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嘉俐 杨小川 罗茂园 申珈瑜 陈 会 李红佳
(乐山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根据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实际情况提出的重要战略目标,农民收入低、增收慢是当前农村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因此,让农民稳定增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一条绕不过去的路。农民收入关系全面小康社会的底色和成色。因此,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而当前人情消费成为了农村和贫困地区生活中占比较大的一项消费支出,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滞后,阻碍了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
中国是一个倡导礼仪且极具人情传统的国家,“人情礼俗消费”已成为整个社会的润滑剂,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四川省贫困地区农村的人情往来存在许多现象, 如“攀人情”“比面子”等,这更多的是因工具理性,而非情感理性造成的。目前贫困地区“人情红包”呈现名目多、礼金重、范围广、频率高、压力大、反响强烈、阶梯增长等发展趋势, 农民在人情礼俗方面的消费支出水涨船高,风俗文化逐渐演变为人情枷锁,农民之间的社会交往由情感型向排场型和经济型快速转变,礼金数额逐年攀升,已经超出了人际交往与经济互助的界限,这种非消费性的费用支出成为农村家庭的重担,直接导致贫困地区实际可支配收入水平不升反降。成千上万的“礼金”“份子钱”把工资席卷一空,梦想着脱贫致富的人们又被“红色炸弹”打回了贫困的原型。
本次调研采用分地区、层次、分类别、分人群的调查方法。
在本次调研中,首先确定调查对象“四川”,再把四川分为“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四个地区,并在每个地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县、村一级行政单位进行调查。选好了调查对象以后,对选取的地方进行亲自实地调查,与此同时还大量发放问卷,进行问卷调查,记录调查结果。其次,通过运用以上方法分析得出了“人情红包”的主要类型、居民在“人情红包”上面的支出、居民对于“人情红包”的态度、“人情红包”的影响,人们的心理状况等信息,并了解到了中国当今社会“人情红包”的现状和蔓延趋势。根据得到的所有信息从各个方面深刻剖析了“人情红包”存在的原因和影响。最后,我们将所有的信息汇总,针对“人情红包”的重大影响一一提出应对的建议。
3.2.1 基本问题分析
本次调研的对象是民族地区贫困县、省级贫困县以及国家级贫困县。为了解贫困地区人情消费的频繁程度,以及人情消费是否过于泛滥的事实,对每年人情消费次数的问题进行调查得出,平均每个家庭每年送出人情红包个数大多都是在20-40个,17%的人每年人情消费达40次以上。另外,从人情消费金额增加情况来看,多数家庭单次人情消费金额增加达到了300元以上,更有甚者达到了500元以上,多的竟达到了1000-2000元,一次人情消费的金额竟然达到了每月收入的一大半。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四川农村贫困地区人们的收入来源,主要针对工薪阶层,个体工商户,务工和务农四个方面进行调查,收入来源为务农务工的人数占比较大,高达73%,而工薪阶层只占到11%。年可支配收入3500-10000元的家庭占70%左右,每月可支配收入约为400-500元。可见,居民收入来源单一,可支配收入处于较低水平。
根据人情消费给贫困地区人民带来的经济影响程度,将每年人情消费支出和人情消费收入进行对比,大多数家庭每年用于人情消费的支出大于收入,入不敷出。
3.2.2 人情消费类型
从以前到现在,社会的人情消费类型由婚丧嫁娶、金榜题名等重大喜事 ,演变到现在幼儿满月、小孩升学、住址搬迁 、参军等琐碎杂事,大部分农村贫困地区甚至衍生到夫妻离婚、外出青年工作者异地买房等不用告知的理由也在请客收礼。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四川农村贫困地区的人情消费种类愈加繁杂,名目也愈来愈多。
3.2.3 人情消费的态度
对四川农村贫困地区当地居民关于酒宴送礼和举办酒宴的态度对比分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农村居民已从当初淳朴的你来我往的社会风俗演变到了“攀比心理”和“面子心理”为重的人情消费。根据本次的调研结果来看,举办方有62%的人认为酒宴办的越大越有面子,46%的人觉得别人都办而自己不办不好意思,而为了创造收入的人竟高达64%。64%的人认为送出礼金以后想把钱收回来。60%的人则看中面子问题,认为送的多就有面子,48%的人想借此敛财。63%人都是因为面子思想而不得不送礼,正是这种随大流、盲目跟风的现象导致人情消费越攀越高,使得人情消费已经超出了大部分农民的合理支配范围,以至于多数家庭无法承受。这种缺少自愿情感的货币化的人情消费,使得人际活动往来已不再淳朴,过重的人情枷锁加重了农民的精神负担。
