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康 张佩华
摘要:据估计全世界供应的谷物中有25%受到霉菌毒素污染。发霉饲料和霉菌毒素中毒是世界范围内奶牛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普遍存在于奶牛饲料中的霉菌毒素进入奶牛体内发挥生物学效应,影响奶牛生产性能,造成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青贮饲料霉变和霉菌毒素对奶牛的影响,以及预防青贮饲料霉变的措施。
关键词:青贮饲料;霉变;毒素;奶牛
1 前言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应激时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饲料在田间生长时、收获过程中以及储存过程中都会有可能受到霉菌毒素污染。与单胃动物相比,奶牛受到霉菌毒素危害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奶牛具有瘤胃,瘤胃微生物对霉菌毒素有一定的降解作用。但最新的研究表明,有些毒素,比如玉米赤霉烯酮被微生物降解后,其代谢产物对奶牛的危害更大。另外,由于只有瘤胃原蟲能降解霉菌毒素,而奶牛由于精料的摄人量比较高,瘤胃相对偏酸,原虫对霉菌毒素的降解受到抑制,这就增加了奶牛,尤其是高产奶牛对霉菌毒素的敏感性。在我国,近些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动物饲料及原料霉菌毒素超标的比例高达60%~70%。因此,了解奶牛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存在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是维持牛群健康和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必不可少的措施。
2奶牛饲料中的霉菌毒素
已有资料表明,霉菌毒素抑制免疫系统,影响重要器官的正常功能,如瘤胃、肠道、肝脏、肾脏、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引起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和饲料利用率降低,出现胃肠炎、肠道出血、瘤胃功能的损伤、腹泻、酮病、不定期的发热、低受胎率、卵巢囊肿、死胎、乳腺炎、蹄叶炎等奶牛常见疾病,也会引起牛奶污染事件的发生。王若军等分别从华南、华北、和华中的饲料厂、仓库及客户手中采集了109个样品,使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样品中霉菌毒素,结果显示被检样品中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检出率高达100%,T-2毒素、黄曲霉毒素和烟曲霉毒素的污染次之,分别为87.5%、83.9%和77.3%,赭曲霉毒素最低为60%。郭福存等(2007)从奶牛全混合日粮(TMR)样品检测中,发现6种霉菌毒素的检出率均高达100%。黄曲霉毒素和T-2毒素阳性样品平均含量分别为6.70μg/kg和47.82μg/kg,属于轻度污染,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和呕吐毒素阳性样品平均含量分别为38.18μg/kg、359.26μg/kg和2010.00μg/kg,属于中度污染,其最高含量分别为73.71μg/kg、508.74μg/kg、1960.00μg/kg和2670.00μg/kg。周闯等(2014)研究了来自全国205份饲料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污染情况,3种霉菌毒素检出率62.5%,超标率28.15%。其中27份为奶牛饲料,3种霉菌毒素的检出率均在50%以上。
3霉菌毒素对奶牛生理功能的影响
3.1 霉菌毒素对奶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霉菌毒素可通过破坏奶牛消化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影响奶牛胃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影响奶牛的生长速度。原因可能是:①霉菌和霉菌毒素进入奶牛的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后,对瘤胃内的微生物平衡产生影响,引起奶牛瘤胃等的代谢紊乱;②霉菌毒素具有强烈的毒性作用,能够破坏奶牛瘤胃肠道黏膜的完整,引起肠胃出血、肠粘膜脱落、肝脏中毒等病理性变化。外国学者研究发现,ZEA及其代谢物能够改变奶牛瘤胃发酵特性,同时影响胆汁的形成。车玉媛等解剖采食羊草(AFB1含量为213.6μg/kg)后死亡的奶牛发现,真胃内有较明显的出血点,胃壁内损伤较严重,肝脏肿大,遍布出血点,肠粘膜出现不同程度的黏连,小肠出现溃烂。王安福等报道,饲槽精料中的AFB1含量为10g/kg、AFB2含量为5g/kg时,易引起奶牛猝死,病死奶牛皱胃和小肠内充满血凝块,胴体苍白。
3.2霉菌毒素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泌乳期奶牛采食有一定水平霉菌毒素的日粮后,会引起消化道、肝脏系统病变,导致乳中霉菌毒素含量升高,产奶量和牛奶品质下降。奶牛采食含有AFB1的饲料后.AFB1在奶牛体内经过羟基化作用转化为AFM1,其对奶牛的肝脏具有破坏性,并对人类具有致癌性和致突变性。研究表明,牛奶中AFM1的含量与奶牛日粮中的AFB1含量具有正相关性。齐琪研究发现,随着AFB1添加量的增加,牛奶中AFM1含量随之显著上升,但是AF转化到乳中效率较低,为1.69%~1.28%。
