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清玉
摘 要:“动词+了+时量+了”句式是很常见的歧义句式,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利用原型理论以及相关理论对这个句式进行分析,辅之以语义特征的分析,认为可以从原型理论的角度对这个句式做一个解读
关键词:原型理论;语义特征;歧义
在我们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动词+了+时量+了”的句式,是非常常见的一个歧义句式,且有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各方面的分析与研究,马庆株先生与陆俭明先生分别从动词的类与动词的语义特征方面都进行了分析,文章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原型理论来分析“动词+了+时量+了”这一句式。
一、原型理论的概念及内容
(一)概念
原型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在认知语义学中占有重要地位,Lakoff曾经指出:“对我们的思维、感知、行动和语言来说,再也没有什么比范畴划分更基本的了”,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原型理论正是认知语言学关于范畴划分的理论。
(二)内容
经典范畴理论的思想根源源于亚里士多德,其基本假设是:范畴是根据其成员的共同特征划分的,是具有一系列相同特征的事物的集合,一个事物如果符合这个特征就属于这个范畴,不符合这个特征就不属于这个范畴,范畴的边缘是很明确的,是一种“非此即彼”的状态。
(三)从原型理论角度分析“动词+了+时量+了”句式
对于“动词+了+时量+了”的句式分析,很多学者都是从语义特征入手的,文章就这个句式从语义特征当中分析出来的结果,用原型理论的角度再来进行考察。我们来看马庆株先生的研究例子:
a.死了三天了
b.等了三天了
c.看了三天了
d.挂了三天了
以上的a、b、c、d四个句子,都是“动词+了+时量+了”的句式,从表面看,这四个句子的层次构造是相同的,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句法关系也是相同的,实则不然。陆俭明先生对于上述四个句式的分析是:
a.死了三天了,这里的时量成分“三天”,指明的是“死”这一行为动作完成、实现后到说话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关于这个句式,笔者认为“死”这个动作本身所表示的是一个瞬间完成的动作,没有持续性;类似的例子还有:
伤了三天了。
断了三天了。
b.等了三天了,这里的时量成分“三天”是指明等这一行为动作所持续的时间,所以这里的动词“等”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且不是瞬间就能完成的动作。类似的例子还有:
追了三天了。
哭了三天了。
c.看了三天了,这里的时量成分“三天”既可以指“看”这一行为动作的完成、实现后到说话为止所经历的时间,也可以指“看”这一行为动作所持续的时间,相关的例子还有:
听了三天了。
讲了三天了。
d.挂了三天了,这里的时量成分“三天”,既可以指明“挂”这一行为动作的完成、实现后到说话为止所经历的时间,也就是说“挂”可以是一个瞬间性动作,也可以指明“挂”这一行为动作所持续的时间即“挂”是一个持续性动作,除此之外,“挂”还可以指明由行为动作造成的“事物存在状态”所持续的时间,笔者认为,这里“挂”所造成的状态是一种“静止”的状态。针对这三种区分,陆俭明先生给出的例句分别是:灯笼早挂上了,都挂了三天了。(瞬间完成)
那灯笼太大了,不好挂,我们挂了三天了还没有挂上。(持续)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自己对事物有一套自己的认知,所以我们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时候,尤其是在学生得到水平还不是很高的时候,应该要从原型产生的基本范畴出发,首先要教给学生的是范畴里面的典型成员,让学生明确所学知识,如果我们交给学生边缘成员,可能会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模糊,就拿句式“動词+了+时量+了”来说,我们首先得把动词的各个特征的原型成员,即典型成员交给学生,如:死了三天了中的“死”就是典型的瞬间性动作,类似于“死”的瞬间动词,根据学生的认知,也都会类化习得,但是对于:看了三天了中的动词“看”,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来讲授,就原型理论来说,这里的“看”更倾向于是一种“持续性”的动作,所以在交个学生这个用法的时候,就应该要以“看”的这个语义特征为主。
二、结语
认知语言学是以研究原型和范畴化为基础的,由以上可以看出,认知语言学当中的原型理论对“动词+了+时量+了”这个句式有了跟深刻的探讨,也让这个句式有了新的角度的理解,从而我们不难看出,认知语言学在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当中起到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角度去审视我们研究与教学。
参考文献
[1]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四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 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魏红.从原型理论看一词多义现象[J].西昌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