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尊厚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 保定 071051)
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重要的人口集聚区和经济增长极,由于独特的区位和政治特征,它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打造以北京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无疑对京津冀城市群功能空间的结构和规格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跨越行政藩篱,解决京津冀城市群功能空间紊乱、交通拥堵、城市无序扩张、生态恶化等城市群功能空间“失衡”问题,实现京津冀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热议的共同话题。
阎东彬副教授的著作《京津冀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测评与预警研究》,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实践和决策三个层面对该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历史变迁、现实刻画和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为城市群空间格局的优化和功能提升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该书的主要贡献在于四个方面:
一是从综合承载力这一全新视角探索了城市群空间格局优化的路径。该书强调承载力系统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并构建了一个包括人口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交通承载力和公共服务承载力在内的、相对完整的综合承载力系统,并以此为起点,设计出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系统耦合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空间格局的优化路径进行了大胆探索。
二是京津冀城市群综合承载力预警模型的构建,为空间布局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该书突破了以往关注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预警的研究范式,在构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交通和公共服务子系统承载力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京津冀城市群综合承载力预警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标准区间、超载区间和严重超载区间进行了测算,明确了京津冀城市群及单个城市的承载容量和承载短板,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提供了数据参考,为中央和京津冀三地政府调整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供了决策依据。
三是参照世界级城市群引导京津冀城市群空间格局的优化,凸显了研究的国际表达和世界规格。该书以全球范围内公认的5个世界级城市群为案例,对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和英国中南部城市群的综合承载力演化轨迹及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做了系统的规律性总结,保证了京津冀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提升对策及空间优化路径的国际规格。
四是提出了京津冀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提升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对策。京津冀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提升,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需要经济政策、社会政策、产业政策、人口政策和公共政策的协同发力,需要“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协同发力,需要立足京津冀、面向世界,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协同发力。第一,政府和市场要协同发力,同时要兼顾区域标准与世界标准;第二,坚持综合承载力的提升方向与功能定位保持一致;第三,要从科技创新、复合空间优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交通智能化等方面协同推进。
纵览全书,可以看出,阎东彬副教授作为区域与城市领域研究的青年学者,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必能将区域经济,尤其是京津冀区域发展研究引向深入,从而为区域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