培养未来会计的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师更是如坐针毡,一时不知道自己所培养的学生是否尚未走出校门,所向往的岗位已经有一个不用发工资的固定资产在有条不紊的工作了呢?在财务3.0时代,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如何变革才能适应智能财务面临的冲击和考验呢?
在财务3.0时代,BBC分析,会计职业被机器人淘汰的可能性是97.6%,这种高速发展的人工智能,不得不让从事会计教育的高职教师如芒在背,充满危机感,目前市面上的财务机器人到底可以从事哪些工作呢?财务人员有没有可能完全被机器人替代呢?事实并非如此,目前的财务机器人主要从事的哪些工作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重复、低难度的手工操作;其次,在跨岗位的操作中,有些业务需要部门之间协同处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人员分工不同等原因,部门或者人员之间的沟通成本较高而且效率低下;第三,有些业务在人工处理的时候,由于数据本身的原因,这些业务的出错率较高,而且获得这些数据的准确性较低;第四,有些业务和财务相关,但是在人工的条件下,很难快速响应业务的变化和业务的拓展;最后,由于时间的限制和人力本身的制约,有些审计项目不能实现人力的100%覆盖,只能选择抽样的方式进行处理。从以上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财务机器人并不是万能的,也不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取代人工会计,只是为人工处理服务的。
尽管如此,对于以培养一线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职会计教育而言,冲击还是比较大的,因为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在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在进入工作岗位的前几年,从事的多数工作恰恰是财务机器人可以取代的部分,因此,高职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19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还提出要发展素质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习主席的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知识,有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道德。
要做好立德树人的任务,首先要把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对于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毕业后应具备以下职业技能,比如人际交往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等基本技能,还应具备诸如遵循法律法规的职业操守、客观正直的工作态度,终身学习的责任心,关注公众利益等的社会责任,还应具备过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会计财务等专业知识,这才是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人员来说,人品才是职场的“硬通货”,职业道德的修养,是每个会计人员一生的必修课程。
立德树人,关键要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重新进行定义,首先,教师必须心存敬畏,作为一名教师,向学生传授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有生活的理念和人生的信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可能会贯穿学生的一生,作为一名从教十余年的职业教育的老师,我的很多的教学方法和理念,都来自于大学老师的影响,因此,教师更应该以高尚的情怀对待自己的工作,不能仅仅把自己的工作当成养家糊口的工具,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职业的敬畏,对得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其次,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传统的教育中,教师是演员,课堂变成老师的独角戏,即使再成功的演员也很难在一个学期甚至一年的时间都成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强,喜欢参与,因此,老师需要转换角色,自己当导演,学生是演员,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学生参与进来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水平。第三,教师必须学会创新,时代在进步,老师也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教师在教学中要创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创新考核方式,求新就变,才能跟得上不断进步的时代对高职教育的要求。最后,教师必须广泛阅读,当今的老师,如果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是一条流动的小溪,教师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不断的给自己的小溪注入新鲜的溪水,才能给学生更多更新的知识,才能让学生不断的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面向企业,面向一线,因此,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以企业为本位,同时,为了学生将来的发展考虑,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要实现人才的素能并重和能力递进,要实现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就要架构素能并重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要实现技能和素养的双重提升,这样的课程体系可以分为三个模块,首先是公共基础学习模块,主要开设一些有助于提高政治素养和人文修养的课程;第二个模块是职业能力学习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基础技能,最后一个模块是职业延展学习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这样的课程体系,不仅体现了企业本位,职业能力学习模块,主要体现了企业对会计人员的基本技能的要求,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随着网络的普及,高职教育的教学环境也由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转向未来课堂,智慧教室,教室的布局也将由一排排平行的桌椅组合转为分组讨论的小圆桌,目的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不仅要做好硬件设施的建设,同时,还要提高学校的软实力,随着智能机的普及,手机已经成为学生主要的娱乐工具,起床第一件事是摸手机,睡前最后一件事情就是放手机,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课堂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即便没收手机,不提高课堂的趣
味性和吸引力,很难让学生从心理上摆脱对手机的依赖,把精力转移到课堂中来,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可以考虑,一方面是可以考虑把手机变成学习的工具,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手机布置作业,让学生在手机上进行课堂的练习、答题,或者在手机上下载学习的APP,在手机上就可以进行财务软件的操作;第二方面就是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老师向45分钟要效益。
互联网+云计算,让很多的专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财务人员掌握着各部门的财务数据,对各部门的情况也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有利于会计人员更好的利用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决策,省去了部门之间沟通和协调的成本,以采购部门和会计部门之间的关系为例,会计人员重视的是企业的财务预算。而采购部门要关注材料的收发结存情况,材料市场的价格变动情况和以后的生产计划等,不同部门关注的重点不同,导致在沟通的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称,让各专业进行跨专业的实训,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的整体的运行情况,在分析和决策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全局的把控,避免信息孤岛和沟通不畅的行为发生,同时也为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提供一定的支持。
财务3.0时代的到来,对高职会计专业既是一场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财务工具的进步倒逼高职院校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向和教学方式,让高职会计教育顺应时代的潮流,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财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