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从“东亚病夫”到健康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新中国成立前,多数中国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没有追求健康的条件和能力,剔除战争因素,人均寿命只有35岁,许多人不能享受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积贫积弱的中国人被西方蔑称为“东亚病夫”。
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建国近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艰苦努力,我们建立了覆盖城乡服务全民的卫生与健康事业,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显著提高了全体中国人的健康水平。
婴儿及孕产妇死亡率、居民平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健康水平和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据国家统计局信息:我国婴儿死亡率从1982年的34.7‰,下降到2017年的6.8‰;孕产妇死亡率从1991年的80/10万,下降到2017年的19.6/10万。1981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67.8岁,2015年达到76.34岁,2017年上升到76.7岁。2015年,中国老年人口中有40.50%身体健康,41.85%身体基本健康,两类合计占老年人口的82.35%;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的老年人占15.05%,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仅占2.60%。
而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1.60岁,其中高收入国家为79.28岁,中上收入国家为74.83岁。
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超过了中上收入国家。中国人过去是人生七十古来稀,如今八十、九十不稀奇。这既是我国社会全面进步给人民带来的福利,更是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改善给人民带来的福利。人均寿命逐年延长,是我国良好的人口发展质量及健康中国发展成就的最好证明。
全民健康是健康中国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不断升级换代,呈现全方位、多样化、个性化趋势,而在健康产品及服务供给领域,我们却存在诸多短板。当前,我国人民健康面临新的挑战,呈现多种疾病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一是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及地区,富起来后的“富贵病”如肥胖、三高、糖尿病等有不断增多趋势;二是在广大中西部特别是一些农村贫困地区,仍有不少群众还不能享受良好的健康服务;三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空气及水土污染、环境生态破坏、食品安全等等问题,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四是人均寿命增加以及独生子女家庭,带来养老服务不足。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既面对着发达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也面对着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必然会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地位,是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全民健康是健康中国的目标。没有人民健康的发展,就不是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不是人民欢迎的发展,更不是我们发展的初衷。
一个国家人民的健康水平,既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能否强起来的前提条件,很难想象,一个体魄和精神都不健康的国家能真的强起来,民族能够真正实现复兴。
医卫体改:保障人民优良就医权
习近平总书记说:“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把握好一些重大问题。”要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保障人民享有良好就医权。
一要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不断扩展服务范围,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不断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让全体人民公平地获得医卫服务。二要坚持正确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向。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投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看病需求;同时,对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要发挥市场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供给服务。三要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尽快建立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四要着力推动中医中药振兴,推进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五要调动广大医护人员积极性,增强医护人员职业荣誉感,在全社会营造尊医重卫风气。
文明生活才有健康人生
习总书记指出:“要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人的健康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除了年龄原因导致的器官老化等健康问题外,影响人类健康的最基本因素有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生活方式、运动健身以及人格心理等。引导群众自觉控制这些因素,可以预防疾病,最大程度保障人的健康。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鼓励健身运动,倡导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疏导群众的心理,才能落实好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重点抓好空气、土壤、水污染治理,加快推进国土绿化,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要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力度,建设健康、宜居、美丽家园。要完善食品安全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提倡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践行极简生活、绿色消费、合理膳食等优风良俗,反对攀比炫富、奢侈浪费、大吃大喝等陈规陋习;开展全民健身,让全民健身成为全民健康重要抓手;开展大众心理健康服务,通过心理干预,预防因激烈竞争引发的心理疾患。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特别是“要重视重大疾病防控,优化防治策略,最大程度减少人群患病”。治病不如防病,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在全社会开展疾病预防工作,尽可能实现早发现早治疗,减轻病患痛苦与负担,让每个公民努力拥抱健康人生。
发展健康产业支撑健康需求
健康中国戰略为健康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必须有健康产业支撑,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
满足老龄社会养老需要,要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规划好老龄产业,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养老服务,促进健康产业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等产业融合,“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这项重大民心工程摆上重要日程,强化责任担当,狠抓推动落实。”健康中国,全民健康,中华民族必将更加坚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