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波
(大庆歌舞剧院,黑龙江大庆164000)
大庆地区最早的专业文化事业起步于解放后区域内各旗县表演团体的演出活动。随着大庆石油开发,会战工委于1964年组建成立了大庆石油开发和大庆油田第一支专业表演艺术团体——战区文工团。后几经解散重组,1970年春,主力成员转入,同年7月成立了“大庆文工团”。大庆文工团先后隶属大庆政治部和大庆市文化局。陆续组建了歌舞分团、曲艺分团、话剧分团和评剧分团。编剧杨利民、编舞王举、创作员薛柱国等专业人才崭露头角,开始创作并获得了创作重奖。这一时期,大庆展览馆和大庆市图书馆也相继建立,为宣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整体上看,这一时期文化事业的发展首先表现为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扩张,专业院团、大庆市图书馆等文化艺术机构繁荣发展,大庆展览馆正式更名为“大庆市博物馆”。文化事业在改革中迅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焕发了生机。市属专业文化表演艺术团体主要是由大庆文工团组建的4个分团:大庆歌舞团、大庆话剧院、大庆曲艺团和大庆评剧团,先后隶属于文工团和市文化局。1993年4月体制改革,市属专业表演艺术团体整合成为“大庆音乐舞蹈艺术中心”、“大庆戏剧影视艺术中心”和“文化服务部”三个事业单位。这一时期,人才辈出,作品纷呈。集体荣获国家级奖项23项,省部级奖项40项;个人荣获国家级奖项62项,省部级奖项107项。王举、杨利民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演员杨树田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话剧“金狮奖”。
这一时期,市政府理清思路,科学规划,加强政策扶持。1998年4月,市属院团撤销了文化服务部,两个中心改为“大庆歌舞剧院”和“大庆话剧院”,两个机构一套班子。2012年2月末,市属3个专业表演艺术团体与相关单位,并入同日成立的大庆文体旅集团。2017年9月,大庆歌舞剧院、大庆话剧院和大庆电影公司(两院一司)122人单独划归大庆市文广新局“文化人才管理中心”实行实名制管理。2009年市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2011年市博物馆重新布展,2017年晋级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成为国内首家以东北第四纪古环境、古动物与古人类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填补了国内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系统收藏的空白。
群众的思想相对保守和封闭,观念落后陈旧,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认识稍显不足,文化意识不够强,文化需求有限,文化魅力和感染力不够,不能适应大庆文化事业大形势的发展,文化活动中群众参与的不普及束缚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文化事业活动形式创新乏力,已经成为制约大庆市文化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大庆市主要的文化活动形势有话剧、舞蹈、版画、年画和纸画等艺术强项,近年来这些艺术门类成果平平,个别项目处于下滑趋势,传承方式相对传统,缺乏行之有效的现代因素,局限性较大,影响力比较小,对于现代因素的融合灵活性和创新意识还是相对缺乏的。
文化事业发展的兴衰,关键是人才。2017年9月,大庆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两院一司”文化艺术人员重新划归大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统一管理。但划归的“两院一司”在工作管理上依然隶属于文化体育旅游集团,这给文化事业艺术人才的培养提高、艺术创作和工作管理等带来诸多不便,不利于文化事业艺术人才的积累和发展,也不利于文化事业艺术工作创作。几年的经营管理证明,大庆文化体育旅游集团文化产业职能的定位,削弱了文化艺术发展势头,直接影响了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文化的繁荣与经济的强盛一直是密不可分的。按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文化事业建设提出的要求,根据大庆市文化事业发展的现状,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制定政策,采取措施,继续巩固、发展我们优势和强项,努力弥补、改进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今后要加强各项文化工作管理,加速各类文艺人才培养,确保大庆文化事业的长盛不衰。
1.强化制度创新,努力建设服务型、创新型政府。强化政府服务体系,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让政府的职能真正地转变到公共服务、市场监督上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惠民工程,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创新文化事业单位财政投入方式。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大庆文化事业发展的问题。除改变财政拨款乏力,简化审批程序外,可通过政府呼吁、媒体宣传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支持,借鉴国外经营模式,实行合作经营文化事业态势。