3.2.4 各级管理机构建章立制情况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回应中央“领导干部收受礼金问题专项整治”的工作,在“零容许”的高压态势下,加强了对收受红包案件的监督和惩戒力度。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红包问题依然屡禁不绝,大多数地区仍然处于无政策限制或者政策限制却并未得到真正重视的局面。党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提出,要发挥各类公约和规章制度的积极作用。除了需要政府机构做好规章制度建设之外,也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让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成为最基本 、最有效、最普遍的宪法。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社会。人情支出超常增加,降低了农民购买能力,加大农民负担和加快农村贫富分化,阻碍了农村现代化进程和全面小康社会进程。
4.2.1 扭曲正常的亲情关系
各种名目的“人情红包”支出实在太多,人情交往的功利意识日益加强,变得世俗,丧失了人情应有价值。这非但不能使亲朋好友之间的良好关系得以维系,反而破坏了人们的日常交往活动,成为了一种异化的“人情枷锁”。
4.2.2 扭曲朋友之间正常人际关系
亲朋好友婚丧嫁娶,送一点薄礼聊表心意本无可厚非,但是越来越多人情消费以同学、老乡聚会为由,大摆宴席,甚至从中牟利,湮没了“人情味”,使维系感情的纽带异化成了“畸形”的人情债,扭曲了亲朋好友之间正常的人际交往。
4.2.3 扭曲邻里之间正常人际关系
最初仅限于重要关系参与的事,被放大到整个“人情圈”;最初只适合家庭庆祝的小事被过分操办。人情消费变为“人情枷锁”,人们失去了主动性和选择性,交往变得肤浅和虚伪,导致礼尚往来变味。
4.2.4 扭曲师生之间正常人际关系
师生关系,原本是一种单纯、可贵、美好的关系。人情消费的兴起和攀比泛滥,让这层美好的关系蒙上了一层带有“铜臭味”的薄纱。打着感谢的幌子,对老师大肆贿赂、奉承、吹捧,失去了师生之间原本的那种真诚,也把这种美好的关系扼杀在了摇篮中。
首先,农村人情消费的异化改变了原有的农村关系,污染了农村的社会风气。村庄中的人情变淡,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功利性增加。
其次,农民在设宴款待亲朋好友之际也为农村很多不良的陋习提供了“温床”。
最后,人情消费的异化污染了社会风气,进一步加剧了奢靡之风。人情消费逐年上升,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异常消费类目普遍偏多,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的健康发展。
农村基层干部趁机敛财,普通百姓“无由头”宴请,影响了农村淳朴的人际关系,破坏农村社会良好风气。这不仅让农村刮起了一阵“人情风”,也让社会不正之风不断蔓延,给腐败分子提供可趁之机。农民借随礼之际,对干部领导大行受贿之礼,干部也披上礼仪的外衣为行贿受贿大开方便之门。
乡风文明,为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但是,近年来,农民的消费日益增加。“人情红包”愈演愈烈,社会风气不断恶化。背离了新农村文明建设的目标。
日益增多的消费名目以及越来越厚的红包礼金,使人情红包成为敛财的工具。人际关系异化为 “人情债务链”。巧立名目、大操大办等行为导致农民入不敷出,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
5.1.1 经济发展迅速,生活水平提高,人情消费名目多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人情消费不断增加。目前,除了传统的红白喜事仍占据人情出礼的第一位以外,升学宴请、托人办事、亲友互访、看望病人、年节送礼等人情消费现象屡见不鲜。
5.1.2 农村人情消费的金额不断飙升
随着收入的逐渐增加,人情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不断上升。一些家庭的人均消费增长率明显高于家庭收入的增长率,礼金数额也很高,人情消费已成为贫困地区家庭的沉重负担。
5.2.1 传统文化人情来往观念变化
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攀比心理”不断蔓延。根据分析,63%的人都是因为面子心理的影响而不得不送礼表人情,以至于人情消费的现象越来越高,最终到了普通家庭难以承受的境况。
5.2.2 外来文化人情来往观念的冲击
农村人口的流动性不断增强,加之新闻媒体的报到使得负面观念的传播,最后,社会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在农村贫困地区蔓延,对农民的人情消费观念造成了极大的诱导,农村贫困地区的人情消费也逐渐趋于功利与工具,导致攀比心理、趋势心理严重,人情消费异化。
农村贫困地区的人情往来在拓宽了人们的人情交往的同时,也隔断了人们之间的感情脉络,使原本淳朴的人与人之间的礼尚往来改变了本意。农村人民在面对巨大的人情消费支出时产生了心理重担。人情之间的付出和收回的延时性和不对称性,所以,在补偿心理下,部分人以各种借口请客办酒席,以期回收礼金的目的。人情往来也逐渐脱离了情感沟通的意义,成为敛财的工具和寻求心理平衡的手段。人际关系慢慢成为一种强制性和扭曲的自愿和自由交往活动的束缚,增加了人们的精神压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乡镇一体化的逐步形成,人际关系的重点逐渐从血缘关系扩展到工业和地理。一系列节假日成为了人情消费的专利时期,“人情红包”层见叠出,农村人口人情消费的次数不断增加,农民的消费周期缩短。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人情消费的初衷也由对亲近之人的关照和情感的共鸣质化为彼此社会归属需要满足的必要条件。居民生活状况的不断提高以及城镇化的发展,农民工不断进入城市,原有的“人清消费”观念逐渐趋于城市。
