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2016年3月,中央国家机关工委面向中央国家机关基层党组织开展了“第二届中央国家机关十大学习品牌案例征集展示活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党委按照财政部机关党委部署总结形成了《“四个结合”打造“学习大课堂”平台 服务注协建设和行业发展》的案例,被财政部机关党委选树为“财政部十大学习品牌案例”。2017年,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组织开展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案例征集活动,中注协党委根据一年来新的实践,进一步丰富内容、总结经验,形成了《“五结合”打造“学习大课堂”平台 服务队伍建设和行业发展》案例,经部机关党委推荐参加评选,2018年1月被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评为“2017年中央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十佳案例’”。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专家型行业,依靠专业特长和诚信精神服务国家建设。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简称中注协)作为行业的“司令部”,在财政部党组的领导下,依法履行行业服务、监督、管理、协调的职能。中注协现有干部职工100余人(其中党员70余人),服务着全国近120万名考生、30多万名注册会计师和从业人员、10多万名非执业会员,以及85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服务领域宽、管理跨度大、专业要求高。要把这份职责履行好,离不开一支政治可靠、作风优良、本领过硬的干部职工队伍。2012年2月,中注协党委创办“学习大课堂”,旨在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提升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以学习成果推动作风转变和工作实践,更好地助力行业发展、服务国家建设。五年来,已举办“学习大课堂”63期,其中政治理论学习22次、业务知识学习30次、其他专题学习11次,“学习大课堂”成为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有益平台,成为中注协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品牌。
一是在学习内容上,坚持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把“学习大课堂”打造成干部职工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提升的平台。在政治学习方面,除党委、支部组织的学习外,“学习大课堂”面向全体干部职工,把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相关学习内容引进课堂,把上级党组织、纪检部门的领导专家请进来,讲党章党规党纪、讲违法违纪案例,并通过集体观看先进榜样宣传片、警示教育专题片和分部室进行座谈讨论等方式进行深入学习,提高政治学习的效果。在业务提升方面,注重贴近行业建设需要,把有关理论界、实务界的专家学者请进来,讲解行业发展前瞻性理论和热点问题,围绕解决业务难点问题进行探讨,提高干部职工的专业素养。在作风建设方面,注重把财政部老领导、中注协退休老同志邀请来,讲好传统、好作风,讲行业发展史、协会创业史,老领导、老同志与干部职工进行现场交流,促进作风传承。
二是在师资安排上,突出外部专家讲授与协会干部职工演练相结合,把“学习大课堂”打造成干部职工能力锻炼和风采展示的平台。在邀请会外领导专家授课的同时,采取选派和自荐方式,安排协会业务骨干、青年干部走上讲台,通过“学习大课堂”锻炼干部、发现人才。比如,由业务骨干和出国进修回来的同志讲专项工作和业务,交流思想、展示成果、分享经验;由业务专长的青年干部讲专业标准、业务监管、党建工作、公文写作等业务知识,增长才干,共同提高;由起草中注协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的干部职工讲制度起草的背景和要求,深化对制度的理解,引导推动制度的有效执行;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主题演讲比赛、英语演讲比赛,专家现场点评,让干部职工登台亮相,锻炼口才、展示风采,等等。五年来,共安排干部职工担任师资讲授25次。通过以讲促学、以赛促学、以练促学,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岗位胜任能力。
三是在对象覆盖上,注重中注协与地方注协相结合,把“学习大课堂”打造成注协系统共同学习、凝聚共识的平台。中注协干部职工是“学习大课堂”的学习主体,为了带动地方注协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提高,充分利用好难得的专家资源,扩大学习受益面,对于邀请的知名财经领域专家学者、会计审计领域的国际专家等举办的讲座,中注协还利用行业远程教育系统,同步在各地注协设立分课堂,“一竿子到底”覆盖到地方注协干部职工,个别讲座还扩大到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参加,让更多行业同志共享学习内容。五年来,中注协举办面向全行业开放的共享式“学习大课堂”19次,包括行业发展前瞻性理论讲座、国际准则发展趋势、信息化对会计师行业的影响与应对、国际会计公司管理实践、境外会计师职业组织经验分享,以及行业党建相关培训、廉政专题教育等。通过上下联动学习,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扩大了“学习大课堂”的影响和成效。
四是在组织实施上,实行归口统筹与分工落实相结合,把“学习大课堂”打造成常态化、长效化学习提高的平台。“学习大课堂”由中注协人事部门牵头建设、归口管理,每年初由人事部征询各党支部、各部室对学习方面的需求,听取党员干部职工对学习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汇总制定年度学习计划,按计划组织学习,做到供需对接。在学习计划落实上,根据学习内容,由相关部室邀请或安排师资,并对讲授内容要求进行细化,提高讲授的针对性。此外,各部室还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和新的工作需要,提出新的学习任务建议,纳入“学习大课堂”统一安排。
五是在成果巩固上,强化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把“学习大课堂”打造成内练队伍、外促工作的平台。课外实践是课堂学习的延伸,也是对课内成果的运用。中注协注重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对接起来,既让干部职工接受课堂内的学习培训,又延伸培养链条,加强实践教育,让干部职工在实践中深入学习锻炼,加速成长成才。比如,对新员工实施入职“导师”制度,为新入职员工指定本部室老同志和业务骨干担任工作“导师”,“传帮带”引导新员工短时间进入角色;建立选派干部职工境内境外实习、推荐干部到政府部门挂职或帮助工作、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在职学历教育或参加行业培训、开展定期岗位交流的立体培养体系,多方位锻炼提升干部业务本领和综合能力;加强干部职工队伍管理,抓岗位责任落实,实行岗位公开承诺,亮明身份、亮明任务、亮明进度,接受监督和评议;实行绩效报告和典型带动,选树创先争优示范部室、党员先锋岗和员工示范岗,等等。通过系列举措,激励干部职工担当作为、进取提升。五年来,中层干部中45岁以下同志占57.6%;4名同志在行业国际组织任职,发出中国声音;11名同志受邀担任国内有关专业组织的专家委员,他们在业务工作中发挥中流砥柱和带头作用,并在相关领域形成一定的国际影响力、社会影响力。
“学习大课堂”的持续坚持和丰富完善,进一步深化了中注协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形成了学习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的机制,促进了干部队伍的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在注协工作和行业发展中发挥着示范标杆作用,并有效带动和促进了地方注协的干部队伍建设,形成推动行业发展的工作合力,特别是在推进行业五大战略实施、全面提升行业服务国家建设的能力等方面取得巨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