1.完善文化事业单位用人机制。采用公开招聘为主,推荐为辅。并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来提升文化工作者的专业素质,确保专业高级职称人员比例不低于75%。从待遇、保障、自我价值的实现等方面达到文化管理人才的要求预期。建立文化工作人员的管理系统,收集、整理文化工作人员的个人信息,建立公共文化人才数据库。建立文化事业单位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改革用工人员薪酬制度,落实同工同酬政策,推进同工同酬进程,以此为依据确定工资等级标准,激励文化工作者工作的积极性。
2.加强文化事业单位人员素质培训。加强文化事业单位的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文化素养、加强创新意识、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挖掘文艺创新潜能,加快文艺创作转化落地。争取在各种文化活动中创出文化精品,加强各文化事业单位在民间文化活动中的地位。
1.平衡大庆公共文化资源。大庆分为东城区和西城区,利用现有公共设施建设文化场所,高标准规划增加建设市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分支机构,并发挥辐射作用,充分体现文化发展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
2.完善现有公共文化活动区域的文化设施。深入调查研究,征求民意,满足民众文化活动需求。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已建公共文博场馆进行公共文化产品开发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行为,加大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免费开放力度。
3.继续理顺文化艺术团体管理机制。2017年9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大庆歌舞剧院、大庆话剧院等“两院一司”122名专业文化艺术人员重新划归大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实行实名制管理,市委市政府应加大力度继续理顺事业单位属性的艺术团体管理机制,把大庆歌舞剧院、大庆话剧院划归大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全面管理,从而理顺管理职能,提高大庆文化艺术管理和发展水平。
1.发挥传统优势,发展文化特色产品。文化主管部门应对大庆市的工业版画、芦苇画、蛋雕、根雕、中国福等民间文化进行挖掘、包装,走地方特色的路子。同时组织民间艺人开展提升技能培训和交流会,共同打造民间文化精品。继续发挥“那达慕大会、好来宝、蒙古长调、湿地文化节、采摘节和民俗文化艺术节”等民间艺术和活动优势,为大庆文化事业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发挥地域特色,将文化底蕴融入文化活动。大庆市拥有种类繁多的文化模式,石油大会战时期,全国各行各业支援大庆,组成石油队伍发展大庆,总体来说大庆是个外来人组成的城市,融合了全国各地的地方特色,应该以这些文化资源为基础,提升大庆市文化事业软实力,提高文化生产力,促进大庆市文化名市向文化强市的跨越。如大庆地区创作的舞蹈融入了江南采茶舞和新疆舞等元素,是很多地域文化的组合,形成具有大庆特色的文化活动形式。深入挖掘遗址、文物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打造文艺精品、手工艺精品、民俗精品、演艺精品、影视精品等,把大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优势转变为文化资源优势。
3.着力打造文化精品。支持鼓励原创性文艺作品与文艺产品的创作和生产,培育文艺精品、创造文化品牌、组建文化团队。依托雪地温泉、生态湿地、草原风情等特色项目,创新发展新型文化旅游产业。加强对文化精品项目的宣传力度、扶持力度。如话剧《黑色的石头》,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曹禺等众多国家文艺界领导和专家观看了演出,盛赞该剧“是当前话剧艺术的一个飞跃”、“话剧界又出了个‘大庆油田’”。大庆的文化事业要继承与弘扬传统,丰富文化活动多种形式,打造大庆城市品牌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进而带动文化事业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正在揭开新的历史篇章,文化事业发展也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新形势下的大庆文化事业依托石油文化、地域文化、温泉文化、湿地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发展壮大黑龙江国际艺术村、阿木塔蒙古风情岛、大庆石油馆等体现大庆地域文化特色的产业项目,增强文化内动力和凝聚力,不断扩大文化开放交流,有效提升大庆特色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奋进,蓄势扬帆!
参考文献:
[1] 陈立旭.习近平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构想[J].观察与思考,2016(4).
[2] 郭珉媛.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部门发展战略构想[J].前沿,2008(11).
[3] 李康化,许中平.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战略[J].思想战线,2008(1)
[4] 温朝霞.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之辨与辩[J].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1).
[5] 李秉坤,朱 慧.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政策现状及政策建议[J].学理论,2014(2).
[6] 赵春波.大庆文化产业发展与研究[J].改革与开发,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