各级政府应切实加强对当前日趋严重的“人情红包”合理引导。尤其是基层组织更应承担起净化社会风气的模范示范责任,以国家体制对公职人员进行形式上的强制约束,同时加强基层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国家公职人员的内在道德规范,肃清不良的“人情红包”政风,弘扬朴素真实的人情往来民风。整顿基层党员干部纪律和作风,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管,并形成长期有效的内外统一的党内约束体制,真正有效地发挥基层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积极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外部环境和内生增长两方面为贫困地区农民寻求更多的经济增收渠道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家庭收入,增加农民合理的消费支出,以此促进农民尤其是贫困地区家庭收入的实质性提高,对缓解“人情红包”滞后农民增收,阻碍经济发展和全面小康进程有重要作用。
媒体应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明察暗访,对移风易俗和过度操办、借机敛财的行为进行跟踪、报道和曝光。同时,利用社会舆论的导向对农村党员干部提出新要求,坚决查处基层领导干部利用“人情红包”敛财收礼事件,遏制“人情枷锁”的蔓延。利用社会舆论的正面传导机制切实促进贫困地区农村的文明传播,转变人们的人情观念,才能有效促进农村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遏制“人情红包”现象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加强四川贫困地区农村的宣传教育,将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和贫困地区农村的特殊实际相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推进贫困地农村区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在人情消费过度、人情债日趋严重等方面应加大建设力度、引导正确的人情消费模式,减轻贫困地区农村的经济负担,倡导适当的人情礼往,扭转不良社会风气,使“人情红包”理性发展。
合理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促进贫困地区农村人情消费模式的转变,消除农村人口消费观念中的糟粕因素,将贫困地区农民真正需要的人情消费理念视为传统文化中精华的“新群体意识”和“新认同标准”,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人情风俗和礼尚往来的精华进行传承,更好地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对人情关系的理解,加快转变农民的人情消费观念,有效遏制“人情枷锁”带来的负面影响。
各级部门要引导和制约农村人民的过度消费。通过完善村级规章制度,将村级规章和国家的各项扶持政策联系起来,违反有关规定的行为过多,根据村规定取消生活津贴,扶贫和其他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村委会可以组织成立红白委员会,协调家庭的重大事件,如婚礼,葬礼和悲伤,使居民的重大事务可以在没有浪费的情况下以宏伟和体面的方式完成,他们可以为居民节省很多钱。而且精力充沛,也能参与家庭,每个人都支持,进一步促进社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后,指出在2020年初步达到全面小康社会,而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中国加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进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着重对四川较为突出的县市和农村、贫困地区进行了分析,突出当前川内贫困地区农村“人情红包”的严重现状,并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突出反映了人情消费的畸形发展。总结了人情红包产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原因,推而广之,探索“人情红包”泛滥的主要危害,针对各个问题探讨了遏制“人情消费”恶性发展的几个可行性措施,这对促进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以四川省贫困地区的特殊性推广至全中国普遍存在的“人情红包”现象,对抵制不良人情消费歪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减轻套在农民头上“人情枷锁”,促进全国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