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陈师镇中心小学 刘 华
暑假前夕,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陈师镇中心小学的校园里,一群乡村少先队员奔走相告:“我获江苏省红领巾创新创意创造展示活动大奖了!”“我被聘为‘江苏少年科学院院士’了”……看到这一幕,作为总辅导员的我既开心又欣慰。因为,为乡村“红领巾”添上科技光彩,是我43年坚守不变的梦想。
在农村小学教科学课时,我深刻地感受到:当农村的孩子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时,上好科学课,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引导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是辅导员要为他们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于是,带着这个想法,我在学校里和农村队员们一起开展了许多科技活动。在教育资源极其匮乏的情况下,我引导队员们从基础科学知识学起,体验科学养蚕、简易孵化、科学育苗育种、高效蔬菜栽培等适合在农村开展的科技实践项目,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
为了进一步帮助队员们构筑“科技梦”,我从科学课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改革入手,进行“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和提升乡村少年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题研究,一边开展科普阅读活动和科普讲座,用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故事,帮助队员们破解科技创新、创造发明的秘密;一边组织队员们参与科技体验活动,从他们喜欢的鱼、虫、鸟、兽的认识和保护入手,再深入进行水利与气象等环保问题的研究,并健全了“红领巾科学教育”的主要阵营——少年科学院,走出了一条为乡村“红领巾”插上科技翅膀的可行之路。
在科学课上,队员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和原理,还能从实验的误差中寻找创新的方法。六(2)中队队员赵振杰在课堂上做“铁钉电磁铁是否有南北极”的实验时,发现铁钉电磁铁通电与不通电时,都有吸引磁针的现象,实验误差明显。他还发现铁钉电磁铁钉尖和钉帽两端磁极是随电池的接法和线圈绕向而变化的,不能直接得到结果。于是,他创作了一个能显示铁钉电磁铁磁极的装置,可以直接观察铁钉电磁铁钉尖和钉帽两端各是什么磁极,为队员们的实验探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队员赵振杰(左一)用自己发明的科技装置做实验
队员们在科学课上激发的灵感、创作出的小发明作品,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原来,科技创新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大家都可以成为“小创客。”就这样,队员们在精彩的科技体验和富于特色的实践活动中,“生长”出了科技创造的翅膀。
仅为队员们插上了热爱科技的翅膀还不够,培养他们勇于接受挑战、不惧挫折的意识,带领他们在科技的世界中自由翱翔,是我心中的目标。
在一次“仿生机器人”制作活动中,队员们准备做一个四轮滚动的机器人参加竞赛。由于四个圆轮要在密度板上手工切割,十分困难,大家用了各种方法也做不出满意的轮子, 导致机器人跑不出好成绩。
五(1)中队的队员李锦涵无意中看到画圆用的圆规,产生了制作“木质薄板圆片手工切割刀”的想法,还画好了图纸。我帮助他一起完成了加工制作、调试改进等工作。一个以圆规一脚为圆心,另一脚换成锋利刀片的圆片手工切割刀做成了。这个小发明不但使用效果好,还在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随后,一起参加活动的队员陈志远继续研究,对“木质薄板圆片手工切割刀”进行了改良,使它能切割直径大小不同的圆片,满足了各种轮式模型制作的需要。
五(2)中队的队员张新宇酷爱机器人编程操作,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刻苦练习。他用木板做了一个灭火机器人模型,用电脑编程规划路线,每试跑成功一次,就重新安排一次场地,再规划路线,重新编程。遇到路线不准确或转弯速度不当等问题时,他及时和伙伴们讨论、向辅导员请教。结果不到一个月,他就熟练掌握了各种编程操作,还获得了江苏省机器人灭火竞赛冠军和全国亚军,实现了自己的机器人编程操作梦想。
队员们分享自己的“小发明”
很多队员都感慨说:“创新真的无处不在,只要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理假想,并精心设计,不怕困难和挫折,有耐心地进行实验、改进,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10年来,我校已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农村小学,发展成为“江苏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江苏省优秀少年科学院”。队员们的科技创新成果荣获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项6项,江苏省、淮安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项80余项。一件件乡村“红领巾”的创意创新作品,走上了全国、全省评比和展示的舞台,更破解了乡村少先队员对科技创新的“神秘”认识。
看到队员们在科技活动及竞赛中成长、成才,我深感自豪与幸福。今后,我将继续拓展科技教育,组织实践体验活动,帮助更多的乡村少先队员在科技世界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