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发言
儿童阅读课程体系是基于儿童本位和阅读素养形成的课程经验建构的过程,是对阅读活动、阅读课堂和书香校园建设等外部机制到阅读内容和阅读理解策略等内部机制进行行动研究的过程,是促进核心素养形成的催化剂。有针对性地研究儿童阅读课程体系,对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培育学生阅读素养,意义重大。
特邀主持人:
张占国 张艳秋田国胜
主题研讨
“儿童阅读课程”是当前教育研究中最热门、最基础的研究课程之一。它基于“儿童本位”,从阅读过程、阅读目的和阅读素养行为及态度的视角出发,在具体而微的、贴近儿童实际学习生活的环境中,探究儿童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规律,通过观察、实践、总结,形成契合儿童生命成长需要,顺应儿童自身精神成长和发展的阅读课程体系。
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儿童阅读又是儿童成长的助力点,儿童阅读课程的建构就是在“儿童本位”的基础上探讨如何通过阅读与“生境”的结合,分年段选择中外经典文学作品,借助策略建构,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不断精读感悟,提升信息提取、理解分析、整合运用等阅读能力,发展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形成高效的阅读思维。儿童阅读课程要为儿童营造温馨、纯净、丰富的“书香校园”,以“阅读”为课程的核心环节,从而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以及精神的发展,使阅读这个学习的核心能力得到提升。
“倡导全民阅读”连续三年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全民阅读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全民阅读的基础是学校阅读,学校阅读的核心是学生阅读。为此,《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方面强调要“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并提出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为145万字。教育部审核发行的统编教材,在整体编排上,已将儿童阅读纳入教材,从一年级就设置了“快乐读书吧”,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都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引导学生读书兴趣。此外,小学中高年级几乎每一单元都有整本书阅读的延伸。这就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机制。在这种环境下,儿童阅读课程势必成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
儿童阅读课程的外部基础构建是实现儿童阅读的基础条件。它以“书香校园”建设为基础,推动形成“阅读课堂”和“阅读活动”两大载体。
建设“书香校园”。开放图书馆,建设开放书吧,成立班级图书角,构建多重阅读空间,给学生提供随心所欲的阅读触感,让阅读成为可以随时发生的行为。
打造真实“阅读课堂”。依据不同年段的学情特点,构建阅读课程,有梯度、有层次、有目标、有指导地把“儿童阅读”纳入课内指导。观察儿童在阅读课堂中真实的表现和显现出来的现象,用佐藤学的“蚂蚁之眼”研究法来看阅读课堂的“骨架、肌肉和毛细血管”,“看”出儿童的现象学意义,“看”出儿童所阅读书目的意义,“看”出学生阅读回应的思维层次。
开展多彩“阅读活动”。学校可以以特殊的日子为契机开展读书节,例如4月23日(世界读书日)。通过开展“好书推荐论坛”“童书小剧场”“阅读知识竞猜”“读者沙龙”等读书交流活动,营造“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书香校园环境。以“蜻蜓之眼”聚焦阅读活动,“看”出儿童的参与度、兴趣度、提升度,从而采取有效阅读策略,使儿童的阅读质量和阅读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儿童阅读课程的内部核心模型是儿童阅读的内容和目标。我们以“绿色生命”为体系的儿童阅读课程为内容,以阅读策略为主要目标,促进儿童阅读素养整体发展。
1.阅读内容呈现。
以“飞鸟之眼”的视角建设以“绿色生命”为体系的儿童阅读课程,实现层级性阅读和阶梯型阅读。具体来说分为“阅读根”课程、“阅读茎”课程、“阅读枝”课程、“阅读叶”课程、“阅读花”课程、“阅读果”课程。
(1)“阅读根”课程指针对学前阶段开设的以绘本为载体的阅读课程:绘本是一种以图文共同呈现内容的读物,儿童阅读后可产生积极的、有意义的互动效应。教师带领儿童阅读经典绘本,能培养其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对儿童阅读能力的提高有难以估量的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2)“阅读茎”课程是指针对第一学段的儿童开设的以绘本和桥梁书为载体的阅读课程。桥梁书,顾名思义就是形式从图画书过渡到文字书的衔接童书,从方式上是从亲子共读过渡到能够独立阅读的童书。中年级教师可以借助阅读桥梁书,帮助儿童学会独自阅读、学会享受阅读、逐渐建立阅读的自信和习惯,完成从图画书到文字书阅读的过渡。
(3)“阅读树”课程指针对第二学段的儿童开设的以童话、寓言为主的文字书阅读课程。童话、寓言这类儿童文学作品中蕴含着巨大的知识财富,能丰富儿童的认知力。第二学段的阅读课程更多的需要教师进行思维引领、阅读策略和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激发学生持久阅读的兴趣。
(4)“阅读叶”课程指针对第三学段儿童开设的以小说和经典文学、科学阅读书籍为载体的阅读课程。需要教师进行KWL教学法、心智图法、文本细读法等阅读理解策略和方法的指导,采用“单本导读课”“群文选文式导读课”“阅读推进课”“成果展示课”等形式。该课程内容更重视对课内教材的补充和完善,重视对学生阅读力和阅读效度的关注,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能量课程。
