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强,杨善峰,李 祥,何 雁,严 波,金 娟,陈 军,任德丽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安徽 合肥 230011)
门静脉血栓(PVT)是肝硬化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肝硬化患者PVT的发病率可达0.6%~16%[1-2]。PVT可引起门静脉压力的持续升高,导致顽固性腹水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降低门静脉的回流量,加重肝功能受损[2]。为了探讨导致肝硬化患者发生PVT的危险因素,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对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纳入标准是:1)病情符合肝硬化的诊断标准[3]。2)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被确诊患有肝硬化。其排除标准是:1)患有布加综合征或恶性肿瘤。2)患有肝移植、非肝脏疾病导致的PVT。3)近期内使用过抗凝血药或抗血小板药。将其中25例合并有PVT的患者作为PVT组,将其余55例未合并PVT的患者作为无PVT组。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
收集患者的以下资料:1)血液指标:WBC、PLT、APTT、PT、INR、D-二聚体。2)影像学指标: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门静脉宽度、脾脏厚度。3)肝功能指标:Child-Pugh评分。
采用SPSS l7.0软件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危险因素的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的 WBC、PLT、APTT、PT、INR 相比,P>0.05。PVT组患者D-二聚体的水平高于无PVT组患者,P<0.05。详见表1。
PVT组患者门静脉的最大血流速度低于无PVT组患者,其门静脉的宽度宽于无PVT组患者,其脾脏的厚度厚于无PVT组患者,其Child-Pugh的评分高于无PVT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各项血清学检查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血清学检查指标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WBC(×109/L) PLT(×109/L) APTT(s) PT(s) INR D-二聚体(mg/ml)无 PVT 组 55 4.78±1.99 103.62±62.56 37.56±5.78 15.7±3.16 1.35±0.36 0.67±0.45 PVT 组 25 4.81±2.12 116.24±87.79 36.39±7.62 16.6±3.29 1.39±0.31 1.92±1.32 P值 0.712 0.385 0.503 0.118 0.872 0.000
表2 两组患者各项影像学检查指标及Child-Pugh评分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各项影像学检查指标及Child-Pugh评分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门静脉的最大血流速度(cm/s) 门静脉的宽度(mm) 脾脏的厚度(cm) Child-Pugh的评分无 PVT 组 55 24.50±4.85 11.19±1.81 4.57±0.85 6.95±1.89 PVT 组 25 15.80±3.72 12.62±2.72 5.16±0.91 7.82±2.14 P值 0.013 0.001 0.001 0.035
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门静脉的最大血流速度较低、门静脉的宽度及脾脏的厚度增加、Child-Pugh评分和D-二聚体的水平较高均为导致肝硬化患者发生门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
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的最大血流速度与其门静脉的宽度及脾脏的厚度均呈负相关(r=-0.991,P=0.000;r=-0.977,P=0.000);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的最大血流速度与其D-二聚体的水平呈负相关(r=-0.986,P=0.000);肝硬化患者的Child-Pugh评分与其D-二聚体的水平呈正相关(r=0.979,P=0.000)。
以往临床上普遍认为,肝硬化患者因肝脏的合成功能下降,其凝血因子的合成会显著减少,从而会使其机体处于低凝状态。然而目前有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体内的抗凝因子和促凝因子均会因肝脏合成功能的下降而发生同步下降;肝硬化患者的凝血状态,既不是单纯的低凝状态,也非单纯的高凝状态,而是一个不稳定的动态失衡状态[4-5]。肝硬化所致PVT可能是患者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抗凝因子和促凝因子平衡失调引起的。本研究的结果显示,PVT组患者D-二聚体的水平高于无PVT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APTT、PT、PLT、INR相比,P>0.05。Smalberg[5]在临床研究中将472例接受脾切除术的肝硬化患者分为治疗组(术后血小板计数>300×109/L)和对照组(术后血小板计数≤300×109/L)。对这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抗血小板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者PVT的发生率相比,P>0.05。这提示,肝硬化患者发生PVT的风险与其血小板计数无明确的相关性。Li[6]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发生PVT与其血小板的活化功能密切相关。D-二聚体作为诊断纤溶异常的特异性标志物,其对血栓发生的风险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相关的临床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D-二聚体的水平与其PVT的发生率呈正相关[7]。本研究的结果显示,PVT组患者D-二聚体的水平高于无PVT组患者,P<0.05。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D-二聚体的水平较高是导致其发生PVT的危险因素。肝硬化患者因肝脏的解剖结构发生改变,常会发生门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可导致其门静脉的血流速度降低。Zocco[8]研究指出,门静脉的血流速度<15 cm/s是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PVT的有效指标。本研究中PVT组患者门静脉的最大血流速度低于无PVT组患者,P<0.05。这与上述观点相符。门静脉的宽度和脾脏的厚度均为反映门静脉高压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有研究指出,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的宽度与其发生PVT的风险密切相关[9]。Ogren[10]研究发现,脾脏厚度是肝硬化患者发生PVT的独立预测因子。本研究中PVT组患者门静脉的宽度宽于无PVT组患者,其脾脏的厚度厚于无PVT组患者,P<0.05。这与上述观点相符。Tripod等[11]、王园园等[12]研究发现,肝硬化合并PVT患者的Child-Pugh评分高于未合并PVT的肝硬化患者。张莉[13]的研究证实,Child-Pugh评分较高是导致肝硬化患者发生PVT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中PVT组患者的Child-Pugh评分高于无PVT组患者,P<0.05。这与上述观点相符。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门静脉的最大血流速度较低、门静脉的宽度及脾脏的厚度增加、Child-Pugh评分和D-二聚体的水平较高均为导致肝硬化患者发生门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临床医生应对上述情况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