3.3 霉菌毒素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青贮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奶牛卵巢机能性障碍,导致卵巢发育不良和激素分泌紊乱,引起奶牛不发情,发情不明显或屡配不孕。如:玉米赤霉烯酮(ZEN)具有类雌激素作用,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对繁殖性能发挥雌激素效应,主要侵害奶牛的生殖器官而降低繁殖性能。干奶牛采食玉米赤霉烯酮含量为0.04μg/kg的饲料后,黄体变小,而青年母牛则表现为妊娠率下降25%;泌乳牛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0.12μg/kg时就可降低其繁殖性能。
3.4霉菌毒素对奶牛免疫机能的影响
霉菌毒素对奶牛免疫细胞具有毒性,能够从分子水平上对其免疫细胞的繁殖和功能产生影响,导致奶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下降,降低奶牛对病毒、寄生虫的抵抗力。某些霉菌毒素可抑制单核细胞的吞噬作用所需的补体血清因子,抑制单核细胞的运动与吞噬能力。黄曲霉毒素B1对奶牛的免疫应答反应产生抑制作用。
4六种霉菌毒素的危害分论
4.1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所产生。黄曲霉毒素B1、B2、和G2最为重要。黄曲霉毒素B1又是这四种衍生物中最为重要的一种。黄曲霉毒素在体内经微生物或肝脏转化后主要以黄曲霉毒素M1的形式从尿和奶中排出体外。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与毒素剂量、饲喂时间以及其他影响动物应激的因素有很大关系。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以肝脏病变、充血和出血为特征;摄入黄曲霉毒素将导致肝脏、肾脏和心脏的脂肪酸沉积,还有可能与脑病和水肿病有关系。
4.2 T-2毒素
T-2毒素是镰刀菌毒素的一种,它与奶牛的肠胃炎、肠道出血和死亡以及免疫力低有关。已证实,采食T-2毒素的犊牛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特定补体蛋白偏低,白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Gotlieb (1997)发现T-2毒素是一种严重的胃肠刺激物,会导致肠道的出血和坏死。高浓度的T-2毒素会导致肝脏和心脏出现充血和发炎。
4.3 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赤霉烯酮(ZEA)主要是由禾谷镰孢霉菌和其他镰刀霉菌产生的。玉米赤霉烯酮对奶牛产生超强的雌激素效应。ZEA最主要的毒性作用就是影响奶牛的繁殖性能,包括胚胎成活率下降、后背牛外阴和乳房肿大、促黄体素分泌减少。另外还包括阴道炎、阴道分泌物增多、流产以及青年母猪的不孕症,以及流产和繁殖障碍。
4.4赭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在瘤胃中很快降解,所以一般认为影响不大。但是如果日粮中含有很多的精料,导致瘤胃的pH降低而原虫的数量下降,赭曲霉毒素A的降解也就会相应地減少。赭曲霉毒素主要造成奶牛下痢和产奶量降低。
4.5烟曲霉毒素
导致奶牛采食量下降和产奶量降低,尤其是泌乳早期最明显。有人试验将自然污染的含100mg/kg烟曲霉毒素的日粮喂给奶牛,结果发现,在产后7~70d内,奶牛的采食量和产奶量都比饲喂正常日粮的奶牛低。
4.6呕吐毒素
呕吐毒素与奶牛采食量下降和产奶量降低密切相关。试验数据表明,呕吐毒素可导致泌乳牛乳成分中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明显降低。呕吐毒素还对免疫具有抑制作用,对免疫水平偏低的奶牛毒性更强。生产中同样可能观察到由于呕吐毒素过高造成的奶牛吐草现象。
5霉变青贮饲料的处理
如果奶牛出现疑似霉菌毒素中毒症状,应立即检查所用饲料(包括精料和干草)。优质的青贮饲料颜色呈青绿色或黄绿色,气味酸甜,带有浓烈的酒香味或酸梨味,攥在手里柔软湿润。如果发现青贮饲料的颜色变黑或褐色,气味酸臭,抓在手里发黏或干燥粗硬,说明青贮饲料已经霉变。此时应迅速将霉变部分与无霉变的青贮饲料分离,霉变的青贮饲料最好不要饲喂奶牛。对轻度霉变的青贮饲料,应降低在日粮配方中的用量,并且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尽量减少环境和营养应激,在保证日粮粗纤维水平的同时,应增加蛋白和能量水平,增加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E和硒。
6合理使用霉菌毒素吸附剂
在很多情况下,隐形的青贮饲料霉变很难发现,而长期饲喂就会导致奶牛亚临床性的霉菌毒素中毒症状。这种亚临床症状很难判断,如产奶高峰上不去,产后疾病多发、被毛粗糙、乳腺炎多发、繁殖障碍等。霉菌吸附剂具有体外吸附和体内抑制霉菌毒素的能力,是目前最常用的脱毒法。而选择一个有效地霉菌毒素吸附剂也显得更加重要。市场上霉菌毒素吸附剂种类多,目前吸附效果好且对营养物质没有吸附的产品主要为酵母细胞壁类毒素吸附剂,该类产品可以同时吸附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T-2毒素等多种毒素。使用有机类毒素吸附剂将会成为解决奶牛霉菌毒素污染问题的主要措施。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