(5)“阅读花”课程指以阅读为基础的“读写一体化”课程:阅读是土壤,能为“写”课程提供知识和能量的储备,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中蕴藏着“写”的良机,能让儿童阅读从量变走向写的质变。
(6)“阅读果”课程指利用合作性学习策略,建构以阅读理解策略为导向的阅读课程。策略的引导让学生的阅读思考更深入,合作性学习促使学生学会与人分享,在合作分享中,学生获得阅读的快乐,养成阅读的习惯。
2.阅读理解策略。
在儿童阅读课程开发的同时,我们还需要透过阅读活动的安排、阅读气氛的营造、阅读环境的布置,引导儿童学习如何深层理解文本,多元诠释内涵。我们以“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项目(PIRLS)”评价框架为核心依据,以阅读素养发展为重点方向建构阅读理解策略模型,通过阅读理解策略的指导,可阅读出整本书中的语言知识、人物特质、情节结果等内容,提高语言理解、运用能力,多种思维阅读能力,评价和审美能力。
我们通过深入学校调查、听课、访谈、问卷调查等手段,在本市区域筛选出儿童阅读实验学校120所,选取儿童阅读推广实验教师500名,形成儿童阅读课程的推广群体。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研修方式,提高阅读教学实践能力。
线上,通过儿童阅读核心成员备课微信群,以“语音+PPT”的方式,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阅读课程书目,进行典型课例示范、讲座、导读微视频指导等500名阅读推广教师进行的“大教研”,并分成三人一小组,进行“备课、说课、观课、议课、评课”协同交流。线下,积极组织“送教下乡”“名师讲座”“听课考察”等活动,深入实验校,带领教师进行阅读研习,现场“把脉”“诊断”,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有效推动乡村学校儿童阅读教学研究,力促城乡互通,城乡互研,连片推广,实现“个人研究”与“合作研究”一体化,做好儿童阅读推广工作。
廊坊市教育局教研室 张占国
张占国跟老师们在一起
在学习共同体基础上,以“建设书香校园,提升教师阅读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题,组织“乡村学校公益阅读百校行”送教下乡活动。
我们抽调了全市小学、幼儿园省(市)学科名师,省(市)骨干校长、教师,河北省特级教师等核心成员300名组建了首批儿童阅读推广教师团队,以儿童阅读推广书目教学为重点,为全市120所小学、幼儿园教师上示范课240节,讲座报告120场,为乡村小学、幼儿园提供儿童阅读课程支撑,提供教学示范和专业支持,充分发挥阅读推广团队在阅读教学上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
学校是儿童阅读推广的重要阵地。儿童阅读“课程化”,最重要的课堂教学形式就是班级读书会。
班级读书会,就是通过组织学生阅读共同的材料,分享心得,碰撞观点,帮助学生吸收新知识,激发新思想,进而促进精神、生命的高质量成长。每一次班级读书会意味着一次围绕一本书的意义建构,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阅读,并且去吸收、搜集和分析有关的情感信息、语言信息和知识信息,把当前的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体会。
以课程建设的立场去关照阅读能力的发展与培养,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阅读功能,对丰富儿童阅读课程形态,丰富儿童的阅读资源,丰富阅读策略和阅读路径,提升儿童的核心素养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1.丰富了儿童阅读的资源。多种题材整本书阅读资源的引入,打破了一套教科书为“霸主”的语文课程常态,成为教材内容的补充和延伸。儿童阅读课程把“父母形象”“管理情绪”“面对死亡”“建立自信”“修复友谊”“面对挑战”等贴近儿童的主题读物作为课程的阅读书目,使儿童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思维层次,以及审美能力有了更广的提升平台。
2.改变了儿童阅读的方式。传统的语文课堂上,阅读的方式多为精读、略读、诵读、浏览等,深挖细究式的繁琐分析,逐词逐句逐段的讲解已经成为很多语文老师的教学习惯。
儿童阅读课程则更关注儿童生境,提倡以策略阅读、协同阅读、分享阅读为主要的阅读方式。教师为学生提供策略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预测”“推论”“诠释”等策略感受文本;以“情节梯”“思维导图”“鱼骨图”等图示法呈现阅读所得;用“创作海报”“戏剧表演”等方式汇报阅读成果。
3.开拓了儿童阅读的路径。改变了儿童阅读从教科书到教科书,或从教科书到一些零散儿童文学读物的阅读路径。
儿童阅读课程的研究着眼于完整的阅读体验,例如以主题式开展课程,诠释主题内容,丰富对主题的理解;以文学体裁分类进行阅读,帮助儿童发现作品的文学价值;以“同一主题不同作者”“同一作家不同作品”归类阅读,帮助儿童全面了解作家的写作风格,收获多重体悟。开拓多样的阅读路径对提升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和阅读思维,提高审美和比较评鉴的能力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4.促进了儿童核心素养的形成。核心素养是一个多方合力塑造的综合、立体的素养结构,是阅读、思考、表达的统一体建构的过程。儿童文学作品具有多样的形态和丰富的包容性,“自身的可能性是无限的”,给读者带来无限的可能性。
比如对自然、外部世界探索的绘本,这些绘本都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帮助他打开科学世界的大门,激发他们探索科学世界的欲望。数学绘本,名人传记,科幻作品等都会对认知能力、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索等内容进行具体的诠释。
儿童阅读课程,无论是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还是在小学阶段的课内外阅读,如果教师合理点拨引导,创造适度空间让学生们相互交流,进行思维碰撞就会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产生积极